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論

發稿時間:2012/06/23
情色論
情色論
作者|喬治.巴代伊
譯者|賴守正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2/05/16

  雖是《情色論》,法國已故哲學家喬治‧巴代伊在這本小書中所探索的,是人性與生命的本質。他筆下三種情色──肉體情色、心的情色與神聖情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以情色深厚的連貫感,取代個人平日生活中的不連貫。

文章節錄

內文節錄

第九章 性的滿盈與死亡(節錄)

被視為是種成長模式的繁殖活動

  整體而言,情色是對禁忌規範的破壞,是人類特有的活動。雖然人類脫離野獸之後才有情色,但獸性還是情色的基礎。對此一獸性基礎,人類雖感到驚恐並企圖迴避,但同時卻又加以保存。獸性在情色中獲得妥善保存,以至於「動物性」或「獸性」一詞往往被與情色聯想。將對性禁忌的踰越形容為「回歸自然」(以動物為代表)並不妥當。然而,禁忌所反對的行為類似動物的行為。性行為總是被與情色聯想,肉體性行為與情色的關係就像大腦跟思想的關係:身體仍是思想的客觀基礎。如果我們想以相對客觀的角度觀察情色的內在經驗,除了相關資料外,我們尚須考量動物的性功能,甚至還要予以特別重視。事實上,動物的性功能有助於我們瞭解內在經驗。

  既然如此,為了進入內在經驗,我們現在先談談物質條件。

  在客觀現實層面上,除非性無能,生命總是動員了過多的精力,必須予以消耗。這些過多精力實際上透過整體成長所需的消耗或單純的遺失加以排除。由此看來,性基本上有其曖昧的面向:即使是不以生殖為目的的性活動,原則上還是種成長活動。整體而言,性腺呈現增長趨勢。為了更瞭解相關活動,我們必須回到分裂生殖這項最簡單的繁殖行為。分裂生殖的有機體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會一分為二:原來的A細胞分裂成A1與A2。此過程與A細胞的成長有關,因為與A原先所處的狀態相較之下,A1與A2代表著A細胞的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A1雖然與A2有異,但兩者與A均無不同。A的某些部份繼續存在A1中,某些部份則繼續存在A2中。我稍後會再回來討論分裂生殖這種使成長有機體的一致性遭到質疑之令人不安的特質。目前我想強調的是:繁殖只是成長的形式之一。這點從個體的加倍繁衍可看得很清楚;而個體的加倍繁衍又是性行為最明顯的結果。不過人類透過性行為的繁殖只不過是原始分裂生殖、無性生殖圈的一個面貌。跟個別有機體的所有細胞一樣,人類性腺本身也是分裂生殖。根本上,所有生命的結合都會成長。成長到滿盈的地步時,它就會開始分裂;但是成長(滿盈)是分裂的條件。在生物界,我們稱此分裂為繁殖。

整體的成長與個別的貢獻

  客觀而言,如果我們做愛,牽涉到的是繁殖的問題。

  因此,按照我先前的說法,這也就是成長的問題。不過,這不是我們的成長。無論是性交或分裂生殖都無法確保正在繁殖(不管是透過性交或是更簡單的分裂)的生命自身的成長。繁殖所帶來的是非個人的成長。

  我先前所提有關耗損與成長的基本對立,在某種情況下也可看作是非個人的成長(而非單純的損失)與個人成長之間的對立。只有不涉及任何改變的成長才算是基本的、自私的成長。如果此一成長有利於個人或超越個人的整體的話,這就不再是成長而是貢獻(don)。對貢獻者而言,做出貢獻是對自己所有的損失。貢獻者終將重新找到自我,不過首先他必須付出。為了整體的獲利,他必須幾乎全盤放棄自我的成長。

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中的死亡與接續

  首先我們必須仔細思索分裂所引發的問題。

  在無性的有機體A內部原先已有接續。

  當A1與A2出現時,此接續並未立刻被排除。知道此接續是一開始或到了危機結束時才消失並不重要,但的確有段暫停時間。

  在這段期間,尚未成為A1的部份仍與A2有所連貫,但整個細胞的滿盈威脅著此一接續。細胞的滿盈導致其生命開始逐漸轉變、乃至分裂;但是在它轉變、分裂的關鍵時刻,即將彼此對立的兩個生命在此時尚未有所差異。此一分裂危機來自於滿盈:尚未分裂、而是處於模稜曖昧的狀態。生命達到滿盈時,便由原先的休憩平靜狀態變成暴力騷動。此一混亂、騷動侵襲整個連貫的生命。起初在連貫狀態中引發的騷動暴力召喚了分裂的暴力,因而導致了不連貫。兩個不同個體完成分裂後再度恢復平靜。

  這些導致一個、兩個新生命誕生危機的細胞滿盈,與導致性繁殖危機的男女性器官滿盈相較之下,可說相當簡單、基本。

  不過,兩種危機本質上有些相同點。首先,兩者都起源於滿盈洋溢。其次,兩者均與繁殖者和被繁殖者的全體生命成長有關。最後,兩者皆涉及個體的消失。

  分裂的細胞不會死亡是個錯誤的觀念。事實上,A細胞並未能在A1或A2中倖存下來;A1與A或A2都不同。嚴格說來,A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已不復存在,A細胞已然消失,A細胞已經死亡。它沒留下任何痕跡,也沒有任何遺骸;但它的確死了。細胞的滿盈在創造中死亡、在危機解除中結束;但從中卻也出現了新生命(A1與A2)的接續。原先唯一的存在現在則隱藏於兩個不同的個體。

  兩種不同繁殖方式最後這項共同點至為重要。

  在這兩種實例中,最後都顯現出生命的全盤連貫。(客觀而論,此一連貫是透過繁殖的過程,由一個生命賦予另一個生命,由個別生命賦予全體其他生命)。但是,每次當深層連貫出現時,消除個別不連貫的死亡總會現身。無性生殖死亡的同時也避開了死亡:在無性生殖中,死亡的個體消失在死亡中;死亡變得複雜。從這層意義上看來,無性生殖是死亡的最後真相:死亡宣告所有生命(與存在)根本的不連貫性。只有不連貫的生命才會死亡;而死亡也揭露不連貫的謊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