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時刻

發稿時間:2011/12/24
覺醒時刻
覺醒時刻
作者|巴觀
譯者|彭芷雯、傅國倫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1/11/25

  巴觀是印度「合一大學」的創辦人,也是知名的心靈運動導師,在全世界包括台灣都有許多追隨者。他的學生們幫忙整理演講內容,集結成書《覺醒時刻:巴觀的合一祝福》,讓世人了解巴觀一再反復提醒的道理,就是如果人們大部分時間沒有覺醒意識的話,必定會渾渾噩噩地虛度一生。

  書中指出,常見人們對世界不滿,對親人總是抱怨,對朋友也抱持負面態度,更嚴重是無法協助推動世界進步,但一旦覺醒,人們將會用一種全新的態度去理解世界,才算真正地活著。尤其重要是巴觀所謂的覺醒不只是個人層次,他相信人類需要體認的覺醒一旦發生,世界將因此改變,這也是他創辦「合一大學」的宗旨。

  巴觀希望透過「合一大學」提供的集體學習,讓更多人清楚如何運用自己的頭腦,並從頭腦中尋求解脫,讓心靈免於受到制約。他倡導的這種「合一意識」其實是古印度修行法門之一,如今也普遍受到印度以外其他文化的重視,尤其十年來吸引西方國家許多中產階級跟隨,成為人們學習心靈覺醒的重要管道。

  書中除了介紹巴觀成長歷程與他的「合一意識」,也講述覺醒如何豐富人們的生命,也提供具體的修行方法,協助讀者釐清重要的觀念,如成功、愛、寬恕等等。在人類社會正朝著更壞的方向行進時,巴觀這本書是眾多試圖引導世人擺脫心靈泥淖的作品之一,大家不妨把閱讀此書作為即將進入2012年時給自己的一個提醒吧!

文章節錄

《覺醒時刻:巴觀的合一祝福》

〈第一章〉 巴觀與合一運動

  巴觀是誰?印度人為何會以濕婆神的第十個化身Kalki來稱呼他,或尊他為阿梵達(Avatar,神人),甚至有靈視者說過,巴觀為人類的覺醒找到了捷徑?

  為何他對世界有如此超凡的影響力?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巴觀在未成年時,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要幫助人覺醒,要喚醒人進入合一之中,使人能夠全然地、無條件的解脫自在,並且使人感受到與萬有一切的連結。

巴觀的誕生

  巴觀的母親在多年努力的修持與祈禱後懷孕,整個孕程中,她都感受到克里希納神的陪伴,沉浸在神聖的光輝喜悅裡,一九四九年這位非常具有神性的孩子就在諸多吉兆中誕生。巴觀出生於印度南部,在兩三歲時,他就經驗到與萬物合一的深層感受。但周圍的人並沒有相同的體驗,這使他深切感受到孤立所帶來的強烈痛苦,並下定決心要找到一個方法來消滅這有著各種形式的幻覺。

  巴觀說:從出生以來,我就能夠體驗到他人所體驗的,我發現人們的實相與我的非常不同。當我感覺這世界,傾聽一些聲音時,我發現自己不去做任何詮釋。當我試著去體驗他人所體驗的,我發現到人們覺得「有個人」在做,但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這樣。當我看著某個事物時,沒有任何詮釋出現:沒有人在傾聽,沒有人在觀看。根本沒有人在那裡,只有傾聽、觀看、思考的經驗在那裡。

  當我體驗時,我得到喜悅。但我發現其他人一點喜悅也沒有,看著人們的行為,我不了解人們為何這麼做。所以我決定必須做些事,我了解到本性(存在)諸如此類的想法必須啟動,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一天當巴觀在深沉的寂靜中坐著時,一個巨大的神聖恩典黃金球以炫目的光,在他面前顯現,伴隨著梵唱,不斷縈繞心田,連睡覺時都未停歇,甚至在巴觀上學時,唱誦也不斷持續著。在就學期間,巴觀從未回答過老師的問題,但考試時答案卻自然湧現。老師們看著巴觀寫下的答案,感到非常驚訝:「這是每天在教室裡從未回答過問題的那個孩子嗎?這智慧從哪裡來?這知識從哪裡來?如果他一直都知道答案,為什麼不回答?」巴觀對每個認識他的人而言都是個奧秘。

  巴觀的父親是個無神論者,而且個性嚴謹。大部分的時間巴觀都是自己一個人,父親曾經問他:「你想要如何過你的人生?」他說:「我要轉化世界。」父親問:「你以為你是誰?」他通常會告訴父親:「我是神。」這讓他父親很擔憂,家人聚在一起,納悶是否該帶他去看精神科醫生──或許他正受自認為救世主的情結所苦,但他們發現巴觀其他部分都相當正常,在學科部分也表現良好,於是父親就繼續容忍他這樣的狀態許多年。

  這份與生俱來的天性,使得巴觀密集的苦修,準備將來能夠幫助人轉化生命。因此,巴觀的童年時期都處在靜默之中,深入的吸收靜心。這份想要終結人類苦難的強烈熱情,帶領他更深入地探索人存在的真相,進而看穿頭腦和恐懼如何驅使人進入無助的境地。

  巴觀說:我常說我是神,這必須被謹慎地解讀。對我來說,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只有一個生命,它流過你、流過我,流過獅子、大象、老虎、螞蟻,流過樹群、太陽、月亮及宇宙。同樣的一個生命用各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這個生命就是我說的「神」。所以我是神、你是神、螞蟻是神、大象是神、在監獄的人是神、壞蛋是神、聖人是神、智者是神。這些都是神的不同顯示,神變成所有這一切。

  即使到了巴觀二十多歲,父親仍然問他:「你這輩子計畫做什麼?」而他總是給出一樣的答案:「我計畫改變這世界。」所以父親決定讓這男孩結婚,認為那會使他有世俗的責任及職責。年輕的巴觀會做任何讓父母親開心的事,所以他答應了這個計畫。按照印度的習俗,父母親開始幫他尋找,並在桑剛附近村落找到了適合人選──阿瑪,一些長輩家族的朋友為他們兩位安排會面,在那一次,兩人就深深地相互認定了。

把靈性與全人教育帶進校園

  一九八四年巴觀在南印度創立的吉梵希然學校(Jeevashram,梵文意思是「沒有壓力的生活」),這是一所可招收一百八十名一到十年級學童的寄宿學校,還有約兩百名鄰近村落無力負擔學費的孩子們,每天來到這裡接受免費教育。這所學校歡迎回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各種宗教背景的學生,沒有預設的宗教立場,也沒有靈性的教條。巴觀懷抱著偉大的願景,要啟發人真正的覺知本性。他的願景是:人們不再有衝突和痛苦,每個人都能關懷生命,生活在和平、快樂與和諧中。這份崇高願景建構了吉梵希然學校的基礎,學童們在愛和喜悅的氣氛中成長,重視內在的滿足和快樂先於物質上的成就和成功。

  學校也專注於幫助每個學童發掘自身的熱情所在,特別是與自己和他人生命有連結的部分。這所學校並沒有靈性課程,但巴觀在整個校園內設立了大型看板,上面寫著他對「人人解脫自在」的深刻願景,其中一些是:

你的想法不是你的。(Your thoughts are not your thoughts)

你的頭腦不是你的。(Your mind is not your mind)

你的身體不是你的。(Your Body is not your body)

你的自我只是一個概念。(Your self is only a concept)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