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 Earth穿越古今

發稿時間:2013/04/20
用Google Earth穿越古今
用Google Earth穿越古今
作者|廖振順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03/29

  傳統地理課程教學中,我們往往僅能透過課本中制式、生硬的教材學習;廖振順老師跳脫了以往地理學習方式,利用Google Earth製作成3D動畫,把原本課堂中抽象的內容真真實實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猶如身歷其境一般,讓學習地理更顯生動有趣。

文章節錄

CH 2 孔子壯遊天下

孔子不姓孔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你是否不免心生疑惑,孔子的父親為何不姓「孔」呢?難道姓「叔」嗎?當然不是。孔子的父親其實姓「子」,孔子出生時也是姓子。很驚訝嗎?別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是奴隸制,奴隸當然不會有姓氏,一般人民也沒有姓氏,當時「百姓」指的是貴族,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姓氏,根據清代大儒顧炎武的說法,春秋時期只有二十二個姓,而且沒有「孔」這個姓。

  春秋時期姓氏的用法和現今也不一樣,簡單地說,當時人們對彼此的稱呼沒有一定的規則。原則上姓大於氏,一個宗族有一個姓,繁衍開來就有了分支,這些分支就稱為氏,而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當時命名毫無章法,姓、氏使用與男女地位高低無關),叔梁紇的名號是直接由字(叔梁)和名(紇)所組合,這種情況在當時很常見。孔子時用氏名(孔)為名號,他的後代子孫孔鯉、孔伋、孔白都用氏名,後來氏變成了姓,也可以說,「孔姓」是從孔子開始固定下來的。

  二○○五年金氏世界紀錄新增了一項紀錄,將「孔子世家譜」列為「世界最長家譜」。孔氏世家譜原本不記錄旁支,全族家譜始於宋朝元豐甲子年(西元一○八四年),清康熙以後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最新修纂的族譜於二○○九年出版,共分四集一百零八卷,總計達驚人的一百五十四冊。由於考核細緻嚴密,而且時間長達兩千五百年,不論是研究人口學、社會學、宗法制度等,均提供了珍貴的價值,當然更是一份屬於全人類的文化襲產。

走過繞臺灣兩圈的距離

  眾所皆知,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公認七十二位賢人,孔子帶著一群學生到處趴趴走,是進行校外教學嗎?還是知性之旅呢?其實都不是,若依照現代人的觀念,倒是比較接近「壯遊」,即胸懷壯志地周遊各地。

  兩千五百年前,整個中原世界大亂,到處可見瘋狂征戰、殘忍屠殺,孔子想解救身在亂世的百姓,提出以禮來節制行為,以樂來營造寧靜、和平。孔子在母國(魯國)任職時,眼見魯君沉溺於齊國送來的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良馬而荒廢國政,內心感到無比失望,於是在五十五歲高齡決定帶著弟子開始壯遊各國的行程。

  為了推展理念,孔子行走範圍可說全在春秋時期的核心區域。綜觀整個周遊列國的路徑,最南邊抵達楚國負函,約今之河南省信陽市附近,以今日地圖觀之,可看到孔子的「壯遊」路程大抵不出山東與河南兩省的範圍,主要是因交通運輸的限制。當時的路況很原始,城裡的主要道路大部分鋪設了石塊,但出了城外,就完全是泥土、碎石路面;以現今的標準來看,不管是城裡、城外,都是崎嶇不平。孔子不論是選擇牛車或馬車,坐起來都不會太舒服,如果選擇馬車,速度固然較快,相對的震動幅度卻最劇烈;若是選擇牛車,車行速度雖然較慢,但是坐起來會舒適一些。

流芳萬世的孔氏一家

  孔子的偉大不是在於走了臺灣島兩圈距離的路途,而是身處人人為一己之利而奴役、踐踏別人的亂世之中,基於悲憫之心,想著要改變世局,明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仍全力以赴,但求播下希望的種子,寄希望於未來。

  從漢高祖劉邦以祭天的儀式祭拜孔子以來,歷朝歷代均對孔家做出封賞,部分孔家子孫世世代代居住在曲阜,其墓地、家廟與孔府宅地不斷擴建、維修,歷經千年歲月,「孔廟」擁有一千兩百餘株古檜、一千零四十多塊碑刻。「孔府」則是現存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優、衙宅合一(府內設有官署)的古建築群,占地面積相當於半個中正紀念堂,府內存有大量禮器,包含多位皇帝的御賜,還有三十多萬件明清文書檔案。而「孔林」更是世界最大的家族墓地,兩千多年來孔家子孫陸續安葬於此,如今墓塚總數高達十幾萬座,占地面積相當於八座中正紀念堂。

  兩千五百年以來,歷代帝王的封賞和維護,孔廟、孔府和孔林所留下的文物,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唯一的一次破壞,卻也是最徹底地摧殘,發生在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北京師範大學就讀、時年二十九歲的譚厚蘭,在中央政府陳伯達(曾任毛澤東祕書)的授權下,率領兩百人到曲阜「打倒孔家店」。他們「勤奮工作」二十九天的豐碩成果如下:燒毀古書二千七百餘冊,字畫九百多幅,珍貴書籍十萬餘冊,搗爛孔子、顏回等泥像,並從泥像中取出裝幀考究的明版《禮記》、《中庸》、《周易》、《尚書》、《詩經》、《春秋》、《大學》、《論語》、《孟子》等無價文物,砸毀包括孔子墓碑在內的歷代石碑近兩千座,進而搗毀孔廟,破壞孔府、孔林,剷平孔子墳墓,挖開第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與其夫人的墓塚,及第七十六代孔令貽及其妻妾的墳,並曝屍、毀屍批判,後來因裸露屍身難看,曝屍六天後,草草丟到土坑裡焚燒了事。

  這件事最後演變成集體瘋狂盜墓,曲阜許多人因此發家呢!這位可以永垂「□□」史(空格內自己填)的譚老師後來如何呢?她曾被關到監獄,最後裁定免起訴,出獄後因子宮頸癌在四十五歲離開人間,終其一生未婚、無子。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