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可是的人生

發稿時間:2010/11/20
拒絕可是的人生
拒絕可是的人生
作者|西恩.史帝文森
譯者|卓易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0/01/01

  「我很想找時間運動,可是實在太忙」,「我想約那個女子,可是萬一她拒絕怎麼辦?」「我想戒菸,可是……」,許多「可是」的藉口,阻礙著人們改變與進步。美國人西恩‧史帝文森是我們俗稱「玻璃娃娃」的「先天性骨骼不全症」患者,看了他寫的《拒絕可是的人生》,可以激勵讀者,原來拿到一手爛牌,也可以打得很好。

  作者因為天生的基因缺陷,飽受骨折的痛苦,打個噴嚏都可能肋骨碎裂;身高也受到限制,他只長到九十一公分高,腿不能承載他身體的重量,必須要坐輪椅。不過,他很幸運擁有觀念完全正確的好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非常樂觀積極。

  有一次,他每年最期盼的萬聖節終於來到,他又可以變裝上街而不會被別人瞪著看,但臨出門前,他的腳踢到門而大腿骨折,無法出門。他非常失望,在地上大哭,母親對他說:「得了這個病,痛苦是必然的,但要不要受苦卻是你自己可以選擇的」,從那天起,他不再抱怨與憤怒,開始面對自己的人生。

  他上了大學,念了研究所,做了諮商輔導老師,有了成功的人生。他說,因為生理條件,有許多事他無法做,包括無法跑、無法站,但他花力氣找出他能做的,排除「可是」的藉口,也用他能做的事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很棒的人生。這本書可說是一本很好的生命教育讀物,教你拒絕「可是」的人生。

文章節錄

第一課:建立連結

  那位巴士司機大約五十五歲,禿頭還過胖,帶著憂傷又甜美的笑容:「叫我波士頓比爾。」我坐上巴士時他這麼說。

  大約是晚上十點鐘剛過,我和家人已精疲力竭。要搭回家的班機因天候不佳取消,雖然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在機場排補位,但運氣不佳,唯一的選擇是留在波士頓過夜。不消說,我們爬上比爾的旅館接駁巴士時狼狽不堪,更慘的是,小巴士沒有適合輪椅進出的設備,所以我必須坐在比爾旁邊的前座位置上,用皮帶把自己繫牢在兒童椅裡。我是個非常疲倦的十歲小孩,一心只想睡覺,但比爾看來滿親切的,我把壞日子甩掉,拿出所有的好精神。

  從機場到旅館,整段路我們都在聊天,我一直和比爾開玩笑,問他無數個問題。時間過得飛快,到了旅館,我跟他說再見,祝他一切如意。

  已經很晚了,但我們一家人都餓著肚子,於是走向旅館餐廳希望快快吃頓晚餐。一走進去,餐館正在打烊,但女服務生很同情我們,我想我們看來大概像一群不容易打發的餓死鬼。餐點一送上來,我就埋頭大嚼。

  吃掉了一大半大蒜番茄義大利麵時,我抬起頭看見比爾直直走過來。他現在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種人們在大哭之前會有的表情。

  「請別介意我打斷你們晚餐,」他對我父母說:「我必須和你分享一些事。」他把手輕放在我的頭上。

  「我最近正處於人生低潮,」他繼續說:「我太太離開了,孩子們不跟我說話,我也喝了太多酒。我做過治療和諮商,但完全不見效。在這小傢伙爬上巴士前,我正認真考慮今晚要自殺。」那一刻,大家全放下餐具屏息聆聽。

  「在這麼短的路程中,你的兒子對我做的,勝過所有治療。見到這個孩子,看到他雖然要處理所有麻煩卻仍如此快樂,這為我的人生帶來期待。現在我有了希望,我只是想謝謝你們。」

  他靜靜的哭了起來,輕吻我的頭頂,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走開。媽媽、爸爸、海蒂和我沉默的坐著,好像目擊了某種奇蹟。我迷惑了。

  我心想,我做了什麼?我只是坐在巴士上問了一些跟他有關的問題,還開他玩笑。我只是做個親切有禮貌的人而已,可沒有冒著生命危險衝進著火的房子拯救他或什麼的。

  這段經歷像個謎一樣跟著我好些年。二十出頭時,有一天,我在一場研討會聽知名的專業講師演講。他正在分享很棒的訊息,而且明顯看得出來很聰明。但同樣明顯的是,現場聽眾東張西望、坐立難安、百無聊賴,我身旁的女士沉沉睡著了。顯然大家根本沒辦法注意聽講。我知道他在傳達很有價值的訊息,但是為什麼沒人覺得該認真聽呢?

  突然,我明白了!他缺乏一個要素,這個要素的存在可使人們觸動、提振情感,覺得和他人可以安然共處,這個要素就是建立連結的能力。我理解到一個石破天驚的區別:溝通只是訊息的交換,連結卻是人性的交換。

  就在當下,我回想起和波士頓比爾的巴士共乘之旅。現在看來再清楚不過了,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對我來說只是一場談話,卻改變了比爾的人生。當時我注意傾聽他說話,對他開玩笑製造了樂趣,我和他建立了很深的連結感,在他這些年來的「溝通」中,很明顯從不曾有人與他建立那種連結感。

  如今,置身於聽眾之間,我知道這場演講完蛋了。每個人站起來,靜靜離開會場,臉上沒有一絲快樂或和煦的痕跡,這種沒有連結的溝通確實搾乾了他們的精力!

  從這一刻起,我決定去探索、去發現連結的體驗到底是什麼。一路走來,我學習到我們可以對他人和自己道盡一切,卻依然無處可去。真實的連結行動不只是跟別人,也是跟自己聯繫,這是擺脫可是的第一步。

  記得,我們一直同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