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代表臺灣的關鍵事物

發稿時間:2020/06/12
22個代表臺灣的關鍵事物
22個代表臺灣的關鍵事物
作者|林于煖、胡川安、郭忠豪、涂欣凱、陳世芳、陳坤毅、藍秋惠、萬育莘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0/05/27

  臺灣味是什麼?是辦桌還是夜市小吃?還是手拿珍珠奶茶、腳上穿著藍白拖,加上手提的紅白塑膠袋購物才是臺味十足?臺灣這座島上,因為不同時空下的人、事、時、地,造就了各種庶民生活的轉變……

《故事臺灣史:代表臺灣的22個關鍵事物》打破傳統歷史學習,從食衣育樂住行六大面向,認識代表臺灣的22種重要事物,介紹從古至今庶民生活史來歷與發展,讓大家從生活中理解歷史,了解周邊的大小事如何一步步成為現在的生活樣貌。

文章節錄

《故事臺灣史4:22個代表臺灣的關鍵事物》

古早臺灣人也會追劇

  1962 年以前,臺灣的電視臺還沒開播,當然更別說有網路,但你知道嗎?那個時候的臺灣人也很會「追劇」呢!只不過,他們追看的戲劇,既不是長達二、三十集的連續劇,也不是熱門電影,而是各式各樣的傳統戲劇表演,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常在酬神或廟會活動出現的布袋戲與歌仔戲了!當時甚至會有人「斗內」,以金錢、黃金首飾,甚至金條打賞給歌仔戲演員,熱衷追星的程度可一點也不亞於現在呢!

掌中有乾坤

  布袋戲別名掌中戲,大約是在十九世紀中葉自中國傳入臺灣,精彩的故事情節、生動的演出方式,讓布袋戲很快就成為老少咸宜的民間娛樂,每到酬神時

刻,廟埕前總會聚集滿滿的觀戲人潮。到了日治時期,由於布袋戲多半以閩南語等漢人母語演出,內容也多以各種傳統故事為題材,因此日本政府經常干涉或限制布袋戲的演出。

  二次世界大戰後,布袋戲的演出內容變得更加多元,除了改編中國歷史故事、武俠小說,有些劇團更演出天馬行空的劇情,搭配乾冰、爆竹等特效,強烈的戲劇效果,緊緊抓住戲臺下大小觀眾的心。當時許多布袋戲劇情會安排主要角色是個武藝高超的人物,配合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更加強了武俠效果,這類充滿想像力的劇情被戲稱為「金剛戲」;後來在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受訪指出,因臺語「金剛」與「金光」同音,於是大家開始習慣稱呼為「金光戲」。

野臺布袋戲走進戲院和小螢幕

  1950年代,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力倡節約、壓縮民俗祭典的時間與規模,野臺布袋戲面臨無戲可演的窘境,於是有一些戲團便走入戲院,以售票的「內臺戲」維持生計。為了吸引觀眾願意買票看戲,布袋戲團便在舞臺機關與戲偶造型、音樂、劇情下功夫,不僅戲偶加大、造型精緻化,配樂也加入流行音樂,劇情安排上更是高潮迭起,並如同連續劇般在結尾留下「下回待續」的懸疑伏筆,吊足觀眾胃口,讓觀眾心甘情願下次再買票進場。

  到了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創臺開播,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的《三國志》紀錄影片,這是臺灣布袋戲首度登上電視。到了1965 年,臺視更正式

播出第一齣電視布袋戲,大受好評,從此電視播映也成為布袋戲的新舞臺題。

  1970年代,黃俊雄劇團以最新的音響效果和電影化的拍攝手法,配上流行歌曲、文雅口白和緊湊劇情,打造轟動全臺灣的《雲州大儒俠》,更締造了97% 的超高電視收視率。當時中午播出時間一到,許多學生會翻牆蹺課,只為一睹最新劇情發展;街上人車稀少,因為大家都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主角「史艷文」和劇中反派「藏鏡人」的最新對決,布袋戲的狂熱達到最高峰。

土生土長的「臺灣歌劇」:歌仔戲

  布袋戲之外,另外一種也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娛樂則是「歌仔戲」,它是唯一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表演。一開始,「歌仔戲」沒有專門的演員或道具,更不需要搭建專屬的舞臺,只要用四根竹竿立在四個角落,就可以在空地即興演出,因而被稱為「落地掃」。

  在日治末期的皇民化運動推行期間,歌仔戲演員也曾被迫穿上和服、說日語演出。戰後的1950年代,則是歌仔戲的黃金時期,當時全臺有300多個戲團,

1962年,由廖瓊枝主演、充滿實驗性質的首齣黑白「電視歌仔戲」《雷峰塔》在臺視以連續劇形式播出。其後,臺灣歌仔戲國寶級演員楊麗花,更成為家喻戶曉的「男主角」,深入庶民生活、大幅擴大收視族群,同時也帶領電視歌仔戲從黑白走入彩色時代。

  現在的歌仔戲也逐漸走向精緻化,也像布袋戲一樣經常代表臺灣,出國巡迴演出。其中更以享譽國際的明華園戲劇總團最具知名度。不論是布袋戲或歌仔戲,歷經歲月淘洗,時至今日,仍以不同的型式在各式各樣的舞臺發光發熱。也因為許多劇團成員的默默耕耘,精彩的傳統藝術和「戲臺看戲」的感動才得以延續,這可是臺灣極為珍貴的文化資產呢!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