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

發稿時間:2011/01/15
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
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
作者|雷貝嘉.索爾尼
譯者|刁筱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0/12/19

  在一切講求快速與效率的現代社會中,飛機、汽車與大眾捷運系統是人們相當倚賴的交通工具,奇怪的是,也有愈來愈多喜歡「慢活」的族群熱衷於走路,主要因為其健身養生的附加價值。《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是一部系統化探討走路的書寫,讀者將會驚訝,走路對文史哲宗教竟有許多的啟發。

  作者雷貝嘉‧索爾尼是美國作家,很喜歡走路,並在行走中發現與思考。本書從文學作品的觀察、人在大自然中走路的體驗、都市裡的漫遊等三個角度,追蹤探討「走路」的各面向。

  書中指出,許多作家與詩人都喜歡步行,並在散步中觀察、思考,最後完成絕佳的文學作品,例如珍‧奧斯汀、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等。步行中,可看到人與自然互動的足跡,包括政治力介入管制高山,讓漫遊者不能隨意進入山區步行,還有一場又一場人類侵入自然的土地戰爭在上演;另外,各大都市裡從白天市場到入夜小巷的漫遊,也都頗有可觀之處。

  從1930年代起,走路一直是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關心的人類行為之一,尤其交通愈發達,步行這件事就愈被視為一種自由、孤獨、不與世起舞的姿態,唐高僧玄奘走路西遊取經已是夙昔的典型。雖然步行逐漸成為風尚,不過大多數人對於平常的步行很少去想它的本質,閱讀此書,讀者或許會從此喜歡上步行呢!

文章節錄

  這種由小徑與道路輾轉串聯而成、大約六哩長的山徑,是我十年前一個困頓的年分開始跋涉,以化解當時內心的苦惱。此後,我不斷回到這條途徑以消除工作上的疲勞,或尋求工作所需的靈感。身處一個生產導向的文化中,一般人總認為思考就是無所事事,而無所事事是很困難的,最好的辦法是假裝有事。而最接近無所事事的行為就是走路。走路本身是一種有意志的行為,和呼吸、心跳等無意志力的身體韻律最為接近,可以在工作與懶散、存在與作為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它是一種生理的勞動,但可以生產出思想、經驗與領悟。在行走多年以解決其他問題之後,比照梭羅的邏輯,我追本溯源,來到自家附近思索有關行走的意義,也是理所當然的。

  就理想而言,走路是一種將心理、生理與世界鎔鑄於一爐的狀態,彷彿三者終於有了對話的機會,亦彷彿三個音符突然結合成一個和絃。走路使我們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與世界中,而不致被身體與世界弄得疲於奔命。走路使我們可以自己思考,而不至於全然迷失於思緒中。我不確定我此行是否正好碰上此處山岬所盛開的羽扇豆,不過小徑兩旁的陰暗處盛開著milkmaids,使我想起我幼時的山麓,每年春季第一種盛開的白色花朵。黑蝴蝶在周遭拍翅,隨著海風與翅膀在空中翻飛,令我想起昔日另一生命片段。雙腳的移動似乎有助於在時間中的移動,心緒也逐漸由手邊的計畫轉移到回憶和觀想。

  行走的步調激發思想的韻律,行經的景觀也會反映或激發思緒的內容。這種內外掩映創造出一種奇特的調和,顯示人的心靈也是某種景觀,而走路正是觀賞該景觀的一種方式。一個新意念經常映出某處景觀的某種特色;如此一來,行走的歷史和思想的歷史有其相輔相成的一面,便獲得了印證;思想活動無法追蹤,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確是不辯自明的。走路也可以想像成一種視覺的活動,每走一趟都是一段觀光旅遊,可以盡情觀賞與思考周邊景物,將新的資訊內化為已知的訊息。也許這便是走路對思想家獨具功效的道理所在吧!這種由行旅間所蓄積的驚喜、解放與澄清,得自於居家四周的散步,也得自於環遊世界,無論路程的遠近都有同樣的功能。或許走路應名之為行動,而非行旅,因為一個人可以繞著圈子打轉,或黏在椅子上環遊世界。不過有種漫遊僅能藉身體的行動才能獲得滿足,而非車船或飛機的行動。而能激發心靈活動者,似乎即限於這種漫遊,以及由漫遊中所觀賞的景物。這才是使得行難以界定與內涵豐富的根本所在:它不但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一段旅程,也是目的地。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