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時代

發稿時間:2010/11/06
裝幀時代
裝幀時代
作者|李志銘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0/10/13

  現在書籍封面設計講究要能吸睛,但都透過電腦操作設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李志銘因著喜歡埋頭在二手書店翻閱尋找舊書,蒐集了許多資料,寫成《裝幀時代》,深入探討1950到1970年代的書封設計發展,把那個時代特有的書籍裝幀風貌完整呈現,讓讀者悠遊其中。

  書籍裝幀設計風格受到所處時代的印刷技術影響,設計者身分也有所轉換。現在的書籍設計主要由學設計的專業者擔任,1950到1970年代的設計者,有學美工的,或學電腦繪圖的,更有很多畫家、版畫家、雕塑家投入,以手繪方式設計書的封面,其中,楊英風、朱嘯秋、廖未林等後來都是赫赫有名的藝術家。

  這些藝術家以專長的藝術素材跨界設計,成就了那個時代才有的書籍設計風貌,奇妙的是,他們的作品經過時代遞嬗後,從今天來看,仍有許多掀動人心的設計。當時印刷不怎麼高明,內頁都不特別,與舊報紙的鉛字排版類似,設計的用心都展現在書封上,他們的書籍藝術設計也跨越時代的隔閡,感動現代讀者的心。

  作者寫了八位設計師,描述其設計風格,也敘述他們的生平。那個年代正是國民政府遷來台灣的初期二十年,有些設計師從大陸逃難來台,像廖未林歷經書香家世沒落,巧遇名作家巴金提攜,來台後常為瓊瑤小說設計封面與畫插圖。設計師不凡的人生經歷,使得舊書書封成為很有懷古價值的文化史材料,值得細細品味。

文章節錄

失落的間奏曲:看見手工圖繪時代台灣封面藝術家群相

  在這書籍裝幀日益講究的年代,一本內外質感俱佳的漂亮書籍,除了得歸功於先進的造紙印刷技術及設計專業配合外,某種程度甚且與讀者的美感經驗攸戚相關。站在藝術史教育的通識認知上,我們是否覺得一幅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曠世名畫要比一張封面設計來得重要許多? 至少,大多數人會為了看不懂(或沒看過)米勒的畫作(如「拾穗」)而擔心被指責「文化水平」不夠,卻鮮少對於書店裡氾濫庸俗的書籍封面感到任何遺憾或厭惡,亦不會以不識楊三郎、顏水龍、陳澄波、郭柏川等本土畫家為忤。

  撫今追昔,回顧中國一九三○年代魯迅、聞一多、豐子愷、葉靈鳳、巴金、蕭紅等文人出書,不僅只注重文字內容,更關切經由裝幀設計這道程序所呈現的整體書物面貌。為了達成以美學服務文學的出版理念,不惜耗費時間魚雁往返,透過不斷與印刷工人或設計者溝通,而更為相得益彰。昔日這股愛書習氣影響所至,「毛邊書」、「初版書」於是漸受作家讀者們青睞,遂使「愛書成癖」、「嗜書如狂」幾成了那年頭讀書人的本色。

  一九八○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舊書文物拍賣與書話寫作市場崛起,併同大陸以國家資源整合書籍生產工業接軌國際市場的強烈企圖,一股歷史氛圍醞釀而起,促使早期從事裝幀設計者紛紛以「藝術名家」之姿出土亮相。單舉個人作品集為例,一九八一年由上海魯迅紀念館發行《魯迅與書籍裝幀》首開風氣,編者蒐羅魯迅生前所有重要書籍封面設計稿,重新評價文學家魯迅畢生致力於裝幀藝術的美學成就。針對當年曾被歷史洪流所湮沒的眾多設計家,其後不斷有《曹辛之裝幀藝術》(一九八五,嶺南美術出版社)、《安今生裝幀藝術》(一九九○,遼寧教育出版社)、《章桂征書籍裝幀藝術》(一九九○,時代文藝出版社)、《邱陵的裝幀藝術》(二○○一,三聯書店)等著作問世,至於其他相關設計理論專書以及單篇論文數量之多,可謂族繁不及備載。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魯迅與書籍裝幀》收錄封面作品並非來自印刷成書本身,而是後人將當年魯迅親手繪製的封面樣稿,視同珍貴墨寶字畫,在畫紙上按圖依樣重新「臨摹」仿製而成。如是,我們理當抱持著用心去理解一幅繪畫名作的認真姿態,同樣來看待一本能讓讀者深感餘韻醉人的書籍裝幀經典。

  相較起中國大陸近年來特別珍視裝幀設計家的作品保存、資料彙編以及著書立等積極作為,恆常以文化創意產業為念的台灣出版界,步伐尚屬落後許多。至今(二○一○),我們不但自撰一部體例完備、資料簡明詳實的《台灣出版史》方面付之闕如,尤其面臨重建近代美術設計史斷層、發展本土書籍裝幀美學的扎根理念上,更為瞠乎其後。

  美術設計,作為一種涉及高度意識型態與宣傳功能的圖像技術,當權者若能建立一套精密完整的論述體系,便可有效掌握歷史文化的詮釋權。倘以學科領域劃分,台灣早期書籍設計的發展歷程,實可歸結於本土美術史之一門。

  早在日治期間,殖民統治者為斬斷台灣的漢文化血緣關係,代之以日式生活價值體系,便積極倡導新式教育,大量引進西方美術與表現形式,並仿效日本體制之官辦美展,由台灣教育會主辦「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

  作為台灣美術史與世界潮流接軌的重大里程碑,一九二七年,台灣畫壇三位年輕後起之秀林玉山、陳進、郭雪湖,以「台展三少年」之名同時入選參展,他(她)們一反中國傳統文人繪畫臨摹仿古之風、而代以本土寫生題材嶄露頭角,在台灣藝文界引起莫大震撼。身為台灣第一代本土畫家,「台展三少年」在繪畫技藝方面可謂各擅勝場,但一般評論者與藝術史家所甚少關注者,則是他(她)們同時也曾有過接受委託繪製書刊插畫與封面設計的個人經驗。

  封面設計,對於當時的畫家來說,可謂另一種形式的畫布表現。在那設計觀念尚未形成一門專業之前的手工圖繪時代,所謂擔綱美術設計者皆為專業畫家,包括了楊三郎、李石樵、陳澄波、陳春德、王白淵、林之助、金潤作、顏水龍、郭柏川等台灣畫壇前輩。「書籍設計」在日文裡統稱作「裝幀」,其下又細分「表紙」(封面)、「扉頁」、「插畫」等項目,乃為畫家們從事創作之外的餘暇排遣。即便如此,尺幅僅有方寸見寬的此類作品,一筆一繪卻也出自名家之手,雖小道亦有可觀焉。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