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發稿時間:2011/01/22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作者|陳俊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1/01/10

台灣相當重要的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最近出版新書《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自傳式散文,從男同志的視角去描寫他成長的過程與後來出櫃的心情,有些讀者會覺得驚世駭俗,其實是坦誠的告白,其中有更大的篇幅針對他的爸爸、媽媽與親人之間的親情描述,深刻感人,不論讀者是不是同志,都一樣會被感動。

作者的父親是攝影師,台灣本土第一家從事彩色照片沖印的爵士彩色照相館創辦人,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為很多明星拍照,建立攝影王國,連鎖店最多時開了七家,後來父親迷戀酒家女,以致債台高築,照相館都賣掉,並且離婚。母親將四個子女寄養在娘家,飛往美國紐約做工廠女工,賺美金寄回台灣養育孩子。

從父親白手起家登上事業高峰,又迅速墜落的過程,雖只是作者家族戲劇化的起落,卻也點出台灣五、六○年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面向,很多人移民海外,全家人四處離散漂泊。母親與幾個阿姨、舅舅陸續移民美國的辛酸,透露出異鄉遊子不停尋找落腳的地方,在沒有安穩的家之前,都似無根的浮萍般漂泊不定。

作者也寫如何發現自己有同志傾向,並為自己的情感和情慾找到認同,進而勇敢出櫃的經過,後來妹妹還搶了他的「男朋友」,簡直像是一齣通俗肥皂劇,卻在他家真實的上演,透過他的筆下化為真實大膽的情感吐露。至於他與父母、姊姊、阿姨等家人間五味雜陳的親情描述,既赤裸又感人,很多家庭不易寫出的陰暗面,他忠實寫了出來,是尖銳的剖析,也是心靈的洗滌,讀來感人至深。

文章節錄

媽媽的褐石公寓

三十年來,我一次又一次在航空信封上寫著,

48-03, 108 Ave, Elmhurt, Queens, NY 11373, USA

比我在台北任何暫時的地址更記得牢,

那是媽媽皇后區的老公寓。

我三十年來到達不了的地方。

外婆的所有兒女們約莫都是在三十多年前移民紐約的,也就是,阿姨和舅舅們的九個家庭浩浩蕩蕩地「搬家」,我是說,搬了一個國家。

每次在皇后區的家族聚會中,我總是口拙而尷尬。ABC表妹們看王穎的《喜福會》真的哭濕了八條手帕。她們的英文又溜又快,可又保留了諸多華人特色。外婆九十高齡過世,身穿大紅壽衣躺在棺木裡,臉色紅潤像生前一樣福泰,阿姨舅舅們一圈一圈地繞著棺木,在美國生活了三十年的她們,一直以外婆為維繫家族團聚的重心。

九個家庭一個有一個的移民經。阿姨,姨丈,舅舅,舅媽,加起來十六個人,民國六十年代一到紐約,反正男的大概先到大姨丈開的中國餐館洗碗打雜,女的不是洗衣店,車衣場,就是餐廳女侍。大姨丈很兇的,大舅舅手上現在都還有被油鏟狠狠敲打的疤。六姨丈則思鄉情濃,早期紐約很難看到中國人。他一到星期天,就一定千里迢迢從皇后區搭地鐵到曼哈頓城裡,要到Chinatown去看中國人。

然後,大概二十年前,所有的阿姨,姨丈,舅舅,舅媽,包括我的媽媽和妹妹,因為在Chinatown世界書局,無意中買到一本手寫影印的「美國郵局考試密笈」,全家人死背活背,每個人都考一百分,全都考進了郵局。她們一致認為,「這是全美國最好的工作!」

經過三十多年的打拼,每個家庭現在都好過了,經濟安穩,有車有房,表弟表妹們都是長春藤名校畢業。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每個家庭準備一道菜potluck聚餐,一整個餐桌豐盛極了,交換禮物鬧聲隆隆。妹妹和弟弟一直不喜歡這樣熱鬧滾滾的家族聚會,因為他們倆小時候借住紐約上州五阿姨家,寄人籬下,很有些陰影。

我從來一直在台灣自己孤單長大,在這樣的台美家族聚會中更是個冷靜的觀察者。我感覺,和同輩比起來,弟弟和妹妹不算是適應良好的第二代移民。在美國主流社會中沒有位置,回台灣闖蕩又不見成績,終究回到紐約,過著不上不下的人生。

表弟表妹們個個長春藤名校畢業,NYU史丹佛哥倫比亞,順著美國穩定的階級潛規則,按部就班進大公司,薪資福利樣樣不差,交換禮物總是Gucci、LV和Tiffany。不像一輩子節儉的媽媽,總是趁著季末大折扣,排隊搶購出清的GAP或Old Navy,在街角的九毛九雜貨店買廉價包裝紙,郵局夜班下班後,戴起老花眼鏡,一包一包用簽字筆寫上給各家小孩的禮物。在下雪的聖誕夜,手牽著妹妹的小女兒Ellen,隨意燉了一鍋牛肉,急匆匆趕往阿姨家的聚會。而妹妹上了中學的兒子Jordan,開始懂得這樣階級的差異,跑來我耳邊抱怨,「大舅舅,等下各家交換禮物的時候,你負責送阿嬤的禮物喔!好丟臉喔,我不敢送啦!他們都送好貴的禮物給我和妹妹,然後阿嬤每年都買好便宜的東西!」

我是台灣偶然造訪的家族客人,我不在乎暫時的丟臉。我幫媽媽分送她寒酸的禮物,將每家阿姨表妹送給Jordan和Ellen堆積如山的昂貴禮物好好收起來。我知道媽媽沒時間體會丟臉的滋味。弟弟跟妹妹根本不肯來參加這樣的家族社交,媽媽一個人,又要照顧兩個孫子,還要應付那麼多瑣事。媽媽甚至在餐桌上累到打盹,阿姨們紛紛取笑,「俊志,你媽媽最好命了,再怎麼吵都能睡著。我們一起在郵局做工啊,她中間十五分鐘break都能在廁所睡著!後來你老媽多天才啊,進廁所隨身帶一個小鬧鐘耶!」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