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增訂版)

發稿時間:2009/10/31
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增訂版)
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增訂版)
作者|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譯者|蕭富峰、李田樹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9/09/11

  人類所有的發明,都源於創新的想法,並以改善人類生活為目的;這種創新精神為人類帶來了報酬與成就,造就了文明與文化。從創業的角度來說,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也不容置喙。

  因為大環境的改變,創業越來越艱難,台灣大至企業小至攤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創業例子也越來越少,許多人只想走安全路線,遵循別人的成功模式複製商品,打算以此複製他人的成功,最後若失敗,便歸咎於運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這本經典著作,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許多創業的迷思。

  首先彼得.杜拉克強調,沒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便不叫創業。所謂創新,本書的序言提出,包含新產品、新服務、新製程、新技術、新原料及新的經營模式等各種新穎、有用、能提高生活品質的作品或服務;創業精神,則是將創新想法具體的落實完成,這包括,洞見機會、勾勒願景、吸納資源、組織團隊與落實執行。創業精神所強調的其實不只是新創事業,而是願意面對所有的不便、老化、陳腐與過時,勇於將其改變的精神。例如看見一家麵攤生意很好,跟著效法,這不算創業,但如果能看見其缺點,加以改變,如強調用餐環境舒適美觀、定標準作業以及服務流程控管品質、推出套餐打響品牌形象等,這就是真正的創業了。

  另外,我們會認為具有創業精神的創業,風險高出許多,但事實上剛好相反,只有「破壞市場均衡的創業」才能降低失敗的風險。本書讓我們看見創新的價值,相信對各行各業的讀者都會有很大幫助。

文章節錄

Chapter1系統化創業精神

1.什麼是創業精神

  「創業家,」法國經濟學家賽伊(J. B. Say)在一八○○年左右如此說道:「將資源從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較高及產出較多的地方。」但是,賽伊的定義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創業家」是誰。而且,由於賽伊創造這個術語的時間距今將近兩百年,使得「創業家」與「創業精神」兩個字的定義相當混淆。

  例如,在美國,創業家常被定義成開創自己嶄新的小型企業的人。最近盛行於美國商學院的「創業精神」課程,實際上就是「開創自己的小型事業」這個課程的嫡傳後代,該課程出現於三十年前,如今觀之,兩者在許多方面並無顯著的不同。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新的小型企業都是一種創業家行為或代表著創業精神。

  夫婦倆在美國郊區開了一家熟食店或墨西哥餐館,他們當然是冒了一點風險,但他們是創業家嗎?他們所做的事以前被重複了許多次,他們相信他們區域裡頭的外食人口日漸增加,並投入他們的時間與金錢放手一搏。但他們既沒有創造出一種新滿足,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消費者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他們所開創的是新事業,但他們顯然不是創業家。

  然而麥當勞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創業精神。確切地說,麥當勞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任何一家美國的高級餐廳老早就開始供應它的最終產品了。但是,藉著應用管理觀念與技巧(思索顧客所重視的「價值」),使「產品」標準化,設計製程與操作工具,以及基於分析工作流程的結果而設定標準,並依據標準訓練人員,麥當勞不但大幅提高了資源的產出,而且開創一個新市場和新顧客階層,這就是創業精神。

  幾年前,在美國中西部由一對夫婦創立,目前正欣欣向榮的一家鑄造工廠,同樣也是創業家的例子。該廠是對鑄鐵進行熱處理,以達到高標準規格,例如,大型挖土機所用的軸承。這種作業所需的科技背景廣為人知,事實上,該公司所做的工作,很少是別人沒做過的。但是,他們的特點在於:第一,他們將技術資訊系統化,他們現在能夠將規格標準輸入電腦,並立即從電腦印出所需進行的處理;第二,他們將製程加以系統化,一般而言,尺寸相同、金屬成分相同、重量相同,而且規格相同的鑄鐵,訂單很少超過六片以上,然而,該廠的鑄鐵事實上是以流程的方式生產,而非分批處理,廠內的機器與烤箱由電腦控制,以進行自我調整。

  這種高標準的鑄鐵,以往的不良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但在這座新鑄造廠裡,良品率卻超過百分之九十。此外,雖然該廠付出了美國工會所訂定的工資與福利,但若與業界最低價的競爭者(一家韓國造船廠)相比較,前者的成本比後者成本的三分之二還要低。由此可見,在這個產業裡,創業家行為並非創立「新」組織或保持「小」規格──雖然它正在快速成長──而是了解到這種鑄鐵與眾不同,需求已經大到足以創造出一個「市場利基」,而且目前的科技(尤其是電腦科技)已經能夠將藝術轉換成科學程序。

  眾所公認,所有新的小型企業都會有許多共同點,但是為了要成為創業家,一個企業的特點必須要比「新且小」更突出才行。事實上,在新創立的企業當中,創業家確實佔了大多數。他們創造出一些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他們改變了價值。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