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經有女性總統,打破政壇玻璃天花板,2020年第10屆立法委員也創下亞洲國會最高女性比率紀錄,共有47席女性,占41.59%。今年直轄市長、縣市長、議員女性參選率(女性候選人占所有候選人比例)也明顯攀高,直轄市長、縣市長總比率更創歷史新高。

直轄市/縣市長女性候選人比例

圖表

直轄市/縣市議員女性候選人比例

圖表

女性縣市長參選率逐屆攀升,但全台仍有不少縣市從未有女性當選縣市長;基隆市更是直到今年才頭一遭出現女性市長候選人。今年的屏東縣長參選人周春米、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基隆市長參選人陳薇仲,紛紛喊出要寫下歷史紀錄、成為該縣市「第一個女性市長/縣長」。

攤開縣市長參選名單,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陣營今年也將在3個縣市出現「女女對決」,競逐縣長之位。

藍綠兩黨女女對決

圖表

由於中選會選舉資料庫僅公開1994年以後的數據,為了配合時代背景更全面地檢視女性選將的參政情形,中央社媒體實驗室回溯整理從1991年解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來,女性選將的戰績,一起來看看30年來政治環境的變化如何影響女性參政。

在這個時間軸上,兩種不同的背景顏色,代表不同政黨在中央執政。

1996年
李登輝當選首位人民直選總統。同年,提倡婦女保障名額制度的女權運動者彭婉如(圖右)不幸遇害,至今仍未抓到凶手。她的逝世引起社會對女性參政的重視,民進黨也成為全台首個建立女性參選保障機制的政黨。
1997年

民進黨拿下逾半數縣市長,唯三當選的女性有兩位來自民進黨——台中市長張溫鷹、桃園縣長呂秀蓮。而國民黨則完全沒有推派女性候選人。

1997年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彭渰雯2000年在《1999台灣女權報告》中分析該年選舉結果:長期執政的國民黨,由於地方父權勢力在提名階段爭相卡位,女性幾乎沒有參選首長的空間。

1999年
1月25日「地方制度法」三讀通過並公布施行。地方民意代表各選區每滿4席要有1名女性。婦女團體爭取婦女保障名額已久,葉金鳳擔任內政部長時推動立法,納入1/4婦女保障名額規定。
2000年
民進黨陳水扁、呂秀蓮就任正、副總統,強調兩性共治。同年,國民黨在黨內導入婦女保障制度。
2005年
婦女參政權利入憲,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不適用婦女保障名額,但不分區立委婦女當選席次不得低於1/2,於2008年開始施行。
2008年
單一選區兩票制上路,女性立委人數減少,但占比提高。
2016年
總統大選一度同時出現兩位女性參選人——蔡英文、洪秀柱,她們沒有強大的政治家族或派系背景,而是依靠自身能力踏上參選國家元首的舞台。
2020年
立委選舉女性大放異彩,加計不分區立委共有47位女性當選,占比超過4成,台灣選舉女力崛起也受到國際矚目,半島電視台甚至以專文報導。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在1991年(解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後的選舉,曾當選正副總統、立法委員、國大代表以及縣市長的女性政治人物,這30年以來的選舉勝績(不包含遞補)。

每一列顯示一位女性政治人物當選民選公職並且在任的年份。
不同色調代表不同的選舉項目。
1991年以前的選舉不納入計算。

例如:這是蔡英文的民選公職生涯。她在2005年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但中途被徵召進入內閣,因此線條中斷。2016年她當選總統,線條重新出現。

這個上線要隱藏

登上總統、副總統位置的女性有2位,分別是蔡英文呂秀蓮

曾當選縣市長的女性則有17位。

曾當選立法委員或是國大代表的女性有216位。綜合以上,共有223人。

1996年,因為第3屆國民大會代表以及第3屆立法委員同一年上任,顯得女性人數特別多。事實上,此時女性中央民代共占總人數的19.88%。

這些女性選將,有超過4成初次當選的起點就已是立法委員,3成從國大代表起步;自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等地方選舉進入中央層級選舉的人僅占2成左右。

綜觀這些女性選將初次當選的年齡,在1992到1996年間,首次當選立法委員的女性多為40-50歲左右。

到了1999至2008年,初入政壇就當選立委的年齡邁向年輕化,不僅出現兩位迄今最年輕的25歲女性——嘉義縣立委蕭苑瑜和台南市立委王昱婷,也有7位30-40歲的女性踏進立院。

隱藏

王昱婷

2012至2020年,最年輕立委紀錄不變,初當選立委的年齡平均分散在30-40、40-50、50-60歲各區間,最年輕的是28歲的賴品妤,最年長則是71歲的張曉風,顯示女性參選的樣態更加多元。

賴品妤

張曉風

女將們各自累積勝選經歷,有29位女將長期獲得選民支持,在這30年間勝選6次以上。

她們大多長年深耕地方,參選區域立委或地方公職。倘若有家族在地方或政黨內的政治資源相助,更能大幅降低進入政壇的門檻。

多次勝選的女選將大多有家族或黨內資源相助,包含今年爭取連任縣市長的盧秀燕王惠美林姿妙黃敏惠,以及資深前立委黃昭順和現任監察委員葉宜津

盧秀燕

王惠美

林姿妙

黃敏惠

黃昭順

葉宜津

移除

這些經歷若干程度反映威權歷史。黨國和地方家族能提供資源讓家族女性較早起步累積資本。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黃長玲研究女性區域立委背景,發現超過6成來自政治家族,比例是男性區域立委的2倍。

