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東關注歷史文化,作品多是寫實主義取向的大型壁畫,民族情感濃厚。孫子佛朗西斯科二世也是藝術家,卻走抽象和印象派,與祖父截然不同
9月底去了趟東京,一度以為沒出國,是日本很台灣?還是台灣很日本?尤其四處可見標榜販售加了「珍珠」或珍珠奶茶等台式飲品,頓時讓「台灣」成為一股潮流
劇場和表演團隊都必須得到觀眾樂迷支持,在這中間得靠有心人穿針引線,才能讓劇場、表演團隊與觀眾達到三贏
正因創作者對於某件事物的感受難以言喻,才選擇以語言之外的形式表達內心感受
演藝圈長期被膚淺、速食的刻板印象所籠罩,這個幽靈是所有演藝從業人員的共業
像口重到單手拿會扭傷手的鐵鑄鍋,平日備受保護,掀起鍋蓋的一刻芳香撲鼻,只能偷偷讚嘆,哎呀呀這鍋怎麼這麼厲害
台灣在創意領域中無可取代的優勢,其實並不複雜,卻也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我們與惡的距離走了5週功成身退,留給觀眾的是什麼?
或許說真話、反映真實的創作,才是藝術本來應有的面貌
不是只有我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部長,顯然很多人也都看到了
走過2019,隨著上一代的前輩們正式放手,台灣的下一個舞壇中堅世代,真的「成年」了
來自地獄的聲音,是天未亮前來自獄卒的喚名聲。鐵門「咿-呀」推開的聲音,清楚分明。40個牢房的偌大空間鴉雀無聲
我聽很多同業說,金鐘像是每年大拜拜,習慣了,然後又埋首回到稿件裡。
如果說有一種文化藝術傳承數千年,至今依然繁榮興盛,吸引外國人學習,還流傳到歐洲演變為另一種藝術,那大概只有印度舞蹈
「我很自豪台灣音樂非常多元,你想講什麼都可以。台灣音樂也是很誠實的,反映人們生活跟想要表達的事情。」
帶著對打擊樂的狂熱信念,讓夢想在台灣真實存在。他是朱宗慶,那個像雜貨店老闆的藝術家爸爸
踏出車廂,迎來穿著人偶的財神爺,民眾蜂擁搶拿紀念品,對比車頭上的石虎插畫,鎮公所似乎更想「發大財」
「畫畫不像上班,有主管告訴你要做什麼,藝術是沒有人告訴你這些,每天是自我焦慮,自己跟自己打仗。」
安卡拉巿中心酒店的「米隆加夜」,一窺當地探戈文化
寫作需要語言、文字來展現厚度,一段生命經歷的展現,便也會是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