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

發稿時間:2020/08/07
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
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
作者|謝哲青
出版社|皇冠出版
出版日期|2020/08/03

  從創造到賦予,從神性到人性,從領悟到覺醒,藝術說書人謝哲青以有血有肉的歷史脈絡,還原藝術家的創作細節與心路歷程,展現人性的喜悅與悲傷、憤怒與激昂,帶你深入達文西百科全書式的博學、米開朗基羅堅毅強韌的意志和拉斐爾豐富細膩的靈魂,一同感受那個自由奔放、充滿智慧與創造力的燦爛年代,並重新發現,那場發生在500年前的天才對決,究竟如何改變了歷史,成為人類文明的轉折點?

文章節錄

  漫步聖彼得大教堂,所有的一切都讓人流連不已。不過,真正讓我目眩神馳的是安置於大教堂右廂的宗教聖像。這件作品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由一塊卡拉拉大理石所雕刻完成的天才之作。一四九九年出現在世人面前時,米開朗基羅這位當時還沒沒無聞的藝術家才二十四歲而已。傳說這塊卡拉拉原石從海上運來時,連向來自詡見多識廣、品味挑剔難纏的羅馬民眾,對它的雪白純淨也驚為天人。

  在年輕藝術家辛勤奉獻了十八個月後,一件稀世的藝術珍品就此誕生。這件藝術品有個哀傷、卻美得令人心碎的名字──「聖殤」。《聖殤》描述的是在十字架上受難殉道後,聖母懷抱著剛剛死去的耶穌,哀毀逾恆的傷心模樣。

  在西洋藝術史上,主要有三種表現悲傷聖母的藝術形象,分別是「苦難聖母」(Mater Dolorosa)、「哀悼聖母」(Stabat Mater)與「聖殤」(Pietà)。

  在傳統的「聖殤」中,藝術家會用哭泣、充滿皺紋的蒼老臉孔,來強調聖母失去至愛的痛苦。然而,在米開朗基羅的《聖殤》中,聖母的面容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平靜,甚至帶有脫俗的稚氣嬌嫩。實際上,瑪利亞幾乎就像是個未經世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

米開朗基羅的學生曾向老師請教,為什麼《聖殤》會出現這種年齡的錯置呢?米開朗基羅斬釘截鐵地回答:「難道你不知道貞潔的女子,永遠比挑動過情慾的女人看起來更加年輕嗎?因為她的身心靈從未改變,就像新生一樣純潔完美!」

  終其一生,米開朗基羅對「性」與「誘惑」都保持著清教徒式的嚴格拘謹,其實從這段談論中,世人隱約可窺見大師隱晦幽微的孤獨寂寞。

  被母親擁在懷中的耶穌,安詳的面容不像是受盡殘虐折磨而死亡,反倒像是初生嬰孩一樣,陷在深深的睡眠中那般平靜。但隱藏在平靜背後的,卻是某種無以名之的窒息與苦楚。窒息,是白髮送黑髮的慟哭後,哀莫大於心死的沉默;苦楚,是看不見希望,未來難以為繼的無助。耶穌頭戴棘冠的傷痕、手腳上的釘孔與右脇下長槍穿透的傷口,都被雕刻家刻意模糊或隱藏,也許米開朗基羅想透過欲語還休的曖昧讓死亡變得更崇高,也更有尊嚴。他不張揚死別生離的悲歡,反倒透過近乎日常的平凡,來透析生命的虛空,進一步成為我們與永恆面對面時的自我觀照。

  同時,米開朗基羅刻意忽略解剖學的原則,調整了《聖殤》人物肢體部分的外觀比例:聖母以她巨大的雙手承托聖子氣絕的軀體,藝術家拉長耶穌軀幹的長度,使他的頭部與雙腳無力地向下沉墜,讓失去生命的身體顯得更加沉重、更有分量。完美無瑕的卡拉拉大理石,經過米開朗基羅不可思議的打磨拋光,散發出新月在海面上閃動的粼粼波光,不規則的褶皺在收攏與釋放之間,聖母的長袍在我的眼前,漾成一片傷心的海洋。

  那一年,我二十四歲,第一次感受到藝術直指人心的偉大力量,一種讓我心蕩神怡且夢縈魂牽的深沉感動。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聖殤》所烙下的印象,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一天,行程結束後,我在梵蒂岡博物館的書局,買了一張一九七五年由Robert Hupka所攝的《聖殤》明信片,接下來十幾年的歲月,我越過了撒哈拉浩瀚的沙海,登上七千五百公尺的珠穆朗瑪南坳,漫遊密克羅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的小島,待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以及數不清在異鄉苦讀的寒窗夜,都有《聖殤》的陪伴。《聖殤》以某種神秘的方式滲入我的靈魂,她溫柔憂傷的氣質,填補了我內心一塊巨大無匹的失落。

  漫長不安的流離歲月裡,有許多寂寞無依的夜,我凝視著手中的明信片,回憶生命裡曾經的種種。我想念自己逃避的家庭親情、懊悔自己輕忽背棄的親密關係、直視內心翻騰不已的混沌黑暗,並嘗試釐定未來可能的方向。透過《聖殤》,我看見某種生命的希望,同時,也讓我想瞭解更多關於米開朗基羅與文藝復興時代的種種:為何藝術家能創作出撼動人心的作品?而文藝復興時代與佛羅倫斯,又如何孕育出類拔萃的創作心靈?

  為了更深入這段輝煌的過往,我回到義大利佛羅倫斯,並試著將專業領域拓展到藝術史研究,讓它成為我熱情投注的志業。在這趟追尋之旅,我邂逅了許多精采有趣的人事物,同時也更接近歷史的核心。從那些數百年前的帳本簿記、市政廳會議紀錄、私人的書信往來、日記……諸多看似沒有交集的文字,需要我在千頭萬緒中爬梳歷史的線索,並還原事件真相。

    —本文摘自《永恆的凝望.為什麼我要寫文藝復興?》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