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中國

發稿時間:2011/12/17
尋路中國
尋路中國
作者|何偉
譯者|賴芳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1/02/24

  國家地理雜誌派駐中國多年的美國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對中國有深入了解,書寫中國的幾本著作都在美國獲得出版大獎。《尋路中國》敘述他在中國幾次長途開車旅行,對於大陸民間庶民生活有第一手觀察,累積在公路上行走的種種觀點,來看發展中的中國大陸,披露中國最真實的一面,讓讀者更貼近地了解中國。

  書中記錄分三部分,他先沿著長城開車旅行,從東到西,實地了解長城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象徵,據以探討中國民族主義;其次,他在長城腳下一個小村莊住了幾年,見證純樸的村落轉型經營農村觀光,假日吸引遊客體驗農家樂,呈現中國農村趨向都市化的轉變;他也到南方旅行,在浙江許多工業重鎮城市穿梭,描寫中國版的工業革命和生活在此的外鄉工人命運與塑造近年中國經濟奇蹟的關連性。

  到目前為止,幾乎無人能夠像作者這樣長時間地深入中國農村與工廠等底層社會,與農民和勞工做朋友,從了解底層社會人民的心聲來透視中國的發展,寫了不少感人的農工故事,讀者讀來不由得想關心這些人物的命運,並與他們同悲或共喜;同時也對中國特色風景有深刻描繪,令讀者有如親臨其境的感受。

  作者是個很會說故事的記者,他的描寫讓讀者看到中國真的在快速變遷。人們享有經濟開放的成果,但也處於不斷移動、尋找更多出路的焦躁不安中。所有人都陷入尋求進步的漩渦中,既瘋狂,又興奮,還有面對擋不住的現代化濤濤洪流,中國人心的無奈、茫然與不安更明顯。讀者從中可以深刻了解中國經濟崛起的得與失。

文章節錄

  中國還是有人煙稀少的路的,特別是在西部大草原中,通往喜馬拉雅山的高速公路上幾乎沒有車輛,有的只是風沙。即使是沿海的新興城市中也不乏閒置的街道,它們蜿蜒著通過他日將會變成城郊的梯田,通向建設中的工廠區或住宅區規劃用地,連接起來一個個村莊,村民的上一代仍以雙腿作為交通工具。正是想到這些正在飛逝的空間——那些通往舊地方的新道路,那些處在轉變邊緣的景物——讓我決心要考一個中國駕照。

  到2001年夏天我向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遞交申請的時候,我在中國已經住了五年。在此期間,我都是依靠公車、飛機、船和火車被動地旅行,在瞌睡中路過了一個個省分,在夢鄉中穿過了一個個城鎮。只有坐在方向盤前能讓我保持清醒。這樣的情景現在正隨處可見:單單在北京,平均每天就有近1000人註冊成為新司機,他們是這股席捲全國的汽車熱潮的先行者。這些人大部分來自正在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對於他們來說,擁有汽車代表著機動、成功和現代。而對於我來說,汽車則意味著歷險。駕照筆試中的問題顯示出這是一個不能想當然的世界:

223.如果遇到被水淹沒的路面,你應該

  a) 加速通過以免發動機進水。

  b) 停車,檢查水位是否足夠淺,然後緩慢通過。

  c) 找一個行人在你前面領路。

282. 接近鐵道口的時候,你應該

  a) 加速通過。

  b) 只有在見到火車接近的時候才加速通過。

  c) 減速並確認安全後再通過。

  中國人考駕照要進行體檢、筆試、參加一個駕駛訓練課程並完成一個兩天的駕駛考試,但對已有外國駕照的人,程序被簡化了。我進行外國人考試的那天早上,天氣陰霾而悶熱,天空像一塊巨大的濕綢緞一樣低垂在城市的上空。考官大約四十多歲,戴著白色的棉紗手套,手指頭留著被紅塔山香煙燻過的顏色。我剛一上車,他已經點燃了一支香煙。這是一輛大眾桑塔納(Volkswagen Santana),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小客車。當把手放在方向盤上時,我感到了汗水的濕滑。

  “打火,”考官說,我轉動車鑰匙,“向前開。”

  一段街區被特意隔離出來作為考場,感覺像一個正在等待生命開始的區域:這裡沒有其他車輛,沒有自行車,沒有人;路邊一家商店或臨時攤子都看不到。沒有超載的三輪車,沒有裝了二衝程引擎的平板推車,沒有為了爭奪客人而像魚一樣穿來穿去的計程車。每個人轉彎前都會打方向燈;每個人走出馬路前都會先左右張望。我在北京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安靜的街道,此後的幾年中我都不時惋惜當時沒能多享受一下那種感覺。開了大約46公尺,考官又說話了。“停車,”他說,“可以熄火了。”

  考官填了幾份表,他的筆移動得很有效率,紅塔山只燃了不到四分之一。他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你是一個很好的司機。”

  駕照上登記的是我的中文名字“何偉”,有效期為六年,上面有防偽的雷射標籤,圖案是一個人站在古代馬車上。這個人穿著飄逸的長袍,手臂高舉指向遠方,看起來像道家的老子。那一年的晚些時候,我開始了駕車穿越中國之旅。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