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哲言錄

發稿時間:2012/04/21
蒙田哲言錄
蒙田哲言錄
作者|米歇爾.德.蒙田
譯者|馬振騁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03/09

  凡人大都怕死,十六世紀法國知名思想家米歇爾‧德‧蒙田在《蒙田哲言錄:對死亡的蔑視》一書中教人們學習如何面對死亡,也是學習如何能夠不被死亡奴役。這本小書由編者根據蒙田的《隨筆全集》摘錄出約四百則精華語錄,選錄範圍頗廣,從如何生活、看待財富、教養孩子到面對死亡,可做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自我提醒。

  蒙田是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前相當特立獨行的作家兼評論家,生活方式、哲學主張有點像中國古代的莊子,以〈死亡〉為例,他引述西塞羅的話「探討哲學,不為別的,只為準備死亡」,強調若生涯終點是令人害怕的死亡,怎麼可能活著不發愁呢?因此,正確的藥方就是把死亡置之腦後,理解人活著是否有意義?不在歲數而在意願,一切事物都隨著我們的誕生而誕生,也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死亡。

  響亮的名聲對蒙田卻是最不重要的事,他認為虛名浮譽是流轉人間最無用的假金幣,世人卻心甘情願地用健康、生命來交換,他則以隱居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他同意人們都需要伴侶、孩子、財產與健康,但也認為千萬不要把幸福全部寄託於此,他建議大家給自己保留一個空間,建立能自由地與自我對話、不讓外界干擾的隱居地,可見在那個年代,他已經懂得自得其樂的道理。

  至於財富,蒙田贊成伊璧鳩魯所說「富裕的本質不是減輕煩惱,而是變換煩惱而已」,這也就是很多人即便賺到了錢,卻未必同時獲得滿足的道理。他認為,財富與貧困取決於個人想法,只要你認為自己的富裕程度有多理想,其實就有多理想,貧富好壞不來自別人認定,而來自自己心靈的滿足與否。因此,煩惱又忙碌的有錢人比起單純知足的窮人,更加可憐。

  全書翻閱後,讀者不難發現蒙田在四百年前的法國寫下的許多哲學觀點,放到今天的時空,完全不會過時,顯然人性數百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世人依舊不斷尋找心靈的寧靜,因此,蒙田一則又一則的警語,在在提醒當代人,自我察覺是否正陷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中,進而自我調整,不再惶惶不安。

文章節錄

《蒙田哲言錄:對死亡的蔑視》

003

我們無法超越自己的能力與手段去遵守諾言。在這方面,結果與做法完全不為我們掌控時,我們所能掌控的就只有自己的意志了。人的一切責任與規則也就有必要建立在意志上。

004

如果不讓思想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不加指引,無所約束,就會漫無目的地迷失在幻象的曠野中。

005

因為我記憶不好而說成了熱情不夠,這就把一個天生的缺陷當作一個良心的缺陷了。

006

自然界進化法則中也有許多例子說明,隨著記憶力的衰退,身上其他的機能會得到加強;我若依靠記憶的好處,就會記住其他人的創造與意見,自己思想與判斷力也會跟隨別人的足跡而人云亦云,毫無活力。

007

有人一旦開了口,就很難結束或中斷講話。最佳觀察馬力的辦法,莫過於看它能不能漂亮地收住腳步。

008

真理的反面有千萬張面孔和無限的範圍。

009

我看到有的人研究和注解曆書,常用發生的事來證實它的權威性。曆書裡什麼都說,真話謊話都包含在內。

010

古希臘的一句格言說,人不是受事物本身,而是受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困擾。

011

人人屬於同一物種,程度上雖有不同,都具備同樣用於思考與判斷的機能和天賦。但是我們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說明事物進入我們的內心經過了重新組合。縱使有一人接受了事物真正的本意,仍有千人會給它一個新的相反的含義。

012

賢人的教誨就是不要躲避壞事與痛苦,有益的事情愈是艱難愈值得去做。「尋歡作樂、聲色犬馬是輕浮的夥伴,與它們為伍其實並不快活;處於逆境時堅定平靜,經常更為幸福。」(西塞羅)

