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林書豪

發稿時間:2012/06/02
不只是林書豪
不只是林書豪
作者|何榮幸、吳錦勳、楊照、詹偉雄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04/30

  美國籃球NBA聯盟尼克隊球員林書豪2012年2月4日臨時上場代打一戰成名,掀起「林來瘋」熱潮,這股熱潮至今不退,由於他的父親是台灣人,台灣球迷與有榮焉,出版界打鐵趁熱,紛紛出版與林書豪有關的著作,總計不下二十本,後來林書豪受傷,出版業大都抓季後賽時間點出書,最特別的是《不只是林書豪》,由台灣資深球迷透析「林書豪熱」與NBA、人生、社會、美學的關連性,最具台灣觀點。

  林書豪的一切都令粉絲感興趣,《林書豪旋風Lincredible17》、《上場!林書豪的躍起》等書都詳細介紹林書豪成長求學故事與峰迴路轉成名的歷程,兼及他的教養融合東西文化優點,甚至收錄極多豪小子的精美彩圖,讓粉絲目不暇給,《林書豪與NBA》等書更從林書豪介紹到NBA,要讓讀者看個夠並獲得勵志作用。

  《不只是林書豪》一書有四位作者,都是同一年代、跨不同球種的球迷,看球都超過二十年,經歷八○、九○年代NBA、球賽、球星至今的變化,他們寫的是從看球經驗的主觀感受,累積出來的特別角度的看法,而不是寫外電訪談或資料性可看到的內容,也就都是很難在翻譯書找到的報導。

  例如詹偉雄寫歷史最偉大的控球後衛賴瑞‧博德與林書豪的比較,就是他看球二十年焠煉出的個人主觀觀點;何榮幸從國族主義談棒球、王健民到陳偉殷,再講林書豪對我們的親切性與影響性;楊照從台灣、華人重視教育與職業運動的關係寫起,整理美國長春藤名校與職業運動的關係,哈佛畢業對林書豪與美國職業運動有什麼影響,並指出林書豪對我們很特別,仔細深思其實又不怎麼特別。

  有趣的是四位作者未曾一起看球,好惡的球星也不同,但有一些看法不約而同地指出,NBA球賽特色在六○年代從控衛時代轉變為大前鋒與大中鋒時代,近兩年又回到控衛時代;尼克隊在NBA目前生態下實力如何?四人看法也差不多,有高度共識。對於有興趣看球、談球的台灣讀者,閱讀此書或可得到一些啟發。

文章節錄

《不只是林書豪:是NBA、是人生、是社會、是美學》

什麼時候你會不再迷林書豪?

◎ 楊照

  住在一座城市裡,卻不支持那座城市的球隊,去當別隊的球迷,不是不可能,但很少有,也很難維持。想想看,你去到球場裡看球,全場幾乎都是主場球迷,替主隊加油,你卻支持另一隊,那是多麼尷尬的局面,你真的能不受影響嗎?和朋友聊天或進到酒吧喝酒或在派對上找話題講,別人都是講起同一支球隊就口沫橫飛,只有你進入不了情況,你受得了?

  我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有一年受到朋友好意邀請,在還沒拆掉的臺北市立棒球場看統一獅對兄弟象的總決賽。好意的朋友,是兄弟象的工作人員,他辛苦弄來了票,熱心地帶我入場,當然是坐在三壘上方的兄弟象球迷區。但,那一年,我是支持統一獅的。

  陷入敵營,是什麼樣的感受?別人歡呼時,你嘆息擔心;你想要起立跳躍時,別人咬牙切齒,這是一定的。更嚴重的是,你必定承受強大壓力,不能自在地表現加油情緒;惹來白眼事小,在那種激動氣氛下,誰有把握不會有人衝過來揍你一拳。這樣看球很悶很憋,憋到後來,我那很沒尊嚴的經驗告訴我:你很容易就放棄了立場,忘掉希望統一獅封王的念頭,改替兄弟象加油吧,這樣才能享受投入看球的樂趣啊!

