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讀書會

發稿時間:2013/05/18
最後的讀書會
最後的讀書會
作者|威爾.史沃比
譯者|曾育慧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04/30

  這是一本母子情深的書,更是兩個愛書人在生命最後的對話。在書中,不僅能看見作者陪伴癌末母親以書為伴、走過化療與安寧照顧的溫馨過程,更能看到兩個博學多聞的愛書人,探討無數名著的內容,讓人讀後咀嚼再三、回味無窮。

文章節錄

《最後的讀書會:媽媽教我的人生智慧》

  回到家後,我試著想出我從什麼時候開始,放學回家會問母親她過得如何,或是問父親,他聲音變粗是不是快感冒了……之類的。我只記得上了寄宿學校後,會在我跟他們的對話即將結束時草草地問這些問題。

  我很不懂得怎麼詢問和傾聽,真正的用心聆聽,而且也習慣地去尋求樂觀的答案來滿足自己,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有好轉的可能,不會從糟糕變得更糟糕。我的母親卻令她兒子失望了,她的兒子絕望地要她好一點時,她怎麼愈來愈差?

  我帶了瓊.蒂蒂安的書《奇想之年》到佛羅里達。這本書幾年前出版時我們就讀過了。我想再讀一次。這是蒂蒂安的人生故事,她在開頭前幾頁講述丈夫突然過世,女兒得到重症卻奇蹟般地復原。(很遺憾地,她女兒最後逃不過病魔,在蒂蒂安的書寫完,即將出版之前死於胰臟炎。)《奇想之年》是一本關於死亡、哀悼與疾病的書。

  蒂蒂安把丈夫死後的悲慟跟父母過世時的感受做了對比:

  悲傷,在它來臨時,沒有人期待它出現。這跟我父母親死的時候不一樣:我爸爸過八十五歲生日的前幾天過世,我媽媽只差一個月就活滿九十一歲,這二個人在生前就已經日漸衰弱。他們走的時候我覺得難過、孤獨(被遺棄的孤兒感,不管是年紀多大的孩子),後悔讓時間錯過,很多事都沒說出來,無法在他們人生最後階段分享或甚至接受他們的痛苦、無助,以及身體上受到的難堪與折磨。

  我沉浸在書中,而且反覆地讀這一段。母親沒死,她還在。我雖然難過卻不孤單。該說的話和該做的事,我有機會完成,未來不會悔恨交加。接受母親承受的疼痛、無助與身體上的不堪,並加以緩和,我也還有機會。

  知易行難。母親還活著,卻也即將死亡。她想要談朋友、工作、孫兒、房地產和我們正在讀的書(特別是蒂蒂安的書,我一看完她就拿去重讀),談音樂、電影、交通、還有好笑的事、過去的事、還有我的事業,還有……她想做的事,數也數不完。除了跟我和家人在一起之外,她也想認識新朋友。

  我體會蒂蒂安用字遣詞的智慧:分享與接受。我發現,只要我願意跟母親討論任何她想談的,或是靜靜地坐在她身邊陪著她看書,這些都是分享。我甚至可以全盤接受,不質問、不懷疑,也不插手。

  那天過得很愉快。天色漸晚,我給自己倒杯酒,我們把熟食店買來的火雞肉義大利麵加熱後一塊兒吃了。飯後我們看了一部紀錄片,內容是政治操盤手李.艾特沃特(Lee Atwater)的故事。我們看得很起勁,只是結尾講到他死於癌症,還播了他被病痛折磨到不成人形的可怕鏡頭。

  影片在播的時候,我好幾次察看母親的情況。看完之後我問她感覺如何。我其實一直試著遵照《生病的禮節》的指示問問題:你希望我問你你的感覺嗎?我還是覺得這個建議很棒,只是這種問法過了一陣子之後,似乎太做作,而且也很生疏,好像教室裡明明只有你跟老師二個人,你想發言還特地舉手問可不可以說話。在電話中跟她談,和跟她在佛羅里達的屋子裡談,是不一樣的情形。

  「好多了,」她回答。

  我希望這是真的。畢竟我們都看到海牛了。──摘錄自書中〈奇想之年〉篇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