013

大自然對一切一視同仁,也就不會不恰如其分。

014

不難看到刺激我們內心痛苦與肉欲的是精神的尖刺。

015

就像敵人見我們逃跑變得更囂張,痛苦看到我們不寒而慄也更倡狂。

016

理念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橫衝直撞,沒有約束。

017

伊壁鳩魯說,富裕的本質不是減輕煩惱,而是變換煩惱而已。

018

說實在的,產生吝嗇的不是匱乏,而是富餘。

019

從我的天性來說,我覺得還債自有其樂趣,仿佛從肩上卸下一隻討厭的包袱,不再是一個受奴役的人。因而我暗喜自己做了一件使別人滿意的正當事。

020

持家的人,大多數認為朝不保夕的生活很嚇人。他們沒有想到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多少老實人放著安定的生活不過,而去追求國王與財富的飄忽不定的寵倖。

021

財富來自管理,多於來自收入。

022

依我看,一個煩惱、忙碌、事務纏身的富人,比一個單純的窮人更為可憐。

023

富裕與貧困取決於各人的理念。財富、光榮與健康,只要佔有者認為有多美好多快樂,就是多美好多快樂。各人好與不好全憑自己的感覺。不是人家認為他快樂,而是他自己認為快樂才是快樂。在這方面,信念才是本質與真理的依據。

024

財富對我們既不好也不壞,它給我們的只是物質與種子,我的心靈要強過財富,可以按心靈的要求改變和利用財富,這才是我們處境快樂與不快樂的唯一原因與主導。

025

讀書對於懶漢,戒酒對於酒鬼,都是一樁苦事。節儉對於揮霍的人是酷刑,鍛煉對於虛弱好閑的人是體罰,其他事也一樣。事物本身不是那麼痛苦,那麼困難;但是我們的軟弱與怯懦使事物看來如此。要評判事物是否偉大高尚,必須有一個同樣的心靈,否則我們會把它們看成是卑微的。這卑微來自我們自身。一支直的船槳在水裡好像是彎的,重要的不是事物,而是如何看事物。

026

誰若沒有勇氣去忍受死亡與生存,別人又能為他做什麼呢?

027

勇敢如同其他品德,都有界線;越過界線,就走上了罪惡的道路。若不知道克制,會使勇敢變成魯莽、固執、瘋狂,到了那時就難以自拔。

028

因軟弱造成的錯誤與因惡意造成的錯誤,中間有巨大的差別。

029

惡意是我們有心鼓動自己違背天性形成的理智規則。至於軟弱,也不妨拿天性來自我辯護,它是造成我們不完美和缺陷的根源。

030

跟人交流總能有所得益(這是世上最好的學校之一)。

031

恐懼,使我們喪失勇氣,不去盡責任與捍衛榮譽。然而,恐懼也會顯出它最後的力量,使我們在它的驅使下,奮不顧身地顯示出勇氣。

032

對於哲學家來說,命運的恩寵與失寵無所謂幸福與不幸福,榮名與權勢都看得很淡漠。

033

我們的人生幸福取決於有教養的人的安詳和滿足、練達者的果斷與自信,只要這個人尚未演完人生戲劇中的最後一幕―無疑也是最難的一幕―就不應當說他幸福或不幸福。

034

西塞羅說,探討哲學不是別的,只是準備死亡。尤因探討與靜觀可以說是讓我們的靈魂脫離肉體而獨自行動,有點兒像在學習與模擬死亡;或者也可以說,人類的一切智慧與理性,歸根結蒂就是要我們學習不怕死亡。

035

某人不論扮演什麼角色,扮演的總是他自己。他們不論說什麼,即使談到美德,瞄準的最終目標也是感官享樂。他們聽到感官享樂那麼反感,而我偏要在他們耳邊說個不休。如果這個詞意味著最強的歡樂與極度的滿足,那時美德的介入才勝過其他東西的介入。

036

而在美德介入的情況下,會使這種神聖完美的歡樂更高尚、更興奮、更昂揚,要勝過低級的享樂許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