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台灣

發稿時間:2011/12/31
裝幀台灣
裝幀台灣
作者|李志銘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1/12/07

  在書店裡觀賞琳瑯滿目的新書各有特色,這就牽涉到書的編排與封面設計,而幾十年來在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書籍裝幀風格,《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一書挑出一九四○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到一九八○年代可見的書籍封面設計主題,試圖找出共同擁有的了不起價值。

  作者李志銘年紀不到四十,大學建築系所畢業,卻愛翻閱舊書印刷冊頁與黑膠唱片等老舊時光的物件,2005年改編自己的碩士論文,出版生平第一本著作《半世紀舊書回味》,去年接續發表台灣戰後絕版書籍封面設計美術史第一部作品《裝幀時代》,訪問書封設計極有成就的八位藝術家,談論書的編排,此書則屬系列作品。

  以往讀書人不太注意書籍的長相,本書蒐集很多書籍封面,談書的視覺,也蒐集幾百個出版社的標誌(logo),相當精彩;更採用三百多幅書影,看了令人有很大感觸。作者再從中理出重大主題與其關懷理念,讓讀者看到過去的書籍設計與現在的差別在那裡?內容斷代在一九八○年,因為電腦已出現並開始參與書籍編排與封面設計。

  書中有一章主題談封面設計的文學問題,過去文字是主體,設計字體很重要,好的設計師都有字體設計能力,當時也留下許多珍貴的手工字體設計,如今則圖重於文;美術風格上相應的變化,涉及台灣美術史,書中也講到美術現代主義如何反映在書籍設計上,很多美術人跨足封面設計,書的設計受到當時美術畫壇的影響。閱讀此書可清楚了解台灣出版史重要的一頁,或可激發出人與書的新關係。

文章節錄

《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

台灣裝幀風景的創生:從寫真繪畫到圖像拼貼

  自印刷書問世以來,台灣早期書刊封面屢屢常見以「風景」為題。由畫家親手繪製山水景物的書籍封面,像是一張開啟閱讀世界的風景窗,亦為人類生存空間縮小到一定尺寸紙面的具體展現。經由紙頁上的空間想像,閱讀者在那些凝定畫面裡憑弔著歷史記憶,每到一處鄉野異地總有不同的驚奇,彷彿正進行著一場美麗而寧靜的閱讀旅程。

  時下已有太多的書封面「搶眼」卻不「耐看」。書裝幀設計一旦落入了無止盡地譁眾取寵,消逝的豈止是那可辨識的面貌,那存在於記憶裡看不見的內心風景同樣也會跟著迅速煙消雲散。

  歷史上,相較於傳統純藝術領域(無論是中國山水畫或西方油畫水彩)的淵遠流長,現今談論書籍裝幀所屬美術設計概念不過是近百年來方才興起的現代產物。早在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尚未普遍接受由英文Design 翻譯而來的「設計」(日文術語「デザイン」)此一外來語之前,人們最初僅以「圖案」或「圖案裝飾」代稱之。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最早在各級學校教育設有圖畫科目,內容包括楷行草、臨畫、寫生等,根據一九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公佈的師範學校規則(府令第二十三號)第十二條說明:「圖畫教育是為了精密的觀察,正確而自由的作畫,並且學會在公學校教授圖畫的方法,同時練習設計,培養美感。」當時這些圖畫課程的設置,原本目的並不在於培養藝術家或專業設計者,而是以教導學生從事基本描繪及手工能力,進而達成活用台灣地方資源、開發台灣產業為目標。

  彼時台灣雖無專門的美術學院,而體制內的美術教育亦只在師範學校,但是藉由內地來台的日籍老師教授繪畫的過程中,卻也促使台灣青年得以經由日本明治維新(西化)成果間接吸收西洋美術知識,並於師範學校畢業後有機會赴日本或歐美深造。

  昭和年間(約自一九二六年起),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開始擔任總督府發行《台灣時報》刊頭插畫設計。承襲英國傳統式透明水彩技巧,石川擅長以田園浪漫情調描畫台灣農村鄉鎮風景,經常帶領著學生到戶外寫生、鼓勵學生組畫會,並開風氣之先,大量將台灣風景題材堂皇繪入當時書刊封面,又在《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教育》、《台灣時報》發表一系列寫生插畫以及相關美術評論文章,於焉成為近代台灣美術設計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封面畫家。

  從他三十七歲那年(1907)以陸軍參謀總部通譯官身分駐守台灣並兼任國語學校美術教師乃至四十六歲(1916)隨軍返鄉的這段日子,石川欽一郎便與台灣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一九二三年關西大地震,石川的母親不幸在震災中逝世,當時就任台北師範學院校長的保田鉎吉力勸他再度來台任教,這也是他推展西方美術教育的一個新起點。兩度來台期間,石川走訪全島山水名勝。不自覺已深深愛上島嶼風土的他,嘗以「光之鄉」來形容台灣。

  「比起京都的優雅,台灣顯得粗獷豪野了許多。由於色彩濃豔、光線強烈致使輪廓線也增強明朗……強烈的線條構成,遂為南國自然景觀的特徵」,石川在〈台灣風景の鑑賞〉一文如是描述。在他薰陶教誨之下,台灣本土第一代畫家倪蔣懷、陳澄波、楊啟東、藍蔭鼎、洪瑞麟、李澤藩等英才輩出。端看藍蔭鼎繪製四○年代《台灣藝術》雜誌以及戰後初期《前鋒》(光復紀念號)刊物封面,皆可顯見石川畫派啟蒙自英國水彩寫生的風土色澤。

  被譽為第一個播下台灣新美術種籽的啟蒙者,石川欽一郎畢生熱中行旅,並訴諸台灣本土特有的自然環境、動植物及街景風貌為創作根源,而與官方殖民體制聯手形塑所謂的「地域色彩」(Local color)。

  套印一幅戶外寫生水彩畫作,再配搭固定欄位的刊名題字與印刷發行單位,從而構成了日治時代台灣書刊設計常見的封面樣式。

  一九二七年六月,台灣日日新報舉辦以公開募集票選方式選出「台灣新八景」的活動。此一活動主要透過民眾以明信片投票,再加上由政府官員與專家組成的審查委員共同參加決選,最後選出了八景、十二勝,以及特地為了殖民地台灣而另行在八景之上疊置的兩個所謂「別格」:神域(圓山台北神社)與靈峰(新高山,即玉山)。其中的「神域」與「靈峰」分別成為當年總督府彙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官方手冊內頁環襯設計的畫作主題,原屬自然界的山川地景藉由人為賦予神聖性,反映了近代日本殖民政府以風景圖像形塑島內國土認同的重要轉折。

  隨著「總督府鐵道部」全面性的運籌規劃,作為殖民母國物流載體、猶如血管般遍植台灣各州鄉鎮土地肌理的鐵道系統,企圖將島內各處罕見到達的「窮鄉僻壤」置於便利觀看進出的可見範圍。在殖民者沿著鐵道路線的凝視下,台灣鄉鎮由北而南的特色景致與風光名勝彷彿「風景標本」般依序排列。

  這段期間,由官方或民間組織出資編纂的各類台灣鐵道旅遊指南、名勝簡介、寫真帖和遊記文類大量湧現,類此相關出版物不僅改變了當時個人對於國土疆界以及城鄉地域的空間認知,地圖上的景點符號更成為一個個可以親自去探索遊歷,甚至用身體感官去深入領受的實質空間。

  戰後,從日治到國府遷台初期,台灣的旅行版圖又有了一個新的面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