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

發稿時間:2009/11/07
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
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
作者|馬丁•沃夫(Martin Wolf)
譯者|林茂昌
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
出版日期|2009/10/05

  馬丁•沃夫是《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987年至1996年的首席經濟學家,且一直擔任首席經濟評論員至今;在金融風暴發生後,他以獨特的全球化觀點來分析背後的原因,並提出未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方向。

  本書將金融風暴的根本問題來龍去脈講得非常完整,馬丁•沃夫認為此風暴波及到全世界是因為瘋狂全球化的後果。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大企業展開全球分工,在墨西哥、古巴、俄羅斯、印度或中國等地製造,再輸入美國等先進大國,增加開發中國家的外匯存底,但消費國將大量負債,造成全球金融上的失衡。

  目前在獲得20個工業化國家組成的G20的支援下,世界銀行集團正在著力解決發展中國家貿易融資減少的問題。馬丁.沃夫對此提出建言,他認為考量各國差距,可縮減為「G15」,並提供發展中國家技術協助,在監督、協調和危機管理上加以改革。

  閱讀本書我們獲得了經濟大師的智慧與遠見,面對金融危機能更樂觀也更宏觀。

文章節錄

我要講一個全球金融的故事

  有太多關於恐慌與狂熱的文章,遠超過我們所能追隨或設想的。但有件事可以確定,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會有一堆愚蠢的人握有一堆愚蠢的錢……有時……這些人的錢(我們稱為一個國家的盲目資本)數量龐大且蠢蠢欲動;它要找個人來吞噬,於是出現了「資金過剩」;它找到了某人,於是出現了「投機」;它把某人吃掉了,於是出現了「恐慌」。

華德.白芝浩(Walter Bagehot)

  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一年,我在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讀經濟學,後來又到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唸研究所。對當時的人來說,金融風暴時代的再臨,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把我父母那輩人給嚇壞了。對我父親而言,那場經濟災難雖然恐怖,但政治衝擊卻更加嚴重。他是猶太劇作家,一直住在維也納,直到第三帝國(the Third Reich)的威脅迫在眉睫,才在一九三七年遷到英國。一九三○年代初期,德國出現失業問題,四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去工作,促成希特勒的上台。二戰之後,西歐幾乎每一個人的反應都是絕對不要再來一次,結果就是我童年時所看到的管制型資本主義(managed capitalism)。

  金融危機並未在一九五○年代和一九六○年代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出現,當時的西歐和日本經濟表現特別出色。自一九三○年代起,資本市場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受到約束。大多數包括英國在內的國家,對外匯交易的資本帳和經常帳都實施嚴格的管制。在哈洛.威爾遜(Harold Wilson)的工黨政府之下,曾一度不准人民攜帶超過五十英鎊出國旅遊。政府不只管制外匯交易,還限制國內金融:銀行和抵押融資提供者(在英國稱為「建築融資合作社」〔building societies〕;在美國稱為「儲貸機構」〔savings and loans〕或儲蓄機構〔thrifts〕)等企業和家庭資金的主要供應者。

  這些機構的活動受到嚴密的管制,即使是相對上市場較為自由的美國,也對利率訂立上限,英國則直接管制授信的成長。很少人能想像,金融危機會再度爆發。就像倫敦十九世紀所爆發的霍亂,或十七世紀的大瘟疫一樣,金融危機被視為歷史上的事件而已。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