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我們的未來

發稿時間:2021/11/19
拿回我們的未來
拿回我們的未來
作者|娜歐蜜.克萊恩, 麗貝卡‧斯蒂夫
譯者|區立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16

  「即便全球關注焦點都已轉移到COVID-19身上,氣候變遷的浩劫也不會因此停下!」確診數字、死亡人口、疫苗覆蓋率與施打速度,如今人們只想知道關於疫情的一切,卻忽略地球的溫度仍在持續增長——面對氣候變遷的浩劫,我們該如何改變一切?

  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在於:年輕世代的崛起。年輕人不僅是這場運動的一部分,更應該成為氣候運動的領導者而我們該做的是提供他們加入戰鬥需要的知識、工具,來保護和重塑這顆未來屬於年輕世代的星球。

文章節錄

  他們像流水般從學校湧出,情緒高昂。細小的人流從小街流入大道,在那裡與其他兒童與青少年的洪流混在一起。呼口號、聊天,穿著從清爽的校服到豹紋緊身褲的各種衣服,孩子們在世界各地數十個城市裡形成了洶湧的潮流。他們的遊行隊伍達到數百人、數千人以及數萬人之譜。

  商務人士從辦公室的窗戶往下注視,訝異這許多孩子不上學是在做什麼?商店的顧客對街頭的高昂情緒感到困惑?遊行者高舉的牌子回答了這些問題:

紐約市的一萬名年輕遊行者中,有一個女孩舉著她的畫作,上面畫著大黃蜂、鮮花與叢林裡的動物。畫面非常豐富,上面的文字卻很嚴厲:在過去五十年中,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昆蟲因為氣候變遷而滅亡,百分之六十的動物已經消失。在這幅圖的中心,她畫了一個沙子已經漏完的沙漏。

  那一天,二○一九年三月,就是第一次全球氣候大罷課。

一名瑞典少女

  二○一九年三月的氣候大罷課讓全世界看到一場規模龐大的青少年運動,且運動仍在發展之中。這場運動很大程度上是從瑞典斯德哥爾摩一位十五歲的女孩開始的。

  格蕾塔・童貝里(Greta Thunberg)八歲時開始研究氣候變遷。她在報導冰河融化與物種消失的紀錄片中瞭解到,燃燒煤、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會排放或釋出溫室氣體到大氣中,而這些氣體會加劇氣候變遷。發電廠、家戶與工廠的煙囪、汽車與飛機全都會排放溫室氣體到空氣裡。

  格蕾塔也瞭解到,以肉類為基礎的飲食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因為飼養大量牲畜──尤其是牛的養殖──就意味著人們必須砍伐大量森林來開闢牧場。這種森林砍伐使樹木減少,而樹木會吸收有害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把它從大氣中移除。此外,牛與牠的糞便會給大氣添加另外一種溫室氣體──甲烷。

  格蕾塔漸漸長大,也學到更多東西,她開始專注於科學家對地球未來的預測:如果我們不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地球到二○四○年、二○六○年以及二○八○年,各會是什麼樣子。她想著,這對她自己的人生將意味著什麼──她將不得不承受許多災難,許多動物與植物將永遠從世界上消失,且如果她決定為人父母,她自己的小孩將面臨多少艱辛。

  但是她也瞭解到,氣候科學家最悲觀的預測並不是註定不變的,如果現在大膽採取行動,人類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確保安全的未來。我們仍然可以拯救一些冰河,也可以保護許多島國不被海水吞噬。我們或許可以使大規模的糧食短缺與無法忍受的高溫免於發生,使數百萬甚至數十億人無需逃離家園。

  格蕾塔很訝異,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在談論如何預防氣候災難?為什麼各國,比如她的國家,沒有採取大動作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個世界著火了,但是格蕾塔往四處看去,人們仍在過著他們的生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新車和新衣服,好像那些問題不存在。

  大約十一歲的時候,格蕾塔陷入了嚴重的抑鬱。她無法擺脫抑鬱症的一個原因是,格蕾塔有一種自閉症,這使她極度專注於讓她感到興趣的主題。因此,當格蕾塔把她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在氣候崩潰時,她看到也感受到這場危機全部的意涵。她再也無法把注意力轉向別處,為這個星球感到的恐懼與悲傷使她無法負荷。抑鬱症並不單純,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但是格蕾塔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掌握權力的人對氣候變遷的危機沒採取多少行動,他們難道不覺得害怕與生氣嗎?

  她後來從抑鬱症中走出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她找到方法,去平衡她所瞭解的造成氣候危機的原因以及她與家人的生活方式,兩者間不要再有令她難以忍受的落差。她說服她的父母停止吃肉、停止搭飛機。不過,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改變是,她找到方法來告訴世界上所有其他人,停止假裝一切都沒問題的時候到了。如果她希望重量級的政治家把對抗氣候變遷的工作視為緊急要務,她認為,那她自己的生活也必須表達出這種緊急狀態。

  所以在二○一八年八月,十五歲的格蕾塔開學時沒有去上課。相反地,她去了瑞典的政府中心,坐在門外,手上拿著一個自己做的標語,上面寫著氣候大罷課(SCHOOL STRIKE FOR CLIMATE)。她每個星期五都在那裡度過,穿著二手店買的套頭衫,紮著淺棕色的辮子。這個單人行動就是「未來星期五」(Fridays for Future)運動的開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