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的重量

發稿時間:2010/10/02
鈔票的重量
鈔票的重量
作者|黃國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09/02

  從網路起家的財經專業作家黃國華,在「無名網站」經營「總幹事黃國華耕讀筆記部落格」,四年多來大受歡迎,點閱人次累積超過三千兩百萬,出書十一本都是財經暢銷書,第十二本《鈔票的重量》更精彩,書中披露作者在金融業近二十年常看到局外人看不到的金融現象,讀者從中取經將有助投資理財趨吉避凶。

  書中指出,薄薄的鈔票每張重量一樣,產生震撼的影響力程度卻因擁有者如何看待而不一樣,有人拿錢賺錢或燒錢(投資虧損),有人拿來花,有人只存錢似守財奴,但都比不上有些公司鑽法律漏洞、作假帳來掏空的速度,作者曾服務的一家銀行老板是政治人物,一次臨時急需九億元資金,經他處理搬到地下室,是他這輩子唯一一次見到那麼多鈔票的壯觀場面。

  除了讓大家了解貪心、掏空的老板如何玩錢,作者也闡釋金融業如何做房地產、股票、基金等項目的投資和交易,例如有些基金公司以廣告性的語言和手法玩弄散戶,其投資建議不純然正當,這本書教你如何判別,包括從財務報表的分析可看出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而不會誤信為公司拉抬或虛晃一招的某些報導。

  作者更強調可讓人不至於見樹不見林的總體經濟資訊,透過國家的貨幣供給與存貨等進行思考,如果資訊顯示經濟景氣趨緩時,就不可在這反轉點入場投資,否則會買到最高點而被套牢,也就是說,很多財務數據雖然冰冷,卻可讓你醒腦,冷靜、很實際的分析投資標的,才不會人云亦云,住了「套房」還茫茫然。

文章節錄

總體的分析

  指數是所有投資人在股市透過買與賣之後的實戰結果,眾多市場分析人員偏好圍繞著「指數」這個已經發生的結果,而去做事後諸葛的解盤;而我卻認為應該將思考重心放在指數「有沒有被低估或高估」上頭,會比純粹解釋過去的指數來得重要,至於探尋指數有沒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方法便稱為總體分析,而總體分析的基本精髓在於供給與需求,那些畫著K線、試圖找尋一些美學與幾何圖形間密碼的事兒,對我而言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我一向認為總體分析可以幫投資人趨吉避凶,買入低估的股市或賣出高估的股市,並以總體分析去抓住比較好賺的那一段,因為台灣股市永遠在過度樂觀與過度悲觀之間擺盪;我也一向認為過於講究個別公司或產業的鑽研並不合乎散戶的現實條件,畢竟,一般個體投資人誰有那種時間、資源和關係去深入一家非自己從事的相關行業的公司呢?若真的要這麼做,你的資訊成本與時間會大到自己無法承擔,偏偏這種投資研究法在台灣股市一躍成為主流,造成大家必須仰賴許多專家或媒體,而仰賴的結果很容易走入偏鋒,成為別人出貨的對象。

  一般人可以等待在環境變好但指數仍被低估的時點切入,這種好像天降甘霖時,你只要願意移動身體到戶外,就可以輕鬆分一杯羹;而在高估時就選擇休息與等待,千萬別在蕭條或空頭時還想去挖掘那種逆勢的奇怪股票,我形容那有如在沙漠中鑿水井,沙漠中鑿水井雖然依舊可行,只不過你必須要有龐大鑿井設備才行,一般散戶是做不到的。「領先大盤」「布局潛力股」這種馬戲團似的表演,實在不適合處處都沒有資源的個人投資者。

  總體的方法只能抓到相對的高低指數與景氣位置,當分析的結果是低檔時,投資人必須煎熬那最後趕底期的短期套牢;相反地,更讓投資人難以忍受的是當相對高檔時,很有可能賺不到那種末升段與逃命波的噴出快感;難度最高的還不是煎熬,而是耐心,低檔買進的股票必須很有耐心地抱牢,除非大環境很明顯產生主流產業更迭。

自由的腦袋

  許多優秀投資者的共同特點正是自由的腦袋,想法自由才能不拘泥於既定的模式,回顧過往每次金融市場波動的形成都有著不盡相同多空原因,獲勝的祕訣只能用「無招勝有招」來形容,所謂招式就是自己或他人在過去曾經獲利的方法與技巧,很可惜的是,他人或自己成功的模式往往無法複製。

  比方說,在昔日的技術分析方法中,主張指數若跌破年線就是長期空頭市場的開始,然而,台股曾經在2007年12月跌破年線後,沒有再引發一波下跌,指數盤整兩個月後便啟動了新一波一千多點的上漲行情,可是當2008年5月再度跌破年線時,基於之前的「失準」,許多故作聰明的投資人複製過去經驗,不再相信年線的重要性後,股市卻又殘酷地進入一波大跌五千點的大空頭裡。

  譬如當投資人終於瞭解原油、原物料與塑化類股之間的正相關之後,卻發現原油的價格從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之間大漲五成,然而台塑集團的股價卻在原地踏步;譬如當投資人經過七、八年的股市變革,內心不斷地掙扎後終於放開心胸接受小型電子股時,卻不知股市中的潮流又流到以前熟悉的資產傳產原物料股身上了,只是這種心態的調整又要花多久的時間呢?

  金融市場鮮有可以重複依循的致勝公式,除了敞開心胸傾聽不同聲音並接受與自己多空不一的言論與建議,別無他法。

思考與邏輯

  投資既然是社會科學的範疇,自然就不會只有單一面向或單一價值,然而當投資大眾面對財經事件時,卻容易只從狹隘的「投資」角度去觀察與判斷,卻忽略了其他更巨大的範疇,比方說「人民幣幣值」這件世紀大事情。

  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接受人民幣一定會升值的觀點,甚至於興沖沖地買進人民幣搶搭升值的便車,從2005年起至今遍不斷的有人撥打著這個如意算盤,然而五年來的升值幅度不過才17%,而且最近兩年多來(2008~2010年)人民幣幾乎沒有變動,換句話說,還不如日圓、韓圜與台幣的升幅;而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到了2010年更是高唱入雲。投資人之所以會如此判斷,我認為是基於視野狹隘與自我利益這兩種偏見。

  任何事情絕對不會只有單一看法,對於人民幣升值,中國央行的立場是什麼?胡錦濤的看法會是什麼?廣州那些毛利率不到5%的外銷品血汗工廠的態度是什麼?我相信這些人的態度絕對和金融市場中套匯的投資人的想法不一樣;如果人民幣升值真的如投資者所預期的「一次到位」,到底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