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煉成的

發稿時間:2010/11/06
孔子是如何煉成的
孔子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鮑鵬山
出版社|本事文化
出版日期|2010/10/06

  孔子言論思想影響華人世界兩千餘年,嚴肅的,把他看成「至聖先師」,尊敬的,稱他是「孔老夫子」。近年台海兩岸再度掀起孔子熱,中國學者作家鮑鵬山在電視「百家講堂」節目,把孔子說成是他那時代的怪人、開創者、改革者,獨特新穎的解讀,使收視率大幅提升,講稿彙整成書《孔子是如何煉成的》也大受歡迎。

  鮑鵬山認為孔子是開創老師角色的改革者。孔子之前,只有貴族受教育,孔子則教育所有想學的人,跟隨他周遊列國的七十二弟子,有貧有富,有聰明有平庸,有教無類成為後世的教育理想。但傳世的論語被闡釋成硬梆梆的真理,鮑鵬山把孔子各種意見放回其生平相對照,讓現代人知道,孔子之所以成為孔子,是有來歷的。

  依據鮑鵬山解讀,孔子教人守禮,但也會無法克制而失禮。孔子晚年約70歲時,兒子過世,他沒太大感覺,但弟子顏淵39歲過世時,他哭到無法克制,門生勸他,他還罵人。另一弟子顏回死時,父親顏路還在,建議孔子「把我兒子當你兒子下葬」,孔子先拒絕,後來仍照做後才說「非我也」,意思是「我做不出來,謝謝你們幫我做」,可見孔子的怪,但也顯示孔子是個真性情的人。

  其實,近代學院派學者錢穆在《孔子與論語》論著中,已經採用參照孔子生平見其觀點的研究方法;在有關孔子的通俗著作中,也算嚴謹的鮑鵬山沿用此法,則讓一般民眾見識到比較有趣、有個性,而不是只會說教的孔子。這本書為一般人帶來新觀點,讀者閱讀後,再看論語,可能會覺得孔子活靈活現地在對你講述呢!

文章節錄

《孔子是如何煉成的:從喪家狗到萬世師表》

喪家之犬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到鄭國去,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城東門口,一副失魂落魄、惶恐無地的樣子。

  子貢到處尋找老師,逢人就問。有一個人就告訴他說:「東門那裡站著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後頸像皋陶,肩膀像子產。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落魄得像個喪家狗。」

  這個鄭國人的口氣真是不可靠。唐堯也好,皋陶也好,大禹也好,又沒有寫真集傳下來,他如何便如此熟悉唐堯、皋陶和大禹的長相和身材?連三寸的差別都能看出來?說子產還有點可信,因為子產是鄭國人,去世也才三十多年,此人見過,也未可知。

  他為什麼要這樣陰陽怪氣地說話?很簡單,就是要拿孔子尋開心。

  可惜,他這番話對我們瞭解孔子的長相毫無幫助,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唐堯、皋陶、子產和大禹這四個人是什麼樣的,我估計子貢先生也不知道。

  但是,子貢還是判斷出:這個人所說的,就是他的老師孔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鄭國人最後一句「累累若喪家之狗」的比喻很傳神啊!

  子貢一聽,對啊,我的老師,就是這麼一副模樣啊!

  他趕緊趕往東門,遠遠地,就看到一個老頭──他個子高啊──在那裡東張西望、失魂落魄,子貢趕過去,師生相見,分外親熱。子貢問老師:「老師,你知道我怎麼找到您的嗎?」

  於是,把那些不可信的話全部告訴了孔子。那麼,孔子會如何反應?是生氣還是傷心?都不是,是開心!

  他對前面什麼類同古代聖人長相的說法表示謙虛不受,但對於「喪家之狗」的說法卻欣然受之,並連聲稱讚:「說得真像啊,真像啊。」(《史記.孔子世家》)

道德的棉襖

  莊子曾經說過一句非常好的話:「成也,毀也。」(《齊物論》)很多人,世俗的事業成功了,人卻失敗了。在他們不擇手段地追求世俗成功的過程中,他們丟掉了親情,丟掉了朋友,丟掉了人格,丟掉了道德──一句話,丟了人。他可能升了官、發了財,名有了、利有了,但人毀了,不再是一個道德上的好人,不就是一個人毀了嗎?相反,有些人世俗的事業也許並不成功,但是,他保持住了做人的本分。

  我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人生來講,道德就像我們身上穿的一件棉襖,而人生的歷程就相當於一片荊棘林,你穿著棉襖走進荊棘叢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的道德棉襖一定被剮得處處破綻,這就是人生的真相。

  所以當我們穿著道德的棉襖,走過人生之途之後,我們蓋棺論定的那一天,我想誰也不敢說,他自己是完璧之身,誰也不敢說他在道德上無可指責。

  那麼在人生的荊棘林中穿行的時候,你如果要想更快地成功、更大地成功、更有效率地成功,你一定是只顧往前走,結果就是什麼?結果就是你身上道德的棉襖千瘡百孔。

  而如果你想讓這個道德的棉襖,能夠保護得好一點,你一定會怎麼樣?走得小心一點,走得慢一點,甚至會處處感到困頓。

  所以,我們是想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快,還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保護我們的道德的棉襖上?這確實是一個兩難選擇。而這個選擇的結果,就劃分了小人和君子。

  道德有沒有好處?當然有,修煉道德雖不能讓我們成功,但卻能讓我們成仁,這不是道德最大的好處麼?

  所以,孔子說:「小人窮斯濫矣!」

  什麼叫濫?河水氾濫,河水本來在河床中走,現在氾濫了,沒有規矩了,沒有方向了,沒有目標了。所以你說道德有沒有好處呢?有好處。道德的好處不是有助於我們成功,道德的好處是可以阻止我們的墮落,這就是道德的好處。

  君子固窮,小人斯濫。在這種對比中,我們發現,一個人有沒有道德,有沒有道德的意識,有沒有道德的約束,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