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發稿時間:2011/07/02
毛澤東
毛澤東
作者|譚若思
譯者|胡為雄、鄭玉臣
出版社|五南出版
出版日期|2011/03/22

  大陸改革開放後經濟起飛,未來可能超越美國,兩岸也恢復密切交流,進一步了解中國大陸成為當務之急,要了解中國大陸,也就有必要了解影響大陸深遠的毛澤東,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譚若思寫的《毛澤東》傳記,有學術的深度,卻沒有論文的艱澀,像小說一樣可讀性很高,提供讀者客觀地看到與過去所知不太一樣的毛澤東。

  毛澤東傳記西方版本很多,主要從大政治角度評價,本書特別注重他與家人相處等個人生命經歷,透過私生活材料評價其個性,顛覆一般政治人物傳記寫法,讓讀者深入看到活生生的毛澤東,與過去暴君影像不一樣,是悲劇性人物,有個性、有感情。有人說把毛澤東寫得太好,作者則說要讓大家看到他的內心情感層面。

  因此,作者從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寫起,談這個傳奇人物性格如何形成,如何主宰中國命運,對他的成長歲月有很精彩描述,對他的性格也刻畫入微,閱讀這本傳記好似讀小說。知名歷史學者費正清評價此書對中國共產革命歷程的動機做出很卓越的解釋,讓大家對毛澤東更能了解,也對中國革命背後深沉的因素更理解。

  其實,相較於大陸把毛澤東看成神,其他地方看成魔,此書則把他還原為平凡人,讀者會覺得他與一般人一樣有血有肉,有理想、欲望與弱點。書中剖析毛澤東期望成為知識份子,又瞧不起知識份子,文革時還整肅讀書人,他說要解放人民,厭惡壓迫人民的人,卻又是獨裁者。費正清認為毛澤東的性格矛盾面是受到歷史大環境影響,他也才會做出種種專制獨裁的決定,又為他的言行找出精彩的詮釋。

  基於毛澤東在大陸仍有很大影響力,要了解中國大陸現況與中國現代史,確實有必要了解他,但台灣受限於現實條件,大陸又把毛澤東看成神,兩岸都無法有很好的研究專著,美國學者就比較能站在客觀立場,去除根深柢固的成見,這本傳記因而能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也是此書很值得閱讀的意義所在。

文章節錄

少年時代(一八九三~一九一○)

  翠綠的群山環抱著一個田園山衝,土牆草房掩映在山巒綠茵裡,一座石橋踞守在谷底,一切都是和諧的。只有坐在竹凳上的那個男孩身邊那本翻舊了的書,與寧靜的大自然以及二十世紀初這個亞洲鄉村的生活,有些不和諧。這位農家孩子姓毛,「毛髮」的毛,學名叫澤東,意即「潤澤東方」。一片綠色山坡旁的小高地上,是他家的四間房子,兇暴的父親毛順生掌管家庭大權。他身材瘦小,長相精明,留著髭鬚鬚,一副做什麼事情都急不可耐的神色。家裡的十八畝農田是他私人的城堡,他小心謹慎地管理著一切。

  毛澤東就出生在這個結實而寧靜的土磚房裡。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他與父親的衝突也不斷增加。入夜,空氣燥熱,只有陣陣的蟋蟀鳴叫打破寂靜。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走動,整個山村似乎已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只有毛家的房子裡有一個暗淡的黃色亮點,黑暗中一面牆壁依稀可辨。雖然在中國農村這絕對是該睡覺的時刻了,毛澤東卻仍在屋子裡熬夜。他俯身坐在那裡,面前是一本描寫綠林好漢的小說《水滸傳》。他那汗流滿面的臉,貼近一盞火苗只有黃豆粒大小的油燈,並且還用被子半遮著油燈及自己,以免燈光照出去,因為毛順生不喜歡他的兒子夜裡費油點燈。一個池塘把毛家的房子和村子分開。一天,在這個長滿荷花的池塘邊上發生了這麼一幕:一群穿得整整齊齊的人站在那裡,尷尬地沈默著。山谷裡的平靜隨時會被打破,因為毛順生的火爆脾氣已一觸即發。人們都看著他面前滿臉通紅的毛澤東。

  父子倆剛剛在家裡發生了一場爭吵。父親當著滿屋子客人的面罵他懶而無用,毛澤東頂撞了父親,然後跑出家門。父母都出來追趕他,客人們也都茫然地跟了出來。毛澤東跑到了池塘邊上停下,聲稱如果父親再靠近一步,他就要跳下去。

  毛順生壓住雷霆之怒,轉而向兒子講理而不去揍他。他現在只要毛澤東對自己的無禮表示道歉並磕頭表示以後順從就行了(在舊中國,磕頭是一種繁瑣的跪拜禮,磕頭者要雙膝跪倒,用頭觸地九次)。毛澤東在客人面前的反抗舉動迫使父親做出了讓步。毛澤東向父親道了歉,但只磕了半個頭(單膝著地),毛順生許諾不打他。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