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京都

發稿時間:2018/03/02
美感京都
美感京都
作者|李清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1/09

  這本書是已經出版了二十多本書的李清志,第一次以一個城市為主題的作品,帶領大家從多個面向認識和解構這座千年古都,無論是詩意的、禪意的、愛戀的、秘境的、近江的、閱讀的、鐵道的、街巷的、異型的、科幻的、記憶的……,作者總能以「都市偵探」敏銳而獨到的眼光,細述京都為何總能吸引人們,彷彿著魔般地一去再去的強大魅力與文化底蘊。

文章節錄

《美感京都:李清志的京都美學》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算不上是一條街道,甚至連巷弄都算不上,但是這條小徑卻是京都最有名的街道之一。這條小徑會被稱作是「哲學之道」,是因為京都派哲學大師西田幾多郎曾經住在附近,他經常在這條小徑漫步,悟出許多哲學道理,終於成就了一位哲學大師。

  其實西田幾多郎並非京都人,他和禪學家鈴木大拙都是金澤人,但是後來卻在京都成名,金澤人特別在故鄉為他建造了一座哲學紀念館,而設計建造的建築師正是安藤忠雄。有趣的是,安藤忠雄在他所設計的西田幾多郎哲學紀念館前,設計建造了一條「思索之道」,其實正是呼應京都的「哲學之道」。

  安藤忠雄曾經寫過一本《邊走邊想》的書,他認為人們需要走動才能思考,歷史上許多重要創作者都是邊走邊想,例如貝多芬總是去維也納森林漫步,才能寫出許多曠世鉅作。「哲學之道」原本就只是一條小溪旁的步道,小溪畔遍植櫻花樹,春天櫻花盛開,形成一條蜿蜒的櫻花隧道,也成為人們安靜散步的絕佳場所。

  沿著小溪沿線綠帶漫步,可以很安靜很單純,可以好好地思考人生的課題,我們的城市充滿太多混亂喧囂的空間,缺少可以安靜漫步的地方,以至於我們市民呈現一種膚淺的生命狀態,無法靜心探尋生命的意義;甚至我都必須前往墓園,才能找到安靜思考的地方。

  妻子懷孕時,我們一起到京都賞櫻,漫步在哲學之道,看見櫻花的燦爛與輝煌,讚歎之餘,直呼這真是最好的胎教!這條小溪其實是琵琶湖疏水道的支流,從南禪寺延伸到銀閣寺附近,當年在這裡種植櫻花的是畫家橋本關雪,所以「哲學之道」的櫻花又被稱作是「關雪櫻」。橋本關雪為了讓他體弱多病、無法外出旅遊的妻子賞景,特別在附近蓋了一座「白沙村莊」的庭園,內有多座茶屋,可以欣賞四季的景物變幻,這樣的愛情與故事令人十分動容,而盛開的櫻花,每年都為這樣的愛情作出最美的見證。

  春天櫻花盛開之際,哲學之道人滿為患,也帶動了周邊住宅區的商業活動,原本安靜的住宅區,也逐漸開起了許多甜點店、喫茶店或小藝品店,大家在櫻花樹下喝茶賞櫻,的確是十分愜意的事!雖然遊人很多,但是哲學之道卻很漫長,只要稍微走遠一點,就可以避開人潮,開心舒適地欣賞春櫻。《陰翳禮讚》一書作者谷崎潤一郎曾說:「看櫻花一定要去京都,不是京都的櫻花,看了也是白看。」結果谷崎潤一郎過世之後,就葬在哲學之道旁的法然院裡,他的墓前還長著一株傲然孤挺的櫻花。

  城市中能夠保有一條小溪,並且種植櫻花,形成一條綠帶,實屬難得!

  在台灣過去的城市發展經驗,並不珍惜這些水道或溪流,早期我們就是把這些溪流當作是現成的沖水馬桶,任何垃圾廢棄物,只要丟到溪流裡,就可以被水沖走,流向大海,清潔溜溜。所以很多溪流過去都充滿了垃圾穢物,遠遠就可以聞到臭氣沖天,成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甚至最後實在髒亂到受不了,就把溪流加蓋,眼不見為淨。

  京都的哲學之道讓我們體悟到,原來城市裡每一條溪流、每一條水道都是十分珍貴的!這些溪流水道是創造城市浪漫氛圍的最重要因素。有水空間的城市才是浪漫的城市,我們的城市不斷地將水道溪流加蓋,並且築起高高的堤防圍堵河流,怪不得我們的城市缺乏浪漫的氛圍。

  台北市的瑠公圳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條灌溉渠道流經台北市區,原本是帶給台北市民悠閒浪漫氣息的重要溪流,從早年台大文選的閱讀中,我發現當年的人談戀愛,就是夜晚沿著瑠公圳散步談心,瑠公圳畔遍植柳樹,上面架設木橋通行,基本上有一種京都的浪漫氛圍,可惜後來瑠公圳加蓋鋪路,變成了現在的新生南北路,從此浪漫氛圍不再。

  我一直期待會有一位浪漫的市長候選人,可以提出「河流復興運動」的構想,讓瑠公圳重見天日,屆時還可以將新生南路台大校門口至大安森林路段,設置水閘門提升水位,然後我們就可以浪漫地從台大搭船前往大安森林公園,沿途還可以欣賞教堂及清真寺的建築之美,那將會是何等的浪漫!

  水道甚至可以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內,讓整個公園有水流、可以划船泛舟,划船經過樹林,落英繽紛,幻想自己是〈桃花源記〉的主人翁;水流也可以延伸進台大校園,與醉月湖連結,形成一個有如劍橋大學般有水道的校園,讓莘莘學子也能在浪漫校園中度過青春歲月,那又是何等的浪漫!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