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就好

發稿時間:2019/09/13
做自己就好
做自己就好
作者|布芮尼.布朗
譯者|張馨方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9/09/05

  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成為群體的一分子而獲得「歸屬感」,拚命向外追求與他人連結,卻害怕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這份安全感會因為「做自己」而失去。歸屬感,不是表現完美、取悅他人才配得到的獎賞,也不是壓抑真心融入群體才能擁有的感受。布芮尼‧布朗博士繼《脆弱的力量》談真誠面對自己的恐懼與脆弱,新作《做自己就好》聚焦「歸屬感」談論如何找到內在的歸屬,讓心靈真正自由奔放!

文章節錄

《做自己就好:我屬於我自己!找到真正歸屬感,從「擁抱脆弱」到「克服自卑」,獲得參與世界的勇氣》

追求真正的歸屬感

  真正的歸屬感。

  我不知道這兩個詞的組合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我大聲說出來的時候,感覺好極了,就像我們在生命中都渴望且需要的某個東西。我們希望成為團體的一分子,但需要真正地實現,而不是接受某些條件、偽裝自己或不斷妥協才能達成。我們需要真正的歸屬感,但是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二○○一年,我在《不完美的禮物》(The Gift of Imperfection)一書中如此定義歸屬感:

  歸屬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我們希望成為比自己更大的群體的一部分。這種渴望非常原始,以致我們經常融入群體與尋求認同藉此得到歸屬,但這種做法不只是歸屬感的空洞替代品,也往往是獲得歸屬感的阻礙。因為只有在我們勇敢呈現真實且不完美的自己時,真正的歸屬才會產生。我們的歸屬感絕對不會超過自我接納的程度。

  這個定義通過時間的考驗,也得到新資料的驗證,但是並不完整。真正的歸屬感遠不只如此。做自己,意味著有時必須勇於特立獨行。這麼寫的同時,我依然認為歸屬是需要某種外在的事物,而這種事物正是我們做真實的自己,但也必須維持與他人的連結才能獲得。於是,我越深入研究真正的歸屬感就越清楚,這不是我們與別人一起實現,而是存在我們內心的感受。一旦我們完全屬於自己與相信自己,就能擁有真正的歸屬感。

  屬於自己,指的是獨自奮戰──勇於探索未知、脆弱與批評的荒野。在這個政治與意識型態角力的世界裡,要這麼做格外困難。我們似乎忘了,即使我們孤單一人,某種比團體成員、政治與意識型態更重要的事物,依然將我們與別人連結在一起,那就是愛與靈魂。不論我們在想法與信仰多麼分歧,都是同一個心靈故事的一部分。

定義真正的歸屬感

  我專門研究質性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紮根理論的目標是根據人們的生活經驗發展理論,而不是證明或推翻現有的理論。在紮根理論中,研究人員試圖了解研究參與者的﹁主要顧慮﹂是什麼。關於歸屬,我想知道:人們試圖達成什麼?他們擔心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出乎意料地複雜。人們希望成為群體的一分子,去感受與他人的真實連結,卻不願意呈現真實的自己,犧牲自由或放棄權力。研究參與者更指出,我們周遭充斥著心靈失去連結的「對立」文化。我深入研究他們所說的「心靈失去連結」是什麼意思,而參與者描述共通人性漸漸消失的感覺。他們多次提到,如今連結人類的只剩下共同的恐懼與鄙視,而不是共同的人性、信任、尊重或愛。由於禮貌與寬容的美德日益式微,他們越來越害怕與朋友、同事及家人在意見上產生分歧或爭執。

  他們不願意在忠於群體與忠於自己之間做出選擇,但在缺乏共同人性深層心靈連結的情況下,他們更加意識到「融入」與從眾的壓力。如果人們感受到的是共同人性經驗的集體信仰,而不是單一團體的侷限看法,就不會產生這種壓力。與更廣大的人性產生連結,可以讓人們更自由地展現自我,而無須害怕削弱自己的歸屬感。這種精神指的是,「是的,我們在許多方面都不同,但實際上我們具有深刻的連結。」不過,這在今日似乎無處可尋。

  當我在定義歸屬感主要關心的事時,我回頭翻閱《不完美的禮物》,查看在二○一○年對靈性(spirituality)所做的定義:

  靈性,是指承認與慶祝我們在一股超越所有人的力量之下,密不可分地連結在一起,而與那股力量的連結,以及彼此之間的連結,源自於愛與惻隱之心。

  我反覆讀著「密不可分地連結在一起」這段文字。我們已經破壞了這個連結。下一章,我將闡述如何與為何破壞這個連結。本書的其他篇幅都在敘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重新建立彼此的關係。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