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

發稿時間:2019/07/05
群島
群島
作者|胡晴舫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29

  以盛行社群媒體的當代為時空,透過游移在城市的人們,年輕女孩、男孩,或中年男子、女子,再到逐步邁入老年卻戀棧名聲權力的名人,胡晴舫用如刀般的筆觸切開被虛擬社交幾近滅頂的眾生內裡,即使喘不過氣,你也不能抵抗網路無邊際的威力。

文章節錄

《群島》

  晚餐,淑媚帶世傑去吃了龍山寺那一帶的切仔麵。以淑媚的性格,她的麵攤一定有個故事,而且肯定會動態打卡,讓全世界都知道她吃碗麵都是一個「時刻」,意義非凡的瞬間,獨特而不可忘記。莉蓮在心中翻了個又亮又大的白眼,似乎忘了自己也是動態打卡的愛好者。動態打卡像是升級版的旅遊照片集錦,也像是一本不需要等到當事人過世便提早公開的私密日記,既有私人紀念的意義,又具公開展演的性質,但,最初始的想法就像千古以來所有遊客喜歡在樹上刻字一樣,只為了遺留一點生命的證據。天地悠悠,我在這裡,為何獨愴然而涕下,因為我幽微的內心非常清楚死亡必將我這個人活過的痕跡抹得一乾二凈,彷彿我從未出生過。在死亡恫視之下,每個人類都希望抵抗遺忘,為自己留下一點雪泥鴻爪,社交媒體上動態打卡,動機可能很膚淺,一個普通人想要藉由公開隱私而得到類名人的光環,吸引目光,搏得眾人的喜愛,但,或許與以往有人不惜上戰場、求功名、寫詩拍電影的動機本質上沒太大差別,不過為了證明自己存在過。我來過,我打卡,因此我活過,如此卑微的人類願望始終沒變。

  今晚那家麵攤肯定是一番感人故事。果不其然,淑媚眉眼全彎地說,麵攤已經三十年了,六十多歲的老夫妻倆帶著智障的成年女兒,每天風雨無阻做生意,一年只休除夕夜。當年常有妓女帶著嫖客去吃宵夜,生意繁榮,現在華西街沒落了,他們生意受到影響,天天從中午做到半夜兩、三點,收支僅勉強平衡。但老夫婦依然堅持用最好的食材,作出最精純的肉燥,一點不減工。她今晚跟他們聊天,現在老婆婆測出骨癌,老先生有心臟病,他們擔心他們快要走了,他們的女兒怎麼辦,她雖然已經四十歲,智商仍停留在八歲,夜夜乖巧坐在麵攤旁,但,完全無法幫忙做事,連客人點餐都不懂招呼。

  「我貼了臉書,叫大家去吃他們的麵攤,建立了募資帳戶,不能去吃麵的人就捐錢。」你不能期待體制,淑媚談起她的渴望,改革社會,讓世界更好,大人們不會自動放棄他們的權力與資源,年輕世代要串連,臉書是最佳平台,發揮公民力量。

  「但很多時候大家只是按讚,不見得有用。」莉蓮說。

  「按讚都好,起碼表態,影響輿論。」淑媚堅持。她的正面能量破表,莉蓮有點想吐。

  世傑的視線一直停留在淑媚的盈盈笑容,他的微笑同樣如奶油融化般滑順,「媚認為我應該補課。她責怪我太不關心台灣了。」

  「對啊,別忘了你是台灣人。」淑媚笑咪咪。

  那股熟悉的絕望感又湧上了莉蓮的心頭,海水倒灌一樣凶猛,一下子就淹沒了她整個人。她想要的東西,她永遠都得不到。而她想要的很少,只是做自己的事、跟喜歡的人在一起。事與願違。她恨不得死掉。她覺得暈眩,手腳冰冷,止不住一股想要墮落的感覺,在椅子上坐不住,幾乎要下滑到地面。

  她受不了淑媚臉上時時散發的聖光。社會良知若是一場競賽,莉蓮在起跑點就輸了。在淑媚面前,莉蓮根本是個徹頭徹底的假貨,只會在臉書上囈語正義,現實中毫無作為,不參加遊行,不呼口號,不簽名聯署,甚至不屑投票。她自以為是善男信女,卻碰上了真正的信徒,對方信仰堅貞,熟讀宗教經書,參加教會活動,嚴格遵守清規,積極傳教,時時準備當烈士。

  半年之後,當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擴大成一場全面的社會運動時,莉蓮這類人注定要接受殘酷的考驗。因為她把個人放在第一位,她只關心她自己怎麼想、怎麼感受、怎麼活,她的道德圭臬是個人。她比真正的異教徒更糟糕,異教徒因為不懂教義,犯了錯尚可原諒,她理應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而她卻不尊重基本教義,更罪不可怠。她是叛徒。異教徒在最後一刻皈依,仍可上天堂,叛徒的下場只能是地獄。

  莉蓮早已身在地獄。她日夜思念的男孩子就在眼前。她將那個草嶺古道的夜晚當作一枚他送給她的貴重指環,珍藏在胸臆。雖然他們連手都還沒有牽,她卻有股樸質的信念,相信他們註定要在一起。那樣奇特浪漫的夜晚不可能時常發生,一定具重大的意義。雖然他們什麼都不曾討論,他就離開了,他們只交換兩封電郵,淡淡交代生活的日常,她卻安心而篤定,一點不懷疑他們之間。她相信她的直覺。事隔幾週,他終於又出現了,他怎麼可能不是回來找她的。然而,他並沒有立刻奔向我,而是先跟這個髮質粗糙的女孩吃飯,還連名帶姓叫我林莉蓮。她絕望地想,他並不愛她。從頭到尾只是她自己一人的幻想。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