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拼圖

發稿時間:2010/11/13
心智拼圖
心智拼圖
作者|米麗安˙波林-費茲傑羅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11/01

  過去人們認為腦神經細胞死掉不能再生,但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不但可以治癒和成長,還能改變自己。《心智拼圖》這本書介紹腦科學最新發展,利用新的強有力的腦造影工具,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正子斷層掃描(PET)等,讓我們看到心智的器官如何運作,也是第一本從日常生活的例子探討腦與行為關係的書。

  作者米麗安‧波林-費茲傑羅畢業於美國史華茲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物理系,拿過麻省理工學院(MIT)Ida Green獎,十幾年來致力傳遞科學新知,在這本書中,提供很多新的腦造影圖片,讓讀者看到大腦一些腦葉如何工作,為大腦解開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例如,植物人由於外表沒有可見度的反應,過去被認為內在也是一樣沉靜,現在用fMRI去看大腦時,才發現植物人的內心世界跟常人一樣。書中第一章的實例非常令人震撼,曾有醫生當著植物人的面,與他的家人討論是否拔管終結他的生命,但透過腦造影,顯示植物人其實聽得見身旁的人在講些什麼。

  這本書寫得很淺,但討論得很深,尤其討論什麼叫幸福?大腦什麼地方活化了你就感到幸福?為什麼會有慢性疼痛,醫生都找不到痛源,這個痛會在你的腦裡嗎?還有,過去大家想知道而無法知道的情慾道德在大腦的哪裡?人性本善嗎?哲學家爭辯了兩千年的「我」究竟在大腦的哪裡?都是人們有興趣的話題,深入淺出,適合所有人閱讀。

文章節錄

《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根據他們的說法,即使我們是清醒的、有意識的,我們還是可能做出非意識的行為來。焦慮或恐懼、憤怒或沮喪,甚至極度的壓力,都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是情緒的奴隸,它對我們的奴役比我們的老闆還厲害。

  大部分的人將情緒緊密的結合到個人認同上,這讓事情變得更糟。當我們正在處理痛苦或毀滅性的情緒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就是我們的情緒,別人也是他們的情緒,大家都陷在相當僵化的情緒認同中,不全然是陽光和玫瑰的情緒中。「他很火爆」,我們聽到人們這麼說;「她很負面」,好像人的脾氣就像她有粟色眼睛、高顴骨、白皮膚那樣變成她個人的特徵。直到最近,情緒的科學看法還是認為我們的氣質是青春期後期決定的,而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定了就是定了,不能更改。

  但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神經科學家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這位情緒神經影像的先驅可不這麼認為。「情緒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可以改變的。」他說。他也看到了關於大腦可塑性的新知識可以改變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以及著眼於預防疾病發生的教育系統。

  戴維森說:「我所謂的大腦可塑性,是大腦這個器官本來就是建構來對外界經驗做反應的。在過去的十年裡,神經科學最大的發現就是神經的可塑性,比起你的心臟、你的腎臟、你的肝臟,大腦更是天生要對經驗做反應而形成改變的。也因為這個神經的可塑性,我們才可以學習。」

  是什麼使大腦有這種驚人的能力去因應經驗而改變?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精神科教授西格(Daniel Siegel)說:「我們現在知道神經元的發射可以改變神經的連接,而經驗使得神經元發射。」沒有人會否認我們的認知和情緒是受到基因和早期經驗的影響,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我們的情緒生活不一定是受限於我們的基因,所有的童年創傷也不是完全不可逆轉。「情緒跟事實不同,」戴維森解釋道:「只要知道情緒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就可以重新界定它們,讓不好的情緒遠走。」

  戴維森和神經科學、精神醫學和心理學領域的學者開始證實大腦對情緒壓力的反應有很大的可塑性,可以改變它本來對情緒的反應,從而減少心理壓力對身體的傷害。腦造影圖顯示親密溫馨的人際關係可以緩衝大腦對恐懼的感覺,而自己能掌控情境的預期可以減低身體的疼痛感。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認知治療法可以改變我們對沮喪、憤怒和恐懼的想法,使它不致變成破壞性思想;也讓我們重新面對古老的問題:氣質是天生的,還是人真的可以改變?

  這個答案越來越傾向於肯定,是的,我們可以改變,只要給予時間、努力和決心。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