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測驗的歷史──決定「天才」或「低能兒」的合法劊子手

發稿時間:2009/12/19
智力測驗的歷史──決定「天才」或「低能兒」的合法劊子手
智力測驗的歷史──決定「天才」或「低能兒」的合法劊子手
作者|史蒂芬.穆達克(Stephen Murdoch )
譯者|周春塘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09/09/22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的「智力測驗」,不但有歷史可講,一講還真長,而且在人類大歷史上不容忽略。智力測驗的發明者是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是的,就是物競天擇的達爾文,只是這位表弟比他表哥還深信進化,他認為人類智力平庸的多,天才和白癡比較少,如果能過濾智能低的人,人類就會進步;他曾在1884年國際健康博覽會擺攤位,吸引了許多民眾花錢進「人體測驗實驗室」測量自己聰不聰明,後來這套學說和測驗發展成可怕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智力測驗通常分文字、圖像兩部分,但若未受文字教育訓練,或對語文領略度低、對圖像的解說誤解,就無法得高分,得高分的通常是受良好教育的小孩,因為他們「擅長考試」。奇怪的是,人類卻一直走不出智力測驗的迷障,而且分數還可以比對智力年齡──智力若在12到15歲,稱為笨伯(moron),5到12歲叫呆瓜(imbecile),而5歲以下叫白癡(idiot)。美國在一次大戰時,決定要徵募聰明的兵,於是規定要智力測驗要在10歲以上才能入伍,可笑的是,最後不得不改成8歲,因為這樣一來就沒人符合了。

  人類仍然繼續愚蠢下去,變成納粹主義,以為自己才是優秀的民族。但就算全人類都智力高,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社會嗎?英國大毒販馬可仕智力測驗的分數是最高等級A,但記者問他如果販毒是合法的還會從事嗎?這位仁兄說,他對合法的買賣沒興趣。智力不等於人格特質,這不過是個簡單的道理。這本書表面上是智力測驗的歷史,實際上說的是「人類愚蠢的歷史」,令人大呼過癮。

文章節錄

二、智力測驗是怎樣開始的

  現代智力測驗和它大部分的理論基礎,始作俑者是一位上流社會的英國紳士,佛蘭希士‧高爾頓(Francis Galton)。高爾頓有一個癖好,喜歡把不同狀況中的自己給測量、盤算得一清二楚。雖然今日他默默無聞,但在維多利亞時代,卻是個聲名顯赫的飽學之士。他在母系方面是達爾文的表弟,在父系方面則是一個賣槍火致富的富翁的曾孫。他對數字和度量衡的興趣使他在多方面皆有可觀的成就和發明,包括地理學、氣象學、遺傳學、統計學、犯罪學,和人體測量學。他在學術領域中的資源有意想不到的豐富,他還對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提供工具,並幫忙界定了心理學的爭辯和型態。

  「只要可能,便用數字。」這是高爾頓常掛嘴上的一句話,也是他打定主意要把人分門別類的原則。

  高爾頓不很確定,人們頭顱的大小跟智慧有多少關係。他所崇拜的人當中多數有特大的頭顱。他也注意到,女性的頭通常比男性為小,因此他完全肯定,女性不及男性聰明。高爾頓自己的頭雖然小於常態,然而這是什麼道理呢?他曾是一個天才兒童,在兩歲半時便能讀兒童故事,也會寫自己的名字。四歲時他能讀拉丁文和法文。在他的青年時代,他已高坐在皇家地理學會的講壇上;他也繪製了英國第一張氣象圖,並且發現了氣象學中的高氣壓圈。佛蘭希士‧高爾頓不是一個低能的人,然而他卻有一個小腦袋,而且成年後不久還禿了頭,雖然他始終保留著他羊排形狀的短腮鬍鬚(作為標準英國人的典型,他有超薄的嘴唇,讓他鼻子和嘴巴之間的肉塊顯得特別隆起,看來有點像隻猴子)。高爾頓最後決定,頭的大小一定要與其他的身體特質相配合,才能顯示人的才能,頭顱自身不能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在諸多目的之中,人體測量實驗室還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高爾頓重視英國人的健康和福祉。不過與一般健康商店的陳列不同之處,是在高爾頓相信人類的智能是天生的,因此教育是一種浪費。在千萬民眾享受新奇的娛樂之際,高爾頓蒐集到了他們身體測量的資料。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