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村的這些人那些事

發稿時間:2019/08/09
小林村的這些人那些事
小林村的這些人那些事
作者|蔡松諭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8/02

  震驚全國甚至引起外媒關注的天災,災難的樣貌,是媒體再現過的真實;而真正的原貌,只能從小林人的視角出發才能說分明。再一次,帶您重新了解事件始末。作者蔡松諭是樂觀豁達的小林村子弟、忍辱負重的自救會會長,他一筆一筆寫下童年的成長記憶,以及小林村裡的動人故事。他在序中提到:「我一直很遺憾,小林村是用這種方式讓大家認識,一種近乎告別式的壯烈,注定了未來五十年她會是一個災難的圖騰,永難抹去。」希望透過本書讓更多人認識真正的小林村,並且愛上這個,來不及認識的美好村落。

文章節錄

  這是我的成長記憶,也是我放下一切返鄉重建的動機,更是父母從一無所有到地方首富進而回饋鄉里、入籍為番的故事,這是小林商店的故事,也是我想說給你們聽,關於小林村的眾多美好之一。那一切的美好,從沒有一天,在記憶中消逝。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因為,我正在寫下小林村的美好故事……。

五連棟建築,包山包海的超級商店

  那是一間擁有五間連棟店面的商店,與其稱它為商店,不如稱它為商號或貿易商更為貼切,因為除了日常雜貨的買賣外,營業項目還包含了農產品加工批發、水果種植、養殖業(漁業)、畜牧業(養豬)、生鮮業、不動產(土地買賣與房屋)、旅館業務,甚至也是電信局(中華電信前身)與台電、郵局在地配合的唯一代收付業者。

  現在想來,我對於創業的種種想像,其實有大半源自於父親的基因吧!這五間店面中最左側這棟的一樓,是小林大旅社旅客的出入口,二樓則是衛浴盥洗空間與二間客房,三樓則共有五個房間。小林大旅社一共提供八個客房,五棟透天建物的後方,還有也是提供出租、以長租為主的五間土角厝,二齒伯就是住這裡。

  最右邊的二棟則是雜貨店的店面,第三棟則是多功能用途為主。早期曾經營過冰菓室,後來一度放了一台榨甘蔗汁機,還記得第一次榨甘蔗汁時,我跟村內許多孩子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想說有甘蔗汁喝的話,以後嘴巴就不用啃得這麼累了!第四棟則是放農產品的臨時倉庫,其他較大量的農產品則放在小林國小對面的專用倉庫裡,這一間店面也是後來免費提供給二齒伯做包子並且販售的場所。

  雜貨店本鋪的店面大約有三十幾坪大小,二間店面是打通的,裡面擺滿了老式的木櫃櫥窗,推拉式的木門朝內,玻璃櫥窗那面朝外,方便顧客看貨、店家取貨這類老舊的營業用櫥櫃,至今還可以在部分傳統柑仔店中看到,對我,格外有一種親切感。

應有盡有,供應生活所需的店鋪

  店裡另外也擺放了幾組開放式貨架,記得早期也是木製的,後來因木櫃逐漸老舊才換成鐵架,以食品類商品為主,方便客人直接拿取後結帳。雜貨店後面則另外建有一個貨品專用的倉庫,也是小時候最愛跟同學玩抓迷藏的地方,這裏應該至少有三十幾坪大吧!這裏有很多大型紙箱,大到小朋友可以完全躲進去而不被發現,所以上小學前最愛跟朋友在這裡玩躲貓貓。

  二間店面的正中間則是媽媽坐陣的收銀區,是用傳統辦公桌三張拼起來的,第一張桌子上面放收銀機,顧店的時候就是坐在這裏。第二張桌子上面則另有一組玻璃櫥櫃,上面擺滿各式香菸,尤其是一組八塊錢的「新樂園」,讓我最是印象深刻。很多老人家最愛這個味道,尤其是隔壁家的阿嬤,從我小時候買到我大學畢業。天天抽,但身體可是硬朗得很,八十幾歲都還能下田工作,八八風災發生的這年應該也有九十幾歲了,如果沒有這場風災,成為百歲人瑞應該不成問題。

  第三張辦公桌則是專門代收電信、電費與水費,還有辦理收發包裹、掛號信(郵務)的專用桌。小時候的我可是收費高手,常自己計算收完一組費用所需的時間有多快,尤其是全村都來繳電話費時,還真的忙不過來,不快不行哦!

小林村的首支電話,串起無限思念

  對了,這張桌面上面還有一支很特別的電話,這是村子第一支電話,號碼非常好記,就是07-6161-000,也是小林村天字第一號的電話號碼,也是我這輩子第一個背起來的電話號碼。

  當時就是這支電話專門提供給家中沒有電話的小林人打電話回家用的,在外地的親人會先撥電話進來,確定要找的人以後,請他稍後再打。我們家則要負責廣播,村子裡的「放送頭」就是我家架設的,所以很早我就要學著廣播,內容往往是:「山上的阿來嬸啊!妳的兒子打電話來找妳,請妳緊下來等電話,十分鐘後會再打來哦~~」這可能也是我不怕上台講話的原因之一。

  我們會請被找的這位村民盡快來聽電話,親友會過幾分鐘再打來,所以,常常有人氣喘吁吁地跑來,一邊講話還一邊在喘!或是有時對方忘了時間或臨時有事,等不到電話的人就開始跟我媽聊天,聊在外地工作的小孩最近怎樣好不好啊?何時會回來一趟啊……之類的話題。因為那時小林村年輕人為了生計多往阿里山、梨山做長期僱工,幫忙種水果、茶葉等等,所以一年之中回小林的次數寥寥可數,其中也包含了我同學的父母。現在想來,話筒的兩端,也參雜著很多的思念與鄉愁,有時看我同學講完電話也是眼眶紅紅的……。

  那時我只知道廣播,長大後到外地念書,才稍微懂這種離別與思念的因果,而真正懂,卻是在八八風災之後了。

  小林商店,是我父母親一生的奮鬥史,也是我的童年與成長、更是我們這一代小林人共同的記憶,雖然它已隨八八風災與全村親友一同埋葬,但我相信,他們創業的精神與善良,將永遠不被世人遺忘,我相信。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