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平成年代二三事 一青妙台日交流記憶深

2019/4/25 10:17(4/25 14: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鄭景雯
「平成年代最重要的是台日關係變得友好。」台日混血作家一青妙自幼在台灣長大、11歲移居日本,她從「我的箱子」自傳尋找父親與兒時成長記憶,也搭起交流橋樑。

跨越平成 一青妙的隔海情緣

一青妙的父親是基隆顏家第三代繼承人顏惠民、母親是日本人,她在台灣出生,11歲返日居住。某天整理房子時,找到一個老舊箱子,打開後發現裝有滿滿的父親、母親和自己姊妹往來的書信,同時也打開塵封已久的台灣記憶,寫下自傳「我的箱子」尋根。

一青妙也因為這本自傳,建立與台灣的橋樑,後續書寫了「日本媽媽的台菜物語」、「我的台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溫暖的記憶,從這裡出發:一青妙的台灣東海岸」、「什麼時候去台南?」等介紹台南的書籍,今年還第4年續任台南親善大使,不少日本人更是透過她的書,認識、旅遊台灣。

然而這次約訪,一青妙談論的主題不是台日交流,反而要她從日本人的角度談平成年代,她笑說:「第一次接受這樣的訪問題材,覺得很有意義。」

與明仁女兒同校 高校的貴族體驗

一青妙出生於昭和45年(1970年),昭和56年(1981年)回到日本定居,19歲時,日本進入平成元年(1989年),「我人生最重要的30年,幾乎都是在平成時期。」一青妙經歷昭和晚期與平成年代,即將迎接下一個年號,有幸見證三代日皇,她認為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說起來,一青妙在日本唸的學校,和天皇家族也有些關聯。11歲回到日本後,進入學習院女子中等科就讀,這所學校主要為貴族、華族子女所設。進入這所學校還有個條件,家族中必須有人曾在這讀過書,後輩才可申請、考試入學。

一青妙的曾祖父顏雲年當時為了讓企業打入日本社會,安排兒子顏欽賢、孫子顏惠民進學習院讀書,為的就是打好人脈關係。

不過當時一青妙不知道有這一層脈絡,被學習院錄取後,才知道父親顏惠民也是從學習院畢業,而一青妙則是從中等科一路直升念到高等科畢業。

學習院中等科一個年級共分為「東、西、南、北」4個班級,凡是天皇家族子女,都是念「北班」,日語稱為「御學友」,也就是跟天皇一起唸書的友人,而北班的方位又離教務處最近,發生任何事情,北班最能快速得知消息。

一青妙印象最深刻的是,剛進學習院時,明仁的女兒清子是大一屆的學姊,「在學校常常看到清子,她上學時會有很多警衛一起來,她走到哪裡,警衛就跟到哪,在學校是常見的場景。」

學習院畢竟是日皇子女念的學校,難免加入許多「養成教育」課程。一青妙說:「進校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日本國歌,把歌詞一字一字拆解,理解背後意涵。」

另外,學習院學生也須學習古文、茶道等嚴謹的禮儀課,早中晚要用很有禮貌的日文「ごきげんよう」(早上好)打招呼,這項傳統禮節至今仍存在。

免政黨輪替 日皇像國民爸爸

提到對日皇的看法,一青妙認為,天皇不像首相會因為政黨輪替而改變,即便換了政黨執政,天皇還是同一人,比較能從國家整體角度為人民思考。

她舉例,311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忙著處理福島核電後續事宜,明仁夫婦則代替政府,到各地慰問災民、安撫人心,「相較之下,昭和天皇較有距離,平成天皇比較貼近平民,像是國民爸爸,很親民。」

過往日皇都是過世才傳位,明仁卻在生前退位。一青妙認為,明年日本即將迎接2020東京奧運,「這幾年明仁天皇身體欠佳,萬一在這之中發生什麼事情,可能擔心會干擾到國民。」

再加上日皇在位時若辭世,往往會花費許多國家公帑舉辦後事,以目前日本經濟不佳情況來看,一青妙認為,明仁天皇提前退位是很貼心的做法,也能讓兒子德仁親王有更多空間發揮。

平成文化事件 妹妹一青窈成歌姬

提到平成年代印象最深刻的文化事件,一青妙毫不猶豫地說:「我妹妹(一青窈)被封為平成歌姬。」根據日本卡拉OK業者DAM統計,平成年代KTV最多人點唱的歌曲,第一名就是一青窈的「花水木」。一青妙笑說:「妹妹一直很想唱別的歌,但大家都要求她唱『花水木』,這也成為她最有代表性的歌曲。」

至於平成年代印象最深刻的事件,一青妙認為,昭和時代台日關係較淡,平成台日關係變得友好。尤其311大地震後,台灣捐款高居世界第一,改變20、30歲日人對台灣的看法,甚至在日本帶動一波台灣潮。「我有幸因為生長背景可以做台日交流的橋樑,希望到下一個年號,可以把橋樑變得更寬、更穩固。」

平成年代對一青妙而言,多數是正面評價,但對昭和時代的「不便利性」反而有些懷念。數位化前,溝通透過書信、電話往來,「看到一個人的字體,便能想起他的臉」,不像現在所有訊息字體統一,找人只要透過手機傳訊就能找到,少了「等待的美學」。平成時代雖然科技發達,但人情味卻變得稀薄。

一青妙的媽媽留下一箱手寫書信、老照片,對她來說是最美妙的事,讓她能從父母親的字體,回憶一家人相處的時光。(編輯:王思捷)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從留學生到記者 平成30年起落印記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