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白雲飛渡 戰地記者張郁廉見證歷史

2015/11/16 12:08(11/16 13: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16日專電)中央通訊社迄今逾90年,抗戰及國共內戰時期,均恪守新聞職志,尤其,當年鎮守瀋陽及長春分社的張郁廉,巾幗不讓鬚眉,更發揮戰地記者本色,見證大時代的歷史。

張郁廉雖已過世,她的兒子孫宇立集結母親昔日手稿集,出版「白雲飛渡」,記敘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傳奇故事,另追述她從小被寄養在哈爾濱的白俄家庭,先後在塔斯社,以及中央社從事新聞工作的經過。

張郁廉成績優異,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大學3年級時發生蘆溝橋事變,成為流亡學生。當她從北京南逃到漢口,碰巧塔斯社於1937年底在漢口成立分社,急需中俄語人才,她通曉俄語,大學也副修新聞,因此隨蘇聯戰地記者走訪戰地最前線。

張郁廉也陸續採訪包括台兒莊大捷在內的徐州會戰,歷經長沙大火、走訪延安、中條山游擊戰區等,期間多次晝伏夜出,躲避日軍低空掃射及轟炸,進行戰地採訪報導。

張郁廉於1940年6月離開塔斯社,到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報到,工作性質和塔斯社雷同。1942年初秋,北平燕京大學在四川成都復校,張郁廉提出辭呈,赴成都完成最後一年大學課程,

當張郁廉把這件事告訴中央社社長蕭同茲,蕭同茲不僅表示贊同,也說「畢業後回重慶,歡迎你到中央社來工作」。

張郁廉於1943年到1949年在中央社工作的這段期間裡,不僅結婚、生子、抗戰勝利後隨夫婿孫桂籍到東北家鄉服務,成為她人生中的最重要階段。

張郁廉當時先後請調中央社瀋陽分社及長春分社,在瀋陽分社擔任採訪組長職務,再返回南京總社,後隨政府遷移台灣。

由於張郁廉自幼對繪畫有興趣,辭去中央社工作後,開始從黃君璧學習國畫山水,另在國畫世界中發揮所長。

中央社瀋陽分社成立於1946年4月1日,瀋陽分社人員最多時為37人,當年的瀋陽分社面對東北複雜局勢,使瀋陽分社在中央社許多分社中,成為最具戰鬥性質的單位。1041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