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不一樣

發稿時間:2011/07/30
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育應該不一樣
作者|嚴長壽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1/04/28

  自承是個業餘社會觀察者以及想盡點社會責任的公民,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將觀察所得寫成《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指出台灣的教改花了這麼多錢,改了十年,學生程度反而越來越低落,出社會後也越來越不能為企業所用,他把這個錯誤叫做教育的「共錯結構」,並大聲疾呼,必須大家共同承擔,才能改變一切。

  波士頓猶太屠殺紀念碑上有一首詩,大意是納粹黨來抓共產黨、猶太人、工會會員、天主教徒時,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最後當納粹黨因我是新教徒而抓我時,已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意思是當我們不出聲,我們就是共犯的一員。引伸可說,如何能使孩子快樂學習與教育為國培養人才,是大家的事,人人不可不參與。

  懷抱著這樣無可救藥的使命感,作者以許多實例提醒家長「醒醒吧」,也提醒老師、官員與政府。父母宜思考要孩子進明星學核,究竟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的面子?成批年輕人考高考爭鐵飯碗,令人憂慮以此觀念進入公職者會不會為國家努力;城鄉差距顯現的資源分配不公必須改善。書中同時建議老師可以更勇敢地陪學生踏實築夢,也籲請年輕人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的路。

  作者認為教育應該是照亮年輕人未來的探照燈,不該是重複過去的後照鏡,因此,誠實地講出他所看到的一切對與不對的事,並大聲呼籲教育應該不一樣。閱讀書中篇章,讀者會覺得他講得太有道理了,並認同現在就是大家建立正確觀念,積極參與,改變教育的時候了。

文章節錄

第一章

醒醒吧!家長

  父母以愛之名,無意間成為孩子成長最大的絆腳石。

  醒醒吧!家長,你可能就是扼殺孩子天賦的頭號殺手,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

  是否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即使教改進行了許多年,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鼓勵孩子讀書、拼命擠進明星高中,然後考進國立大學,仍然是最讓安心的一條道路。

  這種教育體制,除了分數、名次,其餘的天賦能力全都退居其次。台灣教育對於分數的執迷,已經到了瘋狂的境地,所有關乎升學的重點科目,對於分數更是錙銖必較,太多家長每天斤斤計較班上名次、全校排名。因此,有些孩子不惜以作弊換得好的成績,只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我們一切關乎教育原初理想,在分數面前都化為齏粉。

  無數的考試和分數織成一張大網,讓我們一整個世代的年輕學子,囚困其中,成為永遠逃不出去的籠中鳥。

  還要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嗎?

  國際大導演李安考大學時曾經落榜二次,這種挫敗的感覺,總令他覺得對不起他的父親,一輩子遺憾。直到他進了當年的國立藝專(現已改制為台灣藝術大學)念了電影,第一次登台演舞台劇,才電光火石般,點亮了內心,找到自己的天賦,經由多年不懈的努力,成為世界級大導演。

  但是,有了這個大家熟知的李安,其他在大家目光所不及之處,又有多少位才華遭埋沒、抑鬱以終的李安。身為家長的我們難道還要繼續膜拜傳統的「升學主義」,扼殺孩子智育以外的天賦,讓自己兒子成為不合時宜的產品?

  別再盲目要孩子追逐「齊一」、「從眾」的人生吧!

  過去十幾年,許多美國跟台灣同樣菁英家族的孩子,選擇念金融。畢業後,都進入投資銀行界,學習購併、炒作、設計金融商品。整個社會也鼓勵這樣的風氣,紛紛報導年輕人第一年進入華爾街後,第一年就能拿到多少驚人報酬。

  2008年9月暴發的金融風暴,不就是這樣發生的嗎?整個社會價值觀,鼓勵最聰明的菁英,都變成了貪婪的操盤手,而且是用別人的錢下注。那些急著幫子女搭上未來高薪行業的父母,無非希望他們就此一帆風順,但以這些孩子的基礎與條件,本來可以成為一流創意人才、有愛心的醫務人員、改變世界未來的科學家、藝術家,然而他們卻寧願選擇可以更快致富的金融人生,只是怎樣也想不到之後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讓投資銀行的貪婪與浮誇現出原形。當然也更證明,沒有務實的工作閱歷,只憑聰明與取巧是不足以成就一個真正、有視野的未來領袖。

別再要孩子爭捧鐵飯碗了

  最近我認識一位年輕人,他有一份還算有意義的工作,但當他有了一個固定的女朋友後,由於女友本身就是公務員,她的家長也都是公務員,準丈母娘為了自己女兒的終生保障,要求他也必須也考上公務員,才能放心將女兒嫁給他。曾幾何時,公務員已經變成了新的安全標章,年輕人逃避風險的避風港,甚至是金龜婿的必要條件。

  我們看到成批的年輕人,將鐵飯碗當成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事情。甚至一次考不上,再考第二次、第三次,補習再補習,將生命消耗在不斷重覆的考試之中。

  這樣我們如何期待抱著這個觀念進入公職、掌握國家資源的人,會有責任心和使命感,或者為國家永續未來設想呢?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