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融時報:對中國疑慮漸濃 中東歐轉而對台灣招手

2021/9/22 19:30(10/10 22: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倫敦2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東歐國家近來與台灣互動漸增,與中國關係趨冷。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刊登專文,分析這些國家如何從期待與北京合作能拉抬經濟,轉變成現在更憂心任人宰割的心態。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立陶宛3月宣布將在台北設立代表處後,台灣信用卡用戶刷卡狂買巧克力等立陶宛產品,花費高達新台幣25億元,如今立陶宛已成為台灣第7大網購市場。

此外,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近幾個月宣布對台捐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0月將率領約65人的經貿投資考察團,訪問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顯見台灣與中東歐國家逐漸發展友好情誼。

相較之下,一些國家原本希望與中國合作能獲得經濟利益,現在卻更害怕專制強權的宰制,紛紛重新省思與中國的關係。

智庫「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國事務分析家詩麗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中國建立17+1合作(中國與中東歐17國)機制一度令人高度期待,但我們逐漸瞭解這種夥伴關係無法開花結果,中國向外接觸,大致上只是為了外宣。」

捷克帕拉茨基大學(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去年與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聯手公布一份歐洲人對中國觀感的報告。它們發現中東歐國家當中,僅塞爾維亞、拉脫維亞人對中國多數持正面看法;捷克對中國觀感最差,56%持負面態度看待北京,41%回答他們對中國的觀感在過去3年間惡化。

金融時報指出,對經濟機遇的期待破滅,是導致上述現象的因素之一。波蘭2008年曾試圖拉近與中國關係,希望經歷全球金融危機後能夠提振自身經濟,當年波蘭也擔心過度仰賴歐洲市場,以及來自歐洲聯盟(EU)的資金愈來愈少。但波蘭之後看清北京意圖運用經濟力建立影響力,傾中經濟利益卻很少,這份熱情已開始衰減。

其他引發中東歐國家憂心的事件還包括:北京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追求半導體等核心產業自給自足;2016年中國投資人惡意併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一帶一路」倡議導致夥伴國家債台高築等。詩麗娜說:「我們發現他們希望插手關鍵基礎建設,試圖藉由投資計畫尋求控制權。」

政治領域的發展更令這些國家憂心。金融時報指出,對許多中東歐國家來說,1989年脫離蘇聯占領或宰制,是自我身分認同的重要環節。它們在逃離外國統治的同時,看見北京血腥鎮壓天安門抗議,令老一輩人持審慎態度看待中國。

現在中東歐正基於同樣理由,憂心關注中俄關係日益緊密。詩麗娜說,中俄2017年在波羅的海聯合海上演習「令波蘭震驚」。

此外,對波羅的海國家來說,支持年輕小型民主政體也是原則問題,因為1990年第一個承認它們脫離蘇聯獨立的國家是冰島。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ėda)說:「當年我們獲得與立陶宛相隔甚遠的小國力挺。冰島承認我們獨立,向全球展現價值與原則在此時此刻的意義仍然重大。」

立陶宛公然表明對中國態度趨硬,在決定與台灣互設代表處後,與中國彼此召回大使。立陶宛國會也通過批評中國的決議,譴責中國的新疆政策,並要求對中國科技巨擘華為下達禁令。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也已明確表態偏好由歐盟帶頭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愛沙尼亞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米克爾森(Marko Mihkelson)本月表示:「我們必須考慮未來數十年的情況,以及如何平衡中國期望成為超級強權的獨斷野心。」

立陶宛5月退出17+1合作機制後,米克爾森說現行16+1機制進行並不順利,由歐盟採取更多「共同行動」會比較好。

但專家認為這項機制迅速拆夥的可能性不高,中國議題線上分析平台「解析中國」(Sinopsis)創辦人兼主任馬定和(Martin Hála)表示,現在要退出16+1,比起2012年加入機制困難許多。

馬定和表示:「北京威脅恫嚇立陶宛帶來的教訓是,各國得試著集體退出,而非個別行動。但要同步行動可能很難。」(譯者:楊昭彥/核稿:林治平)11009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