  從一個角度看,美國的球迷好可憐,絕大部分都支持主場球隊,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被剝奪了選擇權。不過換另一個角度看,這樣形成的球迷,必定學會一種在我們之間少有少見的美德──忠誠,尤其關鍵的是,不管球隊戰績是好是壞,別無選擇就是支持的忠誠。

  不是因為那支球隊特別強、特別好,所以成為他們的球迷。屬地主義而造成的球迷會得到一層更重要、更難得的領悟與享受,那就是懂得如何去支持一支輸球的球隊,如何不光是為了輸贏而看球,如何回到球賽的本質上,甚至是回到人的本質上,不現實不功利地認同一支球隊,欣賞一個球員。

  在美國,有很多長年吃瘪的球隊,也就有很多長年不離不棄的球迷。最經典的當然是快一百年沒拿過世界大賽冠軍的芝加哥小熊隊,他們不只是打不到冠軍賽,而且常常戰績落後得很難看,球季中就失去了爭冠的機會。但小熊隊從來不缺球迷支持者,他們的球迷甚至練就一身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的本事,例如會在球季開賽的第一場主場比賽,就高舉牌子,上面寫著:「沒關係,還有明年!」

  追著「臺灣之光」、「中國之光」、「華人之光」看球的觀眾,很難理解這種忠誠,更難體會這種忠誠的價值。因為如果王建民沒有贏、曾雅妮沒有贏、林書豪沒有贏,我們根本就不會注意到他們。我們要從他們身上得到的,就是贏的快感,就是沾染贏的光榮。我們選擇的,不是他們哪一個人,也不是他們所屬的哪一支球隊,而是「贏」,一旦失去了「贏」的因素,我們也就毫不客氣地失去對他們的興趣,去找更強、更會贏球的球隊來支持了。

  這樣看球,有特殊的振奮作用,然而這樣看球,也就必然失去對於球賽某些更深沉、更深刻的感觸,尤其是球賽和總有起有落的人生之間,呼應映照的部分。只要光,不看到黑暗,不想到黑暗,不學習在黑暗中不離不棄的忠誠與堅持,畢竟還是不太對吧!

  郭泓志在先,王建民在後,教會我們一件事,那就是運動與人生平行並存的「懸疑」。原來運動不像原來想像的,必定有短暫且明確的結果──贏了,不然就是輸了。不,運動和人生一樣,有一大塊屬於焦慮的等待與不安的期望,光燦輝煌的戰績,許多突破性的紀錄在眼前,忽然,這一切停擺了。受傷、手術、復健,後面是持續的問號:能夠重回球場再創新紀錄嗎?

  他們過去的成功成就,媒體瘋狂關注產生的深刻印象,讓我們不只無法簡單地忘掉他們、忽略他們,而且還無法不產生「再多給我們一點吧」的期待。於是我們不得不和輸贏脫離開來,關心他們介於最後一場球和重新第一場球中間的種種,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開拓了看球的視野。

  林書豪也一樣,而且林書豪還有機會教我們更多。因為他闖蕩NBA的經驗,更獨特,更是前無古人;因為他所屬的尼克隊,是支陣容不整齊,表現起起落落,讓人無法放心的球隊;因為他打球的方式,好看是好看,卻同時存在著受傷的高度風險;因為他暴得大名的過程,引來了多少等著看他變回灰姑娘的不友善注意,他在球場上稍有不順利的表現,都會被擴大誇大討論;也因為他的臺灣人、華人、美國人身分曖昧,格外複雜。

  換句話說,林書豪有最多機會考驗我們對他的忠誠,提供了我們最多機會背叛他。有人會因為意識到他其實不是臺灣人,或其實是美國人,而放棄當他的球迷;有人會因為不再相信他創造的奇蹟故事而放棄當他的球迷;有人會因為尼克由連贏轉為連輸而放棄當他的球迷;有更多人會因為他受傷缺席,看不到他在場上縱橫的風采,而放棄當他的球迷。

  在什麼狀況下,即使尼克輸球,即使林書豪繼續困在場邊,享受不到立即贏球快感時,你還會願意繼續支持林書豪、繼續當他的球迷?這問題絕對值得好好回答,那麼你能得到的,就不單純牽涉到看運動賽事,而進入了人生基本態度的領域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