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世代報告

發稿時間:2020/05/01
i世代報告
i世代報告
作者|珍.特溫格
譯者|林哲安、程道民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01

  i世代定義為1995-2012年份之間出世的孩子,或許是即將畢業的職場新人、露出笑容積極上進的服務生、講台下叛逆期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i世代跟前幾個世代差異形成的速度之快,前所未見。有些文化變遷會對所有年齡層產生同等效應,通常是敏感的年輕人先受影響,接著擴及更年長的人,而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就是完美的例子。如今,i世代正身處改變的最前線,本書呈現i世代以及世代差異的面貌,如何幫助i世代成長,理解i世代,也將是洞悉未來的重要關鍵。

文章節錄

  以今日的網路色情、少女性感的萬聖節扮裝、7年級男孩向同班同學索取裸照,以及其他令人關切的早熟趨勢,很多人相信,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速度比過去更快。最近有位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中學校長如此哀嘆:「童年已經不存在。他們已經踏入這個他們覺得必須加入的成人世界。」許多人相信,比起以往,現在青少年以空前的速度衝入成人生活。但他們果真如此嗎?

  X 世代青少年並未放慢速度,他們與嬰兒潮世代青少年一樣會開車、飲酒和約會,在青少年階段甚至有更多人從事性行為及懷孕。但之後他們會等上更長時間才步入完整的成年期,擁有工作及子女。因此可說,X 世代超越之前的一切限制,延長了青春期──提早開始轉變為成人,但延後完成整個過程。

  之後,從千禧世代開始,接著i 世代全力加速,青春期再次縮短了,而且是發生在年齡較低的那一端。青少年更常被當作兒童對待, 兒童期延長了,他們較不獨立,所受的保護也比父母當年還多。從兒童到青少年再到成人的整條成長軌跡因此被拖慢了。青春期(青少年開始從事成人活動的時間)如今較晚開始。13 歲或甚至18 歲的人不再表現得像成年人並將時間用在成人活動上。他們反而更像兒童──不必然是不成熟,而是延遲通常會進行的成人活動。如今的青春期是兒童期的延伸,而非成年期的開始。

  這便產生了一個合理的問題:如果青少年打工比率變少、花在作業上的時間減少、外出次數降低、更少飲酒,那他們到底在做什麼?對於這個名為i 世代的群體,答案十分明顯且無需遠求,而就在他們手中的智慧型手機上。

  手機是他們睡前看見的最後一件東西,以及醒來後看見的第一件東西。他們說到手機的語氣猶如癮君子談起古柯鹼:「我知道不該這樣,但就是沒辦法。」青少年(我們其他人也一樣)花了大量時間使用手機,但不是通話,而是收發訊息、上社群網站、上網、玩遊戲。2011 年的某一刻,我們來到那個抬起頭時,發現身邊所有人都拿著手機的日子。

  記者南西.賽爾絲(Nancy Jo Sales)為了寫《美國女孩:社群媒體與青少年的祕密生活》這本書而採訪全國各地數百名青少女,詢問她們如何使用手機以及這對她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她描述這些女孩不斷在個人頁面尋求按讚數及正面評論,並持續承受必須發布性感及裸露照片的壓力。畢竟這些照片才能得到最多個讚。春季的某一日, 她採訪了新澤西州蒙克萊鎮一群13 歲少女。這些女孩一如我採訪過的青少年,對手機及社群媒體又愛又恨。梅琳妲說:「我在Instagram 上花超多時間看別人的照片。有時我會想,我為什麼要把時間花在這上面?可我還是繼續這麼做。」萊莉指出:「如果我開始在手機上看Snapchat,大概一看就是,一小時吧,完全失去了時間感。」蘇菲亞說:「從我做功課的第一刻開始,手機就一定要在旁邊,這樣才能看到朋友傳來的訊息⋯⋯這很像有人一直拍妳的肩膀,讓妳不得不回頭看。」她們想要停下,卻又覺得不行。梅琳妲的父母刪除她手機上的Instagram app 一星期作為懲罰,「那星期結束時,我壓力好大,心想, 如果我失去所有追蹤者的話怎麼辦?」蘇菲亞說:「我一直都想刪掉Instagram 帳號,但我又想,可是我在每張照片上都這麼好看。」

  最後,通常一過青春期,許多i 世代成員便看穿追逐按讚數背後的虛假。20 歲的詹姆斯是喬治亞州的大學生,他說:「當你在社群媒體上發布近況或照片,突然間,所有人都來按讚,你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這會讓人上癮,就像一直有人拍拍你的背然後說:『你真聰明, 你真風趣,你真有魅力。』」然而,他也承認:「不過我也覺得這有點空虛。」

  社群媒體和傳訊息是屬於時下青少年一貫的互動方式。這樣說也許沒有錯,但電子通訊和心理健康不佳有所關聯,人際間的面對面互動則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有關。這兩種互動方式不能相提並論。對於該花多少時間滑手機、看螢幕、用數位方式交流(並捨棄面對面互動),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有所節制。科技慢慢在破壞我們身而為人都需要的高品質社交互動。交三千個網友有什麼用?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傳訊息?多花點時間跟朋友見面相處吧,不要仰賴科技幫我們交朋友。

  i世代很害怕,甚至覺得恐懼。這個世代成長步調緩慢、從小重視安全、懼怕收入不平等所帶來的影響,他們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最主要的社交活動,就是盯著一面長方形的小螢幕猛瞧,被螢幕另一邊的人喜歡或拒絕。從古至今,文化的變遷都是一種權衡取捨的過程: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利有弊。塑造出i 世代的種種趨勢也同樣好壞參半,並且有一定的比率是「視情況而定」。如果能夠瀟灑擺脫經常黏著不放的手機,抖落名為恐懼的沉重披風,他們仍然可以展翅高飛。而我們都會在一旁看著,為他們加油吶喊。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