資生堂的文化裝置

發稿時間:2017/08/04
資生堂的文化裝置
資生堂的文化裝置
作者|和田博文
譯者|廖怡爭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7/07/05

  要說什麼是1920-40年代日本女性心中的時尚聖地、摩登象徵,答案大概非「資生堂」莫屬。不過,資生堂的影響遠不止此,它改變了日本的都市空間,更是當時日本文化思潮與藝術美學的重要基地。本書從妝容髮型到衣著配件、從喫茶部到藝廊,跟著資生堂緊追西歐最新潮流,看它如何藉由五花八門的雜誌、講座、展覽,成功引發日本的時尚文化新革命。

文章節錄

《資生堂的文化裝置:引發時尚革命的美學教主》

流動在資生堂喫茶部的空氣──鍾愛巴黎香味的安藤更生

  一九二八年五月十日,資生堂化妝品部在竹川町街角隆重開幕,新店舖為街道妝點了新意。採取新藝術派及新文藝復興建築的樣式,為樓高三層(一部分為四層)的鋼筋水泥豪華建築。握住刻有藤蔓花紋模樣的黃銅門把,步入店內,右方為賣場,左方為高級飲料部的顧客座席。隨著該店的開幕,位於出雲町的店舖則是暫時閉店拆毀,進行整修改裝工程。完工後的新建築物為木造建築,兩層樓高,於兩個月後的七月三日,以資生堂喫茶部的嶄新風貌開店經營,提供顧客享用法國料理及飲料。自一九〇二年起,資生堂在店舖內設置自動飲料機,開始販賣汽水及霜淇淋;至一九二八年資生堂喫茶部的落成,約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如果是從一九一六年出雲町店鋪設置資生堂藥品部飲料部的時間來算起,則是經過了十二個年頭。因關東大地震而暫時休止的出雲町店舖內的飲料部,在兩個月(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後開始重新營業,若是從此時算起,五年的歲月流轉,資生堂在飲食文化上的努力與參與,呈現出大幅成長的趨勢,迎來了資生堂喫茶部的誕生。

  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兩張照片吧。是收錄在《資生堂月報》第四十七號(一九二八年八月)的〈資生堂出雲町店開幕〉的文章之中。首先是建築物的外觀。正前方的建築物為資生堂喫茶部,可以看見中央的玻璃櫥窗前,有人們佇足窺看櫥窗內部的樣貌。入口是在建築物的兩側。右方的建築物(後方為四層樓)則是資生堂化妝品部。其次來看看一樓。從照片可以看見男性服務生在客席中端送餐點的樣子。照片的左方,上方呈現半圓弧造型的地方,為喫茶部的入口,進門後馬上就能看見前往二樓的樓梯。客席的中央為挑高直達屋頂的設計,確保整體空間的開放感。一樓的正前方為飲料吧檯,二樓則是設有演奏包廂。前往資生堂化妝品部,便能到藝廊去欣賞美術作品,前往資生堂喫茶部,便能聆聽音樂的饗宴。在建築構造上,因為中央部分是挑高設計,所以在二樓的兩側設置雅座。

(中略)

  享受著漫遊銀座的人們,之所以會造訪資生堂喫茶部,是因為想要在這個充滿著音樂流轉、挑高(直達屋頂)設計的空間下用餐。喫茶部內的現場音樂演奏,廣受好評。翻開今和次郎主編的《新版大東京導覽》(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中央公論社出版),可以看見書中的記述:「咖啡、汽水、午餐等,雖然店名名稱老氣,但是店家卻不忘時時順應時代的轉變以及維持著經營的熱忱,率先於其他餐廳,將管弦樂團作為店內的常設。位於二樓的包廂設計,也是十分地厚實莊重,予人從容之感。」資生堂喫茶部開幕後,現場演奏約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

  儘管如此,在《新版大東京導覽》出版後兩個月,小野田素夢的《銀座通》(一九三〇年一月,四六書院出版)一書問世,閱讀該書後,便能得知資生堂喫茶部的現場演奏已告終止的消息,書中寫道:「可以在銀座人的談話之間聽見如此的嘆息──資生堂喫茶部的感覺雖好,但不知為何音樂卻停止了。化妝品部所販賣的咖啡,如果可以只花三十錢就能喝到的話就好了……。」現場演奏的經費支出過於龐大,因而決定變更為唱片機的音樂放送。至於咖啡,因為個人喜好有所不同,在口味的評價上也各有見解。在川口松太郎所推薦前往銀座喝咖啡必挑的三家店中,小野田氏也提出,不二家的點心和咖啡也是深受好評。不過,愛斯基摩餐廳的咖啡,則是評論道:「還是別提的好。」此外,資生堂高級飲料部咖啡的價格(五十錢),還是希望能夠便宜一些的好。

  我喜歡資生堂。十分喜愛這整個空間裡瀰漫的空氣。當坐在這裡的桌前,真的就像是身處在銀座一般。住在築地的時候,每天早上都坐在這裡喝汽水。(中略)關東大地震後,則是加入了許多法國元素。內部是在周圍築起二樓,中央則是用兩座梯子搭起了豪華氣派的樓梯,成為了真正的法式咖啡店。比起周圍的雅座,我更喜歡坐在正中間的桌椅前,眺望觀看著其他顧客,放鬆發呆,十分舒服。冬日早晨的咖啡也是美好的時光。當新橋的藝者們踏出理髮店,或是結束練習課程後,在歸途的途中也會順道前往資生堂坐坐。咖啡的香氣加上香水及日本髮油的氣味,混融出一種疲累沉澱的空氣。

  美術史家安藤更生在《細看銀座》(一九三一年二月,春陽堂出版)一書中,表明自己十分喜愛資生堂的空氣。在「空氣」的構成要素中,包含了安藤氏所喜歡的香草汽水與咖啡的氣味,以及服務生們動作靈敏的服務。即使不出聲叫喚,服務生們還是可以憑藉著顧客的肢體動作而知悉服務的需要,讓安藤氏讚嘆「不愧是福原氏的經營風格」。此外,想必也包含了引文中所提到咖啡、香水及日本髮油所混合的氣味吧。而正如引文中的「法國元素」一般,安藤氏最為喜愛的,是巴黎的香味。安藤氏回想道,「初期銀座漫步者的空氣」便是以「喜愛法國」為中心。不過,不知從何時開始,受到美國電影影響的年輕人們闊步於步道上,爵士樂音也四處流轉,裊裊不絕。對安藤氏而言,在當下那個美國主義全盛的時代中,資生堂是可以沉浸在巴黎香氣之中的少數場所之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