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娘子上涼山

發稿時間:2011/04/23
台灣娘子上涼山
台灣娘子上涼山
作者|張平宜/文字、林國彰/攝影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12/29

  《台灣娘子上涼山》一書是台灣的女記者張平宜敘述她克服許多困難,赤手空拳在四川的深山涼山地區蓋出一所小學的經過,副書名「愛的長征-擁抱被麻瘋烙印的小孩」,明白告訴讀者,這所小學是為麻瘋病人的子女所建,而且是中國大陸第一所,真是令人感動。

  張平宜在記者生涯中,得過吳舜文新聞採訪獎與新聞局金鼎獎,卻在採訪麻瘋病人後,有感於社會對他們的歧視與不公,除了撰寫台灣樂生療養院歷史的專書並獲國內外獎項外,還毅然放下事業,勇闖涼山彝族自治區越西縣深山中的大營盤麻風村,建立第一所公辦民助的鄉村小學,由於在大陸辦小學是中共不允許的事,中間經過的困難,非過來人難以想像。

  這本書的攝影是報社退休的攝影記者林國彰,他的攝影作品得過很多次國內外大獎,所以書中的圖片非常有深度,勝過千言萬語。他與妻子以及台灣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涼山大營盤做義工,都是受到張平宜人格的感召,也讓大家了解,只要有心,一個平凡人也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

  張平宜獲得許多善心迴響,眾志成城,替涼山的孩子蓋了一所小學,她現在繼續努力協助他們辦中學,希望透過教育,讓麻瘋病患的正常子女未來能回歸正常社會。閱讀此書,讀者將被作者無私的奉獻感動,她的故事更是生命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節錄

《台灣娘子上涼山:愛的長征──擁抱被麻風烙印的小孩》

大營盤傳奇

  到現在,有人還是會問我:「涼山在那兒啊?是不是有一百零八條好漢的那個梁山泊呢?」

  事實是,此「涼山」非彼「梁山」,前者在四川,後者在山東。

  涼山,中文意喻「涼爽的山」,用神話的傳說,則是很古的時候,在天和地的中間,在大地的中央,有一個終年被一團團紅雲和一片片白雲掩映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巴布涼山。

  涼山對我這位都會女子來說,是另一個化外之地,前幾年因為漢彝文化的落差與衝擊,讓我與官員相處常起衝突,推展工作處處碰壁。後來,我學會謙卑了,費了些心思做了文化觀察,並特別請教幾位當地學者,從他們對彝區麻風村的田野調查中,考察疾病之於村落生活的意義,才漸漸抓住了涼山的感覺。

  涼山的文化現象的確有些特別,因為涼山彝族沒有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特殊的社會變革,導致社會發育不健全,因而人的文化素質跟不上社會文明進步,若干落後的陳規陋習帶來不少社會麻煩,比如人畜不分居、房屋不開窗、屋前一堆肥等衛生習慣,加上深怕鬼神迷信活動繁多、婚喪嫁娶的鋪張浪費現象,都在在與現今社會發生較量與衝突。

  在彝族社會,一個人得了麻風病,將被宣布為「社會死亡」,被迫脫離原有的社會體系與關係網。過去時代的封閉,人民的無知,對麻風病人的肉體消滅——活埋、處死是社會通行的作法,就連健康的麻風病患子女也被排除在正常生活之外。在彝族社會中對於麻風病人的歧視,已經內化為文化的自覺行為,因而形成了社會結構性的歧視。

  那也是我初期從事麻風村希望工程深感無力的主因,因為我發現民間的社會歧視導致的與地方社會結構斷裂及國家隔離政策和經濟措施,共同構成了麻風村特殊的背景和歷程,麻風村成了一個刻意被遺忘的黑暗角落。不僅個個是行政幽靈村,麻風村民沒有身分證,麻風子女沒有學校願意收容,社會關係與社會生活的殘缺,麻風村自然就被正常社會孤立了。

  為此,我個人無力改變涼山的大環境,只能拼命在大營盤小革命,除了硬體建設,物質救援外,最重要的就是爭取麻風病人及其子女的人權救濟。或許是過去記者的經驗,我覺得快速引起政府注意的方法就是尋求媒體的支持,因此,除了兩岸平面媒體報紙、雜誌的專訪,我也積極邀請電子媒體到大營盤來採訪。

  透過媒體的大量放送,尤其是大陸中央台的聯播,涼山政府終於做出了善意的回應,開始到大營盤進行戶口普查,村民辦起身分證,隸屬於高橋村的康復村也正式獨立為大營盤村,變成越西縣第兩百八十九個行政村。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