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島的43種旅行

發稿時間:2010/12/25
一座島的43種旅行
一座島的43種旅行
作者|王玉萍、王義智、林佳穎、林柏秀、吳宛霖、徐庭瑤、陳則秀、陳亞平、黃啟瑞、蘇素敏、劉崇鳳、劉維茵
出版社|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出版日期|2010/12/01

  台灣這塊大地是一本有深度的好書,過去卻沒有被好好閱讀。教育部推動走讀台灣政策已多年,行政院青輔會跟著開辦「青年壯遊台灣─尋找自己的感動地圖」活動,鼓勵青年以多元方式認識鄉土,並將前兩屆入選四十三組青年的壯遊經驗集結成書《一座島的43種旅行:青年壯遊台灣的感動地圖》,希望帶動更多青年參與。

  書中記錄四十三組青年如何規劃壯遊台灣的行程,和旅程中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並分成「冒險自然」、「尋找生活」、「記錄文化」、「學習分享」四類。有人向有機小農取經;更有人用機車環島欣賞台灣溪流之美,追尋三百年前郁永河從台南遊到淡水的足跡。本書閱讀起來處處驚喜,搭配精心手繪的四十三幅地圖,讀來更有興味。

  不過,旅遊發現感動很容易,年輕人划獨木舟看台灣海岸線,拜訪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郵差,看到蘭嶼傳統手工藝串珠,都可能被感動,但感動之後呢?如果有人破壞海岸線、原住民部落被拆遷且文化被冒犯,是否會站出來發出正義之聲?還是裝聾作啞?感動之後的深刻反省,會更令人期待,如果年輕人都開始反思,對於本土意識的文化力量,將有無與倫比的回饋。

  這本書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作為官方出版品,卻委託民間的O' rip生活旅人工作室企劃製作,吸取了民間團體的活力,使整本書的編排設計活潑不八股,是少見的緣於官方活動卻形塑出活潑有質感的一般出版品,也讓人很想趕快翻開書頁,跟著年輕人去閱讀美麗的台灣。

文章節錄

《一座島的43種旅行:青年壯遊台灣的感動地圖》

怡真的蘭嶼行─這個島教我的事(採訪/陳則秀)

  很多人問怡真,是不是串珠這個手藝要消失了,所以才進去部落裡研究。「不是的啊,為什麼要等到消失了,才要研究呢?手串珠可以閱讀出這個民族和手工製作,媽媽們在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幫這個民族記錄了那天發生的事,它是有民族時間感的。」

  要怎麼為蘭嶼島上純樸的民族,為他們美麗的手作串珠說故事呢?

  大學念工業設計,怡真形容「是國外的技術,資本主義下的工業設計」,可以感覺到她對於工設要求的精準比例與量產,似乎有部分的質疑。

  「其實是,我覺得當民族手工面臨到這個潮流,它是躲不過的,但外界很容易用資本主義的眼光,去解讀他們在做的這個東西。」

  所以怡真帶著最單純的心到了蘭嶼,就是想搞懂,島上媽媽們在做的串珠,最根本的不同到底在哪?應該如何被看待?經過了好長時間的摸索,她才發現——「媽媽們利用每天工作的縫隙,將當下發生的小事情,利用編進珠子裡,曬衣服的時候,補飛魚的時候,下雨的時候,一條串珠可能一邊有下過雨後的彩虹,另一邊是一條魚,每條手鍊對媽媽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在島上記錄的過程中,一開始幾乎天天都不順利,她很明顯感受到,自己被當成外人看待。「有個朗島的媽媽,會很直接要我買她的串珠,她覺得我一直問她問題,她也都解釋了,我卻不買,是件不合理的事。」

  可是有天傍晚,朗島的媽媽從田裡回來,正好看見怡真背著大包小包要回家,這位媽媽突然變得友善親切,主動說要帶怡真找她在另一個村落的姊姊,手工更巧。「她一開始跟我互動的時候,把我當成遊客,不過這次,她變成媽媽的角色,把我當成在外地的小孩,我們一起坐在教堂外聊天。」月光亮晃晃照在地面,朗島媽媽說,看到怡真走過來,想起她在台灣讀書的女兒,個子同樣小小的,每次回來的時候也是大包小包。

  我想起自己看過的一段話:達賴喇嘛說,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不友善,表示還不夠了解他。

  因為蘭嶼,怡真被教會什麼叫做「自然」以及「萬物皆有靈」。「剛到蘭嶼的時候,還不會估島上黑暗的時間,總是一不小心就錯過日落,騎摩托車回部落的路上,完全沒有任何路燈,海邊風浪很大,我很明顯感受到那股巨大而陌生的力量,海浪和山壁,和島上所有動植物,是不認識我的,只有村子裡面的人認識,我才知道什麼叫做『外來』,那是一種生物性的直覺。」

  這次旅行中,因為驚擾了夜靈,怡真才回到住所就發燒,「那天晚上下雨,月光很少,山很黑,回到家的時候很不舒服,那一家的主人很明顯看出,有東西跟著我這個陌生人回家了,可能是因為好奇的關係。」昏迷之際,怡真聽到主人對房子喃喃自語:「我都把你(房子)蓋好了,你怎麼還讓它們進來~」

  房子主人灑了鹽,怡真還是痛苦而不安地躺著,她知道那不是生病,恍惚之中,聽見村子牧師以母語禱告的聲音,奇蹟似地給了她安定的力量,第二天醒來,就覺得自己全好了。「在那次生病之後,我覺得好像被允許了某些事,原本找手作的媽媽們像是硬碰硬,可是突然間,找人的過程變得順利。這件事很直接地影響我,達悟族在這塊土地上很久很久了,這個民族的力量,已經累積到一種程度,那天的黑暗,好像也引發了我的動物直覺,我開始可以理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覺得黑暗也是一種安全感。」

  剛回到台灣的時候,怡真有段時間是不適應的,她感受不到從白天變成夜晚的過程,感受不到月光,以及在都市中沒有黑暗這件事情,似乎又失去了生物的時間感,「在蘭嶼的生活經驗,提醒我很多事情,因為有那一段旅行,才學會真正的生活。」

  言談之間,從聽見怡真懷著堅定出發,重返蘭嶼,再到充滿挫折,最後已然融入當地生活的壯遊經歷,我看見人如何向環境學會謙遜的力量。世界太大,而人類太小,旅行帶我們邁向未知,為的是讓我們在不安裡,回歸尊重與感受的態度,體悟古老而嶄新的道理。這時候很小的「我」,並不會讓人煩躁憂慮,因為「我」已經被乾淨地收納起來,轉為生活的營養成分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