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剪不斷的緣分 寄養家庭與腦麻兒共譜暖心故事

2019/5/15 17:53(5/15 20:2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5日電)寄養家庭劉慧美以前因擔心難照顧、排斥收腦麻兒,但一名腦麻兒母親驟逝,她一時心軟,一帶就帶了9年。劉慧美說,以前總覺得她是孩子的貴人,但回過頭看,小孩才是她的貴人。

當孩子原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生父母因嚴重疏忽或虐待等因素不適合教養子女,社工將孩子安置在其他較適合的家庭,稱為寄養。目前台灣約有千個寄養家庭,但寄養家庭的穩定成長和招募成為近年挑戰。

寄養家庭代表劉慧美今天受訪時表示,她從民國96年投入寄養家庭工作,一開始只是想幫忙家扶基金會,當時他們在找願意帶高風險家庭孩子的保母,但又無力支付太高的保母費,她一聽就決定幫忙。一直等到自己的小孩都大了,才真正成為寄養家庭。

劉慧美說,因她過去曾在社福單位照顧過重障孩子,知道照顧腦麻兒非常辛苦、壓力又大,她沒有足夠的照顧技能,起初就跟家扶講明,她不願接腦麻兒。

該來的緣分就是擋不住,一名腦麻兒因寄養家庭狀況,暫時到劉慧美家寄住。劉慧美因緊張,半夜常要起床查看孩子還有沒有呼吸,深怕照顧出問題,也三番兩次催促社工快把孩子帶走。但就在孩子的媽媽準備來帶走孩子時,半路遇到車禍,當天就往生。

劉慧美再也說不出「把孩子帶走」,因為她知道,一旦她不接,孩子只能被送到機構安置。她心裡捨不得,只好跟社工說,如果有新的寄養家庭,再來把孩子帶走。沒想到,一路帶到現在,一帶就帶了9年。

照顧腦麻兒不只是辛苦的體力活,也非常費心思。為了帶孩子接受早療、上學,劉慧美每天揹著孩子上下老舊公寓的樓梯,一直揹到去年,孩子學會上下樓梯了,她才稍微輕鬆些。但說起辛苦之處,她也僅是爽朗地笑說,「我以前在工地揹鋼筋習慣了」,並不以為苦。

為照顧好孩子,劉慧美不斷上課、精進特殊兒童的照護技巧,也因此變成相當專業的保母,家長都非常放心。她發現,自己現在能在保母工作熠熠發光,是腦麻孩子帶來的禮物。

劉慧美說:「以前我都認為我是孩子的貴人,但現在想想才知道,這個孩子是我的貴人。」也因為一直陪著孩子學習、成長,讓她開玩笑地說:「以後都不用擔心會失智。」

劉慧美表示,一路走來真的很多心酸,寄養家庭們聚在一起時也會吐苦水,抱怨孩子很難教、錢很難賺等。但儘管辛苦,大家卻都有共識,成為寄養家庭是一條很棒的路。

另一個寄養家庭代表何思辰則說,一開始為了助人,投入寄養家庭工作,但孩子來了之後,因衛生習慣不太好,讓有潔癖的她很痛苦,也覺得寄養工作跟想像的不一樣。

何思辰說,她一度掙扎「是不是不要做了?」但又捨不得把孩子送走,擔心造成更大的傷害。她向上帝禱告,上帝給她的話語是「妳愛他就好了」,她頓時領悟,有愛就能堅持,也不用害怕困難。一路走到現在,看到孩子的成長讓她很欣慰。

衛生福利部下午舉行「說好了,我們打勾勾」招募寄養家庭微電影首映會,影片呈現寄養家庭的大愛無私,讓暫時與親人分離的孩子能獲得溫暖的寄養家庭支持,也呼籲社會大眾熱情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衛福部長陳時中致詞時表示,到寄養家庭的孩子常因原生家庭的狀況而心靈破碎,寄養家庭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孩子建立關係,非常不容易,也值得敬佩。政府會給更多元的支援,也希望地方政府能提高寄養安置費,讓寄養家庭無後顧之憂。

有意願申請擔任寄養家庭者,年齡只要符合25歲至65歲間,有固定收入,足以維持家庭生活,並具有照顧小孩的能力,經審核通過,都有機會加入寄養家庭,成為受虐失依孩子堅定的後盾。(編輯:張雅淨)10805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