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4月2日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隨後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各國把握時間與美談判,美國已與英國、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5月28日裁定川普祭出這波全面性關稅措施已踰越權限,川普政府已提出上訴。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4月2日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隨後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各國把握時間與美談判,美國已與英國、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5月28日裁定川普祭出這波全面性關稅措施已踰越權限,川普政府已提出上訴。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表示,對美中雙方所同意的有信心,稀土將會運至美國。他強調,美國對中國暫緩高關稅寬限期結束後,將視中國作為再來決定,美國不想與中國脫鉤,但可以採行策略性脫鉤。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證實,美中已敲定上月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諒解,包括盡快交付稀土給美方。他還說白宮計劃很快會與10個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
專業機構預測,中國明年將超越澳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礦生產國。儘管電池級碳酸鋰供過於求,價格持續探底,使得中國鋰業陷入虧損,但預計到2035年,中國鋰礦市場規模仍將持續成長。
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近日接受美媒採訪時說,美國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減少對中國在稀土和其他全球供應鏈上的依賴。
路透社獨家報導指出,根據知情人士說法和信件副本內容,美國商務部今天致函給兩家能源供應商,通知他們可將乙烷裝船運往中國,但未經授權不得在中國卸貨。
研調機構DIGITIMES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已對中國綠能產品供應鏈造成實質衝擊,尤其是對中企主導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影響較大。美國儲能電池市場可能尋求非中系供應商,台灣、韓國業者或可享有轉單效應。
中國商務部今天表示,依法、依規加快審查稀土相關出口許可申請,目前已經批准一定數量合規申請,將持續加強審批工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5月出口稀土及其製品數量年減31.1%。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再10天就將於7月9日到期,彭博引述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法指出,美國與一些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包括台灣和印尼,也可能與越南和韓國達成協議。
對等關稅暫緩期7月9日結束,台美談判進度備受關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天指出,政府續與美方磋商,也在互惠互利原則下逐步凝聚共識,未來若有進展將適時對外說明。
中央大學今天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3.7點,創逾1年低點,且6項分項指標全下降。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6月有中東戰事干擾,關稅不確定性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壓力夾擊,已衝擊廠商信心,使下半年景氣展望趨於保守。
美國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至,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對台美談判結果有高度信心,「不至於談出比日本、韓國更差的關稅」。郭智輝也指出,美國車進口台灣比重也不高,加上關稅只適用於台美之間,汽車關稅減讓的影響可以控制。
對等關稅緩衝期將於7月結束,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台灣列首批談判對象,但也需要一些時間就關稅、貿易障礙等向美方說明,目前重要變數在於美國能否在時限前與日本、韓國、越南、歐盟等完成談判,若有結果其他國就會比較好談。
美台關稅談判進展受矚,針對汽車關稅議題,經濟部以美英貿易協定內容觀察,若降美國進口車關稅,日韓等進口車關稅不變,對台廠衝擊不會那麼大。裕隆、和泰車均表示,相信並配合政府最有利政策。不過仍有車界人士憂心是否能抵擋其他國家壓力。
台美關稅談判進行中,勞工團體今天串聯成立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認為至少50萬名勞工恐受衝擊,但政府至今仍未跟勞團有過任何一場座談,要求參與協商,否則將上街抗爭。
台灣綜合研究院今天發布經濟預測,考量下半年關稅衝擊浮現、急單拉貨效應消退,保守看待今年景氣,估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2.90%,無法「保3」,且全球經濟放緩的風險持續升高,下半年挑戰大。
市場關注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與影響,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表示,美中談判好比2隻大象在小房間角力,當然會引起動盪,希望美中關注議題都可以緩解,對台灣也有好處。展望台股後市,他說「沒有人是台股諸葛亮」,但股市向來是經濟櫥窗,台灣出口表現暢旺,股市應該會反映基本面。
美國總統川普的全面性對等關稅措施暫時落幕,但這一步走得並不轟轟烈烈,僅全憑川普和兩位幕僚的一篇社群媒體貼文。
美國股市今天因總統川普延遲施行高關稅90天而大幅上漲,不過被認為股災避險天堂的美國國債本週遭拋售,10年期到3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美債與美股罕見的同步下滑,國債避險功能遭質疑,美國經濟穩定性也引起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暫緩對全球課徵高額對等關稅90天,將在7月9日到期。「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與多個國家談判有進展,但各國憂心主要品項如木材、汽車、礦產、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將因美國國家安全之名,持續面臨關稅提高的困境。
隨著貿易壁壘升高和全球貿易趨勢變化,韓國對主要市場美國和中國的出口同步下滑,對台灣和越南等國出口持續增加,顯示川普關稅政策生效後,韓國國家貿易政策正悄悄發生重大轉變。
英國政府宣布,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月簽署的貿易協議今天生效,英國銷美汽車與航太設備等商品在該協議下獲准降低關稅。
瑞銀台灣區總經理蘇韋毓今天表示,隨著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加上美國償債、發債能力等變數,美元長期趨勢可能走弱,台灣投資人過去習慣「美元本位」的資產配置,提醒投資上應考慮多元幣別與避險工具,才能因應外在劇烈變化。
越南水產品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額年增22%。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表示,企業正把握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加速出貨,因而推升出口表現;若46%對等關稅上路,第三季出口恐大幅下滑。
日本與美國尚未達成協議,各界對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的疑慮加深之際,日本政府今天公布的5月貿易數據顯示,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較去年同期下滑近1/4。
美國今天出爐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消費者搶在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全面性關稅措施前的採購潮消退後,汽車銷售放緩,美國5月零售銷售降幅超乎預期。
白宮今天表示將在7月4日後公布與多個國家的貿易協議。由於日本拒絕接受美國米輸入,川普政府揚言對日實施新一輪關稅;歐盟則準備接受川普10%基準關稅,但希望有豁免品項。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今天表示,渥太華當局取消對美國科技企業課徵數位服務稅後,美國將立刻重啟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
加拿大財政部今天表示,已取消對美國科技企業課徵數位服務稅,且將恢復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因不滿數位服務稅而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
泰國媒體今天報導,泰國財政部長下週將前往美國展開貿易談判。泰國尋求就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加徵的關稅,與華府達成相關協議。
歐洲聯盟領袖今天開會討論美國提出有關貿易協議的新提案,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不排除關稅談判可能破裂,「仍在考慮所有選項」。
越南副總理阮和平今天表示,越南和美國的關稅談判「前景正面」,越南政府正努力避免越南遭美國課徵46%的對等關稅,與此同時也將協助企業多元化出口市場。
加拿大總理卡尼今天表示,若30天內未能與美國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加拿大將「調整」對美國鋼鋁徵收25%反制關稅的措施,以回應美國將輸美鋼鋁關稅倍增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