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陷阱

發稿時間:2020/09/04
技術陷阱
技術陷阱
作者|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02

  《技術陷阱》是一本少數談及政府在技術與經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的書。市面上多半從產業面、各人技能面討論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本書特別著眼於政治如何受到產經影響,並且,政府應該著眼於何種大方向,才能將損害減到最低,這是當前台灣產業發展下,政府極度需要的思維與先備知識建構,而不只是單就技術論產業。

文章節錄

《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第3章 為什麼機械化會失敗

  為什麼大體而言,人類長久以來沒有出現熊彼得式的成長?沒有任何單一理論能解釋,為什麼數千年來技術創造力未能為平民帶來更高的生活水準。馬爾薩斯陷阱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詮釋:生產力提升會帶來更大量的人口,進而限制人均所得的成長。然而,並不是全球的情形都完全符合馬爾薩斯論:自一五○○年起,生活水準的確有所提升,地理大發現的年代替大部分英國與荷蘭共和國的人民創造出持久的生活水準改善。要是少了技術方面的突破,這樣的榮景不可能出現。造船與航海技術的進步(例如三桅船與航海羅盤問世)促成了國際貿易的興起。然而,這類技術進展帶來熊彼得式成長的為數不多——反倒成了斯密型成長的助力。前工業社會的經濟成長也因此不只量的增長比較緩慢,質的方面也與我們認知中的現代經濟成長不同。 在我們的年代,成長大幅仰賴的因子包括技術的採用、就業的創造性破壞,以及進一步帶來創新的新型技術與知識。雖然前工業的世界顯然在某種程度上歷經過此種類型的成長,然而在形塑歐洲分歧的經濟道路上,熊彼得式成長僅扮演著次要的角色。因此,真正的謎題在於為什麼技術創造力(顯然不時就碰撞出耀眼火花)很少從基本層面改變經濟生活。

  人類史上多數時期的技術進展不像今日,有研發部門專門替特定的工程問題找出技術解答。從前技術發展的方式現在的情形相差甚遠,幾乎可說是毫無特定章法。當今科學家與工程師密切合作,將點子導向正確的應用,這種合作方式的重要性對我們而言幾乎是常識,在前工業時代卻十分罕見。始於伽利略的科學革命大力促進了這樣的互動,催生了日後的技術發展。大氣壓力的發現以蒸汽機的研發最為關鍵,蒸汽機最終取代水力,成為工業革命的引擎。然而,其他的工業革命技術也可能在缺乏科學進展的情況下被發明,進而廣為運用——為什麼卻沒有發生?

  這個問題大致上有兩種解釋。有的學者強調技術的供給受限,有的學者則指出需求有限。熊彼得認為任何技術若要被採用,一定得有某種需求存在。 馬爾薩斯也抱持著相同的觀點,他指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是發明之母。最崇高的人類心智活動中,有部分源自必須滿足身體的需求。」 我們一下子就能想到自工業革命以來,好幾個技術發展的例子符合這一派的觀點,包括美國政府希望搶在納粹德國之前研發出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塞維利(Thomas Savery)研發了蒸汽機,為的是解決英國煤礦坑的抽水問題;美國發明家惠特尼(Eli Whitney)率先提出可替換零件的概念,目的是「以正確有效的機器運轉取代工匠的技藝。工匠技藝少不了長期的實作與經驗,然而這個國家並未大量擁有這方面的能力。」

  究竟為什麼前工業的世界缺乏成長?與「需求會帶來刺激」的相關解釋大多都會強調,讓我們得以「以少做多」的省力技術僅在資本比勞力便宜的情況下,才會符合經濟利益,而在前工業的年代那樣的情形也許十分罕見。例如歷史學家李萊(Samuel Lilley)主張,古典文明的奴隸比機器便宜,因此少有研發與採用昂貴機器的誘因。 這種主張再進一步延伸,即就許多方面來看,奴隸其實就是前工業時代的機器人。在匈牙利,無酬的農奴替封建領主工作,他們被稱為「robotnik」,也就是現代的「robot」(機器人)這個字的詞源,這個字也在捷克作家卡恰佩克(Karel Čapek)一九二一年的著名戲劇《羅梭的萬能工人》(R.U.R.)中首度登場。 幾乎我們想得到的任何日常體力事務,奴隸都能做。此外,與今日所有的機器人技術相比,奴隸能做到的體力活仍遠遠勝過機器人。

第9章 中產階級沒落

  電腦時代不只象徵著勞動市場發生了轉變,也標誌著經濟學家以不同方式來看待技術進步。近日,經濟學家艾塞默魯與雷斯特雷珀主張,賦能與替代技術之間的競賽,最適合用來理解圖十呈現的工資趨勢。在賦能技術的世界,技術與教育之間的競賽,依舊能用來理解技術進步。新技術增強了部分勞工的能力,輔助他們執行新職責,在增加勞工生產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工資。兩相對照之下,替代技術的效果則相反,它造成部分勞工在執行工作時,手中技能過時,工資呈現下滑趨勢。

  一九六○年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主張「自動化」不過是一種時髦的說法,以前叫「機械化」。杜拉克同時用這兩個詞彙來代指機器取代人工。 前文討論過,在二十世紀前四分之三的歲月,替代技術的確讓部分勞工的技能再也沒有機會派上用場。燈夫、碼頭工人、電梯操作員等各種勞工的工作消失。即便如此,自動化的年代不能與機械化的年代混為一談。在杜拉克寫作的當下,所有的勞工工資皆上揚。電腦普及之前,機器的確無法自行運轉,需要操作員讓生產線不斷跑下去。半技術性的辦公室工作與藍領工作出現了爆炸性成長,就連被機器取代的人,眼前也有更五花八門的工作選項。工廠與辦公室機器都是賦能技術,除了提振勞工的生產力,勞工還得以帶著更多的工資回家。從這個角度來看,電腦革命不是二十世紀機械化的延續,而是反轉。由電腦控制的機器帶走的工作,恰恰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的大量機器操作員工作。勞工一度進入量產工業中工資還算不錯的工作,如今則面臨淘汰危機。   (文未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