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是門好生意?

發稿時間:2020/01/24
社企是門好生意?
社企是門好生意?
作者|徐沛然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1/27

2019 Openbook好書獎-中文創作

評審推薦語/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社會企業「似乎」是針對新自由主義病灶的一帖良藥。既能盈利,避免了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總是入不敷出的財政負荷,又看似用意良善,能照顧社會弱勢,使弱勢族群有了自力更生的機會,還證明了資本主義能依內在邏輯,順利克服自身缺陷。然而它是靈丹妙藥,抑或飲鴆止渴?

  徐沛然在《社企是門好生意?》中,首先透過社會企業定義的爬梳,點出社會企業的許多疑難,並透過檢視眾多國際上知名社會企業的案例,例如《大誌》雜誌及微型貸款,佐以一針見血的分析及提問,直揭社會企業最不願被破解的面紗,戳穿社會企業冠冕堂皇的假象。

  本書藉由正反陳述,指出社會企業不僅可能惡化貧窮問題、對窮人二次剝削,並犀利地指出許多社會企業僅流於解決問題的表面,無法追本溯源地根除貧窮,進一步質疑社會企業的內在矛盾。作者並非僅只是質疑個別社會企業的案例和有效性,而是企圖透過這些案例的可疑之處,引導我們往更高層次思考,新自由主義是否真能自圓其說。

  本書層次井然,有學術分析批判的嚴謹精神,卻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寫就。作者透過刀刀見骨的質疑,從微觀視野,細緻處理個案探討;自宏觀視野,藉此深刻質疑現今主宰全球的新自由主義存在嚴重缺陷。無論是單純想了解社會企業這個領域,抑或期待更進一步追索的讀者,本書都是你不可或缺的選擇。

        ——轉載自《Open Book閱讀誌》

文章節錄

《社企是門好生意?社會企業的批判與反思》

  自二○○七年,臺灣的出版社翻譯了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所著《窮人的銀行家》一書之後,微型貸款的概念首次正式地被介紹給臺灣社會。尤努斯以其在一九七○年代所創辦「窮人的銀行」獲獎。他看到孟加拉的窮人因缺乏資金改善生活與生產工具,同時深陷傳統高利貸的利息迴圈中無法脫貧。而傳統銀行業者因不信任窮人的還款能力,將窮人拒於門外,不願意貸款給窮人。但尤努斯認為,很多時候只需要一點點的資金,窮人就有可能因此獲得翻轉的機會。微型貸款巧妙地將銀行放款和扶貧工作連接起來,讓人理解到,即便是營利性的金融工具,也能發揮其正面效應。

  二○一○年,臺灣的大智文創獲得授權,開始在臺灣發行臺灣版的《大誌》(Big Issue)雜誌。《大誌》起源於一九九一年的英國,街友透過販賣這本雜誌賺取收入,進而改善生活。讓購買雜誌的商業行為,也能同時幫助街友。英國《大誌》目前每週發行量已到達近八萬三千份,英國《大誌》在其網站上宣稱,商業手段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同時這種街頭報紙的扶貧模式,已經散布到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

  二○○六年,年輕企業家布雷克‧麥考斯基(Blake Mycoskie),因看到阿根廷的小朋友沒有鞋子可穿,於是創辦了TOMS Shoes公司,以「賣一捐一」(One for One)的商業模式,幫助第三世界的小朋友。「TOM」 三個字母取自單字「Tomorrow」,TOMS Shoes意思是明日之鞋(Tomorrow’s Shoes),TOMS Shoes承諾每售出一雙鞋子,就會捐贈一雙鞋給全球需要的小孩。根據其官網資料顯示,至目前為止,TOMS Shoes已經捐出了六千萬雙鞋到超過七十個國家給需要的兒童。這些都是社會企業的經典案例。

  社會企業這個在全球日漸受到矚目的名詞,在臺灣也越來越受重視。近幾年在產官學界的通力合作下,臺灣的社會企業領域日益蓬勃發展。行政院更於二○一四年公布「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三年內投入新臺幣一億六千多萬元以培育臺灣的社會企業。而在前述方案結束後,行政院又核定了後續的「社會創新行動方案」。整合更多部會共同推動,預計於二○一八年至二○二二年的五年期間,投入新臺台幣八十八億元以鼓勵和發展社會創新。此外,越來越多的團體或個人,透過提供服務或開發產品,嘗試這類「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業途徑。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益創投、社企推廣團隊興起,以「邊賺錢邊做好事」這類願景,鼓勵人們積極開創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的推廣者,往往批評傳統慈善團體「依賴補助和捐款」,因此「不夠獨立」,而一般的企業,「缺乏使命感」、「只顧營利」。他們強調社會企業秉持社會責任、環境責任以及經濟責任的「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並發揮創造力,開發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營利模式,創造共榮。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社會企業真的如此美好嗎?「營利」和「解決問題」,當真能順利結合?這帖藥方毫無任何副作用?

  確實,社會企業不是什麼烏托邦,獲利的壓力仍在,其產品或服務仍然需要在市場上競爭,以求生存。因此,一般企業或民間團體會發生的問題,從苛扣勞工待遇,到製造汙染,甚至惡意詐欺,在社會企業領域中都曾經發生過。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少數個案,不應一竿子打翻整船人。也有人會說,如果社企的產品和服務產生正面效應多過於負面影響,那仍舊值得肯定。這似乎是個務實的說法,然而,誰來評估?怎麼評估?

  就像是企業有好有壞,如果僅停留於探討個案,那麼只會得到好企業應該肯定,壞企業應該譴責的泛泛說法。我們除了談個案之外,更應該要對各種問題狀況,提供更高層次的分析。本書的企圖,就是透過各種案例探討社會企業此一概念,並提供更具歷史性、社會性的批判分析。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恰當地評估社會企業的整體效應,以及社會企業此一路徑指向怎樣的一種未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