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狼之間的時刻

發稿時間:2013/05/11
犬狼之間的時刻
犬狼之間的時刻
作者|約翰.科茨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財信
出版日期|2013/05/01

  作者以曾任華爾街資深交易員的見聞與身為神經科學專家的深刻研究,闡述人類處於牛市與熊市時,投資行為上的生理轉變之根本原因。書中透過客觀事實的分析,舉交易廳裡的實際動靜為例,讓人身歷其境,感受時而緊繃、時而放鬆的情緒,也讓人更能體會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同時找出影響金融泡沫的成因,最後還提供如何穩定市場的極佳良方。

文章節錄

《犬狼之間的時刻:冒險、直覺及市場起落的生理學之謎》

  我對金融市場的生理面開始感興趣是在1990年代,當時我在華爾街工作,先後在高盛、美林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後在德意志銀行擔任交易桌的主管。那段期間當交易員特別有意思,因為紐約正處於科技狂潮的泡沫中,其實整個美國都是如此,而且那泡沫還不是普通的大!從1920年代的大牛市以來,市場就沒見過類似的奇景了,1991年那斯達克的指數還低於600點,在那關卡徘徊了幾年後,開始上漲,1998年站上2,000點。後來亞洲金融危機來襲,壓抑那斯達克的漲勢近一年,下壓了約500點,但市場總算止跌回升,漲勢一飛沖天,才一年半,就從1,500點上衝到5,000多點,總報酬超過300%。

  那反彈的速度和漲幅幾乎是前所未見,帶動牛市的網路股及高科技類股欠缺扎實的財務佐證也是史無前例。事實上,當時股價和基本面的落差極大,導致許多和這股趨勢對賭失敗的傳奇投資人就此飲恨,退出華爾街。例如,創立老虎避險基金的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也認輸退場,他說市場可能瘋了,但他可沒瘋。羅伯遜和其他人可能猜對了市場應該會上演一齣大逆襲的戲碼,但他們也很清楚經濟學家凱因斯早在1930年代說過的名言:市場陷入非理性的時間,可能比投資人的本錢撐得還久。所以羅伯遜退出了市場,但他的個人名聲和資本大抵上完好無損。2000年初,那斯達克崩盤,才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回吐了3,000多點,跌至谷底時只剩1,000多點,回歸到幾年前的水準。

  除了急漲和暴跌的幅度驚人之外,泡沫的另一個特徵也值得注意,那特徵讓人聯想到1920年代:股市滿溢著能量和興奮之情,文化中瀰漫著全民股市的氛圍。事實上,泡沫還沒破時,總是樂趣無窮,日後大家回想起當時普遍的愚行,也帶著幾分莞爾的心態。我想像那些親身經歷過1920年代大牛市的人,肯定對那個魯莽衝動的年代,懷有幾分思古幽情。畢竟,在當時,未來技術、樂觀精神、輕鬆致富似乎預示著新時代即將來臨,充滿了無限可能。當然,大崩盤之後的人生,肯定對他們造成更深遠的影響。據說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出生和成長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依舊帶著史學家卡洛琳‧柏德(Caroline Bird)所謂的「無形疤痕」,對銀行和股市極端不信任,也對失業抱著過度的恐懼。

  我對1990年代的回憶就像1920年代一樣,覺得那十年充滿了希望,也詭異至極。1990年代我們看到的是中年的執行長,穿著黑色的高領毛衣,試圖跳脫框架,主張另類思考;還有20多歲的年輕人戴著無邊的套頭帽和黃色的太陽眼鏡,藉由無限資金的撐腰,在市區的頂樓豪宅大開奢華派對,暢談鮮少人聽得懂──更少人質疑──的古怪網路計畫。你敢質疑就表示你「根本不懂」,不免招人訕笑,顯示你是個無法另類思考的大恐龍。有一點令我確實不解的是,網路該如何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上網訂購的確很簡單,但是在送貨的實體世界裡,還有油價上漲及馬路壅塞的問題。當時以最大膽的方式對抗這項殘酷事實的網路公司,是總部設在紐約的新創公司Kozmo.com,它承諾只要送貨區在曼哈頓及其他十幾個城市內,即可在一小時內把貨送達。後來為這種愚行付出代價的人,除了投資人之外,還有上百位騎著自行車的快遞人員,他們為了趕在時限內送件,氣喘噓噓地闖紅燈。後來,那家公司破產了,只剩大眾對這家公司及無數類似的事業所留下的不解疑惑:投資人究竟在想什麼?

  或許比較正確的問法是:他們有在想嗎?投入這種瘋狂市場的投資人,除了幾乎沒做什麼理性選擇或賽局理論的思考流程之外,也鮮少展現一些大家常說的投資人愚行:恐懼和貪婪。一般認為,牛市愈漲愈多時,會產生超乎尋常的獲利,導致投資人的判斷力受到貪婪的影響,進而失常。這意味著投資人明知市場是泡沫,卻因貪婪而在市場中留連忘返,捨不得離場。

  貪婪的確可能導致投資人貪圖獲利太久,但是這種說法忽略了網路狂潮和狂囂1920年代等泡沫的一項重要特質:投資人天真地以為他們是在投資未來,毫無憤世嫉俗與機巧詭詐的想法。此外,當牛市開始應驗投資人的想法時,獲利不只是帶來貪婪而已,也讓他們情緒亢奮,自以為無所不能。這時他們內心的篤定感取代了風險評估──反正他們就是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極限運動看起來像小兒科,性生活愈來愈帶勁,甚至走起路來氣勢也不同了:比較挺直、威風,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絲「少惹我」的危險感,他們的身體似乎在咆哮著「什麼事都難不倒我」。湯姆‧沃夫(Tom Wolfe)把華爾街的紅人描述成「宇宙的主宰」,一針見血地點出這種妄想的行徑。

  在網路狂潮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種行為,因為人的轉變非常鮮明,不只沒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大眾如此,在華爾街的專業交易員身上更是明顯。這些原本穩重、謹慎的交易員,慢慢地亢奮、狂妄了起來,腦中經常閃現許多想法,個人習慣也在改變:縮減睡眠(在夜店裡混到凌晨四點),性慾隨時都很強烈(總之就是比以前旺盛,從他們開黃腔,以及螢幕上色情照出現的頻率增加,可見一斑)。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對自己的風險承擔變得愈來愈自負,賭注愈下愈大,風險報酬的權衡卻愈來愈糟。我後來得知當時看到的這些行徑都是「狂躁症」(mania)的臨床病徵。(本文摘自「1 市場泡沫的生理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