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 。當您按下同意按鈕,代表您接受上述規範。

進入協商時代 國共關係與九二共識同在

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交流密切。圖為馬英九(左)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正式會面,並握手致意。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中央社檔案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交流密切。圖為馬英九(左)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正式會面,並握手致意。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

2021/06/17 10:02(11:14更新)

台灣在1987年解嚴後,與對岸關係,從國共關係改變為兩岸關係,但其間仍存在國共關係的身影。國共兩黨從以往的內戰、對峙,進入到交流時代,國共兩黨的協商也逐步走向難度更高的深水區。

中共在經濟上走向改革開放已超過40年,中國如今已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黨如何看待這個曾經的戰場上對手、現在引領著「中國崛起」、甚至成為台灣威脅的政黨?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副主任張弘遠告訴中央社記者,中共在經濟民生問題上的治理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對於民主權益、自由法治等方面的治理卻欠缺制度;此外,近年來中美激烈對抗競爭,以及中共和周邊國家關係緊張,影響了中國大陸崛起對世界所能發揮的正面貢獻。

張弘遠說,國民黨當前基本立場就是:堅持「九二共識」、捍衛中華民國、遵守一中憲法。「國民黨還期待有朝一日,在制度選擇和挑戰上,能夠把自身的實行經驗和心得用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上。」

面對中共,國民黨和民進黨最大的不同,一是國共雙方還有往來交流;二是建立在對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發展的關切上,與對岸互動。

回顧兩岸交流之初,故總統李登輝任內,在1990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1991年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作為兩岸協商溝通管道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也在這一年成立。當時大陸還沒有從「六四事件」的壓抑氣氛中走出,台灣應對大陸雖然小心謹慎卻也較有自信。

1993年4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會面,簽署4項協議,為兩岸協商創下高潮。

但也是在李登輝任內,因為他於1995年成功訪問美國而有了台海危機。1996年李登輝宣布對陸經貿採取「戒急用忍」政策方針,1999年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些舉措和說法令中共對他轉變態度。

李登輝之後,陳水扁在2000年上任,台灣史上出現首次政黨輪替。即使此時國民黨已是在野黨,但在中共不信任民進黨的情況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在2005年訪問大陸展開「和平之旅」,當時正是陸方「反分裂國家法」沒有多久,連戰與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並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其中提到「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等主張,後者在馬英九執政後實現,台灣得以參加過幾次世界衛生大會(WHA)。

國共的互動及互信緩和了當時兩岸間緊繃的氣氛,用國民黨的話說是「提供民眾另一個選擇」,但卻也引來反對者對中共「拉藍制綠」策略及台灣朝野未能團結一致的批評。

而台灣只要是國民黨執政、兩岸兩會就恢復協商,兩岸關係相對不那麼劍拔弩張,也引來不少人譏嘲或感慨:歷史上「反共」的國民黨哪兒去了?

馬英九執政時代,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雙方交流更為密切,甚至在2015年實現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的「馬習會」,但這不代表兩岸民眾間就更為「心靈契合」。2014年太陽花學運不但擋下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更讓台灣民眾對於中國大陸影響力的憂懼搬上檯面。

張弘遠就說,中共的想法是隨著文化與經貿交流,歷史發展會走向統合;但文化經貿交流同時會產生「合」(認同)的力量和「分」(對抗)的力量,必須要有妥善處理的機制才能讓前者大於後者,現階段看不到這個機制。

另一方面,馬英九表示,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以「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經後政」的順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並說不排除與對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不過,「九二共識」的分歧越來越大,簽「和平協議」的主張則反映兩岸協商進入深水區的困難。

1992年,海基、海協兩會在香港會談,為了能讓後續事務性協商繼續,雙方就「一個中國」論題及其內涵討論。這個過程形成了雙方不同立場、不同解讀但也有些許交集的見解,2000年被時任陸委會主委蘇起稱為「九二共識」,前總統陳水扁曾稱之為「沒有共識的共識」。總統蔡英文則明確表示,有「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但不承認「九二共識」。

當時不少人認為「九二共識」說法是「創造性模糊」,讓兩岸有了協商基礎,才有了後續的會談和協議。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說,辜振甫曾告訴他,「九二共識」最大的奧妙就是「心照不宣」。

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這個名詞似乎變得越來越被賦予特定意涵,原本的模糊功能正在打折扣。

趙春山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下稱「體現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突出「一個中國」;又在201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中,把九二共識和下一步的「民主協商」相連,這些都讓爭議擴大,「習近平不斷加碼,台灣當然不接受」。他並表示,「九二共識不是為了統一服務,而是為了解決兩岸事務性商談衍生的問題服務的;它不是目標價值,是工具價值」。

江啟臣2020年接下國民黨主席後,展開黨內改革工程,在兩岸論述方面,他提出「基於中華民國的九二共識」,他在廣播節目受訪時說,九二共識在2019年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話、民進黨的扭曲,加上國民黨並未即時澄清;為了讓民眾對九二共識更了解,因此他主張應將九二共識拉回中華民國憲法上。

無論如何,中共已經將九二共識寫在黨的文件中,對它來說,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不認九二共識、又不能提出足以取代的新共識的話,兩岸協商恐怕復談無門。

作為當年兩岸事務性協商基礎的「九二共識」都引發了那麼大爭議,不難想像兩岸若要簽訂「和平協議」牽動的層面有多廣。

國民黨曾經掌握中國大陸大片江山,最終卻退守台灣,讓成立僅28年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箇中原因自然很多,但中共在過去兩黨和談中的狡詐、以至於邊談邊打,卻是不爭的事實。若國民黨執政時要簽「和平協議」,中共還能信任嗎?

不同於如今國民黨中生代在這方面的保守及更多對民意的考量,前國民黨政策會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說,如果因為歷史負面因素現在就不做什麼的話,那國際上根本不可能有後來的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過去的歷史」。

前國民黨政策會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認為,現在兩岸政治沒有良性互動,經貿交往卻反而越來越深入,這對台灣反而不利,也達不到台灣參與亞太經貿整合的目的。他並表示台灣和香港不同,兩岸之間是談判問題。中央社記者張智彥台北攝
前國民黨政策會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認為,現在兩岸政治沒有良性互動,經貿交往卻反而越來越深入,這對台灣反而不利,也達不到台灣參與亞太經貿整合的目的。他並表示台灣和香港不同,兩岸之間是談判問題。中央社記者張智彥台北攝

張榮恭曾負責安排2005年連戰和平之旅,主張要與中共接觸、協商。他認為現在兩岸政治沒有良性互動,經貿交往卻反而越來越深入,這對台灣不利,也達不到台灣參與亞太經貿整合、降低對大陸經濟依賴的目的。

他強調,台灣和香港不同,香港對大陸來講是治理問題,「兩岸之間是談判的問題」。他質疑:「台灣現在在某些民情、民意煽動之下,都有『不惜一戰」這種勇氣,那難道我們沒有勇氣和智慧做兩岸談判嗎?戰爭帶來的肯定是生靈塗炭,談判是什麼樣的結果,那要看執政者的智慧。」

中共等不到國民黨說的「先經『後政』」、兩岸和平協議等,習近平直接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中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並歡迎台灣各界前往協商。

張榮恭說,大陸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台灣接受或不接受是一回事,那台灣的主張是什麼?「民進黨就是覺得要對立下去,反正有美國的支持;國民黨認為是要和解,但是對於長遠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說法,所以這個挑戰會長久存在。」

他認為,打破任期限制的習近平,在兩岸關係上也會有更大的要求,這就是台灣必然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