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美術史

發稿時間:2019/11/08
美少女美術史
美少女美術史
作者|池上英洋、荒井咲紀
譯者|何姵儀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04

  蒐集古今中外「她們」,原來藝術可以透過不一樣的視角欣賞?從美少女一窺「美」、「青春」、「身體」的欣賞方式在美術史上如何演變?在LGBT議題重建天明的今日,回望過去才驚覺,藉由藝術被記錄下來的性別史,蘿莉文化、貞節牢籠、聖母崇拜都透過池上英洋教授鑑賞200幅名畫,圖解少女們背後的祕密與哀愁,提供更易入手的視角,接觸更多元的讀者,讓我們一同追尋不停轉換的美少女形象。

文章節錄

《美少女美術史:透過200幅經典名畫,窺探迷倒眾生的純潔之美》

從《櫻桃熟了》展開美少女的藝術史之旅

  坐在樹墩或石頭上的那位少女,雙眼一直盯著前方。她紅棕色的秀髮長及雙肩,嬌小的身軀搭配著毫不相襯的大蘑菇帽。在深邃綠蔭的襯托之下,包到脖子的白色洋裝突顯出她的身形。她的黑色手套長及手肘,雙手則乖乖地夾在雙腳之間。表情天真無邪,但嘴角微揚的緊閉雙唇卻透露出堅定的意念,略為低垂的臉龐上,是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少女身旁是剛剛摘下、放在葉片上的艷紅櫻桃,為畫面增添了幾分色彩。

  出自畫家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之手的《櫻桃熟了》,是由英國插圖畫報《The Graphic》所委託繪製的作品。這天,畫報主編威廉・呂森・湯瑪斯(William Luson Thomas)在自宅辦了場化裝舞會,這位小女孩是主編外甥女的女兒伊迪絲。當時的英國各報,習慣在聖誕紀念專刊中附上一張孩童畫做為附錄,而當湯瑪斯看到伊迪絲時,心裡突然冒出以她為畫作模特兒的念頭。

  所幸,《櫻桃熟了》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儘管印刷量驚人,依然供不應求,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在此之前,單一少女的藝術作品從未如此普及、也從未受到世人如此熱烈的喜愛。《櫻桃熟了》於是成為了十九世紀末英國的少女畫代表作品。

政治宣傳,抑或戀童形象?

  如前段所言,《櫻桃熟了》因此成為西方美術史上值得特別一提的畫作。然而,當時其他報紙的聖誕專刊也會以孩童畫當做附錄,為何唯獨《櫻桃熟了》脫穎而出,廣博人氣呢?

  身為模特兒的少女伊迪絲,是在專為孩子舉辦的化裝舞會上吸引了湯瑪斯的注意。當時類似活動在英國的上流階級間相當流行。既然是化裝舞會,可想而知伊迪絲的裝扮是模仿某個人物的模樣,那就是畫家約書亞・雷諾茲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的作品的《潘妮洛普・布斯比》(Penelope Boothby)。事實上,兩位少女的動作與衣服幾乎如出一轍,只有手臂擺放的樣子不同罷了。

  尤其是那頂吸引觀者視線、風格獨特的大蘑菇帽,是上一世紀孩童流行服飾的象徵,出現在《櫻桃熟了》之中,就成了一種懷古意趣。從這個角度看來,《櫻桃熟了》中那位天真無邪的少女,無非是以仿古姿態宣揚帝國主義,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大英帝國之政治宣傳圖像。

  另一方面,應該也有不少人從「成熟櫻桃」這個作品名稱中,嗅到一股與戀童有關的淫靡氣息。畫作的名稱雖然直接取自街頭水果小販的叫賣聲,然而,在當時的英國,「櫻桃」一詞卻是暗指「處女」的隱語,與在現代日本以櫻桃象徵童貞的意義相仿。如此一來,「成熟櫻桃」便衍生出「待人摘取的處女」之意。

  這或許只是過度解讀。但是,從「成熟」意謂性成熟、當時讀報的人幾乎都是男性,以及當時將眼睛向上看視為臣服姿態的習慣看來,這件作品中,其實包含了不少與戀童有關的要素。請試著將米萊的原畫,與以此為基準所製作的版畫比較看看:不難發現,後者的少女臉頰更顯紅潤、嘴唇彷彿上了妝彩,眼神則略為老成。再加上溫馴的表情,以及分外潔白的衣服,不難感受到版畫版本的少女,更符合已經「成熟」的處女特性。

  以上兩個要素,讓《櫻桃熟了》爆紅。米萊過去是拉斐爾前派的旗手,也就是站在學院派權威前方下戰帖的改革者。這樣的他,竟在五十歲時畫下這幅充滿「當權者」形象的《櫻桃熟了》。這幅畫作雖然讓他功成名就,但也有不少人畫了揶揄他叛變的作品。不過,米萊之後倒是持續畫了許多類似《櫻桃熟了》的少女畫像,因此在奠定美少女形象這點上,可說是貢獻良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