這並不表示黨外政治人物無從發揮,地方政治在解嚴前仍有有限度的自治權。

嘉義市的許世賢甚至以無黨籍女性身分開創「許家班」。她是台灣首位女博士、女醫學博士,更是首位女性地方首長,被稱為「嘉義媽祖婆」。她的女兒張文英和張博雅也在嘉義市主政20年。

而許家班的陳麗貞,在沒當選過議員或鄉鎮市長,直攻縣市長、一舉獲勝,而且還是在藍綠夾殺下以無黨籍身分勝出;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張博雅與許家班的支持。

陳麗貞當選嘉義市長後加入民進黨,以民進黨籍尋求連任,卻失去張博雅的支持敗給黃敏惠。此後,嘉義市陸續由藍綠兩黨參選人當選市長,許家班勢力似乎式微,回歸政黨對抗。

1986年成立的民主進步黨,早期黨員也不乏女性的身影。黨內最資深的幾位女選將,也大約從此開始投入選戰,例如王淑慧以及唐碧娥

王淑慧

唐碧娥

除了競選連任以外,政治人物也可能想尋求更大的政治舞台。當然,不是人人都能夠問鼎總統大位,30年來,能當選縣市長的女性政治人物也只有17人。

根據黃長玲觀察,在台灣能選上縣市首長的政治人物,不一定都要有豐富的資歷,但通常需從國會回到地方參選,或是在該縣市較大的鄉鎮市擔任過首長;若只有縣市議員資歷,就比較難當選縣市長。

17位女性縣市長中有12人曾經擔任過中央民代,包括在1990年曾短暫擔任第1屆增額立委的張博雅和曾任第1屆增額國大的張文英。另外,張溫鷹則擔任過省議員。

沒有擔任過立委的林姿妙,則有2屆羅東鎮長的行政歷練。王惠美則同時擁有國會以及鹿港鎮長的資歷。

林姿妙

王惠美

只有3位女性縣市長沒有上述經驗,除了許家班的陳麗貞,還有饒慶鈴鄺麗貞。陳麗貞和饒慶鈴有在地從政經驗和家族支持。饒慶鈴的父親曾任立法院副院長,她也當過縣議員。鄺麗貞則是因丈夫吳俊立當選即遭到停職、一個月後辭職,代夫出征高票當選。

陳麗貞

饒慶鈴

另一方面,若轉任內閣閣員、政治幕僚等,雖然沒有參選,也能夠持續參與政治。所屬政黨贏得中央執政權的政治人物較有這種機會,如馬英九時代的章仁香和蔡英文時代的田秋堇

章仁香

田秋堇

而這30年間,多位選將為女性參政的歷史寫下了新篇章。

陳菊

呂秀蓮

蔡英文

以上的說明,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或是樣態,這223位女性政治人物各有自己獨特的勝選軌跡和政治生涯。

您可以直接點選線條,或讓滑鼠在線條上停留,查看這223位女性政治人物在1992年以後的民選公職資歷。

也可以依照政黨(以最後一次參選的政黨為主)、曾當選項目、當選縣市來探索這份資料。

開始縮放

今年九合一大選,女性縣市長候選人數創下30年來最高紀錄,選舉講求選賢與能,固然不應有性別考量,但全台仍有不少縣市從未出現女性地方首長,基隆市更是首次出現女性市長候選人。縣市長、縣市議員的女性參選率即使提高,但仍未跨過40%。

根據中選會資料庫,最基層的鄉鎮市民代表以及村里長選舉,女性參與比例在過去3次選舉可以說是停滯不前。鄉鎮市民代表的女性參選人、當選人占比都不超過25%,全台女性村里長占比甚至不到17%。

雖然地方民意代表有婦女保障名額制度,但是部分基層民代的選區小,席位不足4席,不符合保障名額的條件。2018年的地方選舉,全台204個民選的鄉鎮市區民代表會中,就有包括宜蘭冬山鄉、屏東恆春鎮等16個鄉鎮市區是零女性代表。

台大政治系教授黃長玲認為過去制度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基礎,期盼社會和制度能持續為女性參政的未來提供更多機會。中央社記者簡毅慧攝 111年9月15日

黃長玲說明,雖然女性不必靠保障名額才能當選,但是因為她們參政的路上遇到的阻礙往往比男性多,保障名額的設置能夠適度提升女性參選的動機。

其中一項阻礙包含社會對女性的婚育期待。黃長玲觀察到女性從政者單身的比例很高。沒有持家育兒的壓力,能夠避免如同前立委洪慈庸一樣被質疑「忙著生小孩」。但另一方面,未婚的蔡英文卻也常因此引來政敵攻擊,質疑她「不懂父母心」。

此外,女性從政者也更可能遭受性騷擾。2019年,民進黨最年輕的立法委員候選人賴品妤宣布參選後不久,就被人挖出泳裝照並以充滿性意味的言詞羞辱,讓她決定提告。

從基層到中央的女性政治人物都難以倖免於這類歧視和騷擾,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資源堅持住。黃長玲無奈地說:「如果沒有家族、派系支撐,女性可以動員的資源還是比男性少,雖然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但它是一個現實。」

在台灣,女性在國會席次占比創下亞洲第一,固然表示社會的性別意識有一定的提升,卻未反映女性參政的全貌。除了基層選舉的女性參政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外,黃長玲認為,內閣也面臨嚴重的性別失衡,她肯定過去以制度提升國會和地方議會女性比例的正面效應,也呼籲台灣社會應正視女性參政面臨的其他問題。

製作:吳冠賢、李宜恬(實習編輯)、簡毅慧、陳玟憲、劉姿嘉、章璟(實習編輯)

編輯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