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死

發稿時間:2012/05/12
水死
水死
作者|大江健三郎
譯者|許金龍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2/04/19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最新小說《水死》,從書名到內文的語言特質一如他的散文,帶著些哲學性的論辨。故事敘述主角的父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將敗前在洪水裡淹死,兼而討論那個時代的精神,充滿批判思維。作者一生反核,作品總是省思過往,挑戰複雜的人性,在日本的爭議性很高,此書也須讀者用心閱讀。

  書名意為淹死,卻非作者要表達的哲學概念,所以選擇日語古典化用法,書中也反覆討論是河水沖走或落入河中,正是他的文風。大江以七十餘高齡還寫小說,很了不起,更有意思是書中第一人稱主角是作家,講到的著作也都是大江的作品,讓讀者覺得就是作者的自傳,但大江實際未如主角向母親索取紅皮箱做為小說發想的緣起。

  小說開頭是作家自覺有資格拿紅皮箱了,因而回故鄉,但他已是知名作家,故事發展下去,衍生出「我是否等於作家的我」的辯證觀點。因為,如果我已知一些事,但創作故事會轉換扭曲,小說中的我就一定不是我。這種「小說學」的基本常識,對一般讀者是挑戰。而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也正是人生常有的一個迷思。

  主角從回鄉拿到紅皮箱後慢慢發現爸爸那一代日本人的精神與思考,是他十歲時不會懂,到六十歲回想才懂的事,就是天皇要你死,你就得死,但這對嗎?這樣引發的歷史思考,是對天皇不敬,但就是要反省過去、精神上「殺王」,才得解脫舊時代束縛。紅皮箱裡的父親手稿,透露父親在將戰敗時想做神風特攻隊、以殺掉天皇的超越時代的思考,不一定成真,卻成為後來作家的小說。確實充滿辯證意味。

  作者透過小說中的我寫父親的故事,下筆時要設想父親那時代人們對天皇崇拜的精神,又有自己現代的省思與批判,不斷擺盪,產生很多哲學思辨內容,閱讀起來很辛苦,但偉大的小說經常挑戰宗教、時代精神湧現的複雜人性,鼓勵人們勇敢面對並走出新局。日本至今仍有很多右派份子,就是未能告別舊時代。此書有助讀者腦力激盪,不斷反思。

文章節錄

3

  唯有一次,我曾開始寫「水死小說」,那還是我三十剛出頭的時候。當時我寫了《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認為自己的磨煉取得了相應的成功,便想到用「水死小說」試著檢驗這次磨煉的效果。我將小說開頭那一章,以及與此同步的一些文字素描,寄給住在四國森林裡、已是六十有餘的母親,並在另附的信函裡表示,希望媽媽讓我打開她在上海旅行時,買回來的那只「紅皮箱」,查閱續寫這部將家父作為主軸的小說裡所需要的資料。然而,原本最早說起「紅皮箱」中塞滿了小說素材的家母並沒有直接回覆,連小說的草稿也沒給寄回來。無奈之餘,我斷了繼續寫下去的念頭,卻於翌年夏天,在憤懣的驅使下,發表了《親自為我拭去淚水之日》,在這部作品裡我將家父與孩童時代的自己、甚至連家母都予以諷刺畫般的處理。

  與家母一同生活的亞紗寄來了明信片,上面寫著:「相較於哥哥在小說結尾處寫的那些媽媽冷言冷語的臺詞,媽媽以更激烈的言辭批評了你,說是我們只能與古義(我的慣稱)斷絕關係了。」

4

  在那之前,我家庭裡誕生了頭蓋骨缺損的長子,實際生活中的這種困境,卻為我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帶來了新的轉折。長子阿亮在同殘疾奮鬥中成長的經歷發揮了媒介作用,千樫與四國老家恢復了交往,我也自然而然地同那種平穩的家族關係聯繫在了一起。不過,關於我的「水死小說」序章和卡片以及「紅皮箱」,家母卻沒有從自己口中說出分毫(她曾對我妹妹感慨地說起自己的感想,說是「古義在峽谷裡生活的少年時期,鑽進了非常危險的地方,由於是我歪扭著把他給鼓搗出來的,所以他的人格也受到了扭曲!」因此,這或許是她不想重複教育上的失誤),直至九十五歲去世時為止,家母一直都是如此。留下死後十年再交給我的安排後,家母死去了!

  儘管如此,我漸漸不再懷疑自己不久後將書寫「水死小說」。不過,若問起我曾否將「水死小說」強行拉到我生活的不同時期的正面(「水死小說」是否強行出現在我生活中的不同面向,而必須正面以對/無法逃避的話),那便是某個時期我獨自一人旅居海外期間,或是在我一直敬愛的某人死去之後,回想起來倒是確有這樣的例子,即使這樣的情況持續,卻從不曾讓我堅持開始寫作新的文學草稿。

5

  不過,在母親死後十年之際,被亞紗告知將「紅皮箱」交給我的時刻已到,於是在我來說,一直懸而未決的「水死小說」除了重新開始寫作外,已經不能再有其他考慮。而且,事態發展至此,我意識到迄今為止,我其實早就緩慢地做著這個準備了。不僅家母原本保存下來的資料,我寄送給家母的「水死小說」序章和卡片,也在亞紗準備交給我的「紅皮箱」裡。倘若說起重新開始寫作這部已為懸案的「水死小說」的伎倆,恐怕此前作為小說家的人生習慣已經積累下來了。這種想法,與我作為小說家的人生臨近終結的想法重疊在了一起。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