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發稿時間:2009/11/14
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作者|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譯者|杜默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10/03

  作者法理德.札卡瑞亞是CNN節目主持人、NEWSWEEK主編,他以非學院媒體出身,卻寫出學術界不得不參考的國際趨勢觀察,不但受到國際媒體高度認同,其傑出的國際時事報導和評論成就,更獲得多項國際新聞大獎的肯定。

  本書以後冷戰時代的角度、廣闊的世界觀,看待國際形勢,聲明權力正在轉移──世界逐漸脫離美國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

  此論點和台灣的政治與地理情勢其實不無關係。中國如同美國,是多元區域中強權的一方,大國的地位似乎穩若磐石,但「後美國時代」來臨時,「群雄崛起」的轉變,中國是否能應對?台灣是否能成為崛起的群雄之一?本書可以提供一個新鮮的國際觀察,帶給讀者深度的思索。

文章節錄

「好帝國」取代「惡帝國」──美國外交政策求變第一書

◎南方朔

  美國出版界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行銷習慣,那就是凡重要著作在正式出版前,都會先印一批沒有裁好邊的書評版,供書評家和媒體做書評書摘。札卡瑞亞這本新書在五月正式出版前,有關他的書評書介書摘就已大量出現,美國的主要通訊社,還特地為「後美國世界」這個觀念做了篇幅可觀的介紹與討論,由此可知本書的分量。

  而在尚未正式進入本書前,首先必須了解的,乃是本書的意義及它為什麼重要的原因。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迄一九九一年前蘇聯解體,整個世界以美蘇為軸而兩極對立,是個「兩極雙寡頭結構」,又稱「冷戰結構」。但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冷戰自然消失,那麼「後冷戰時代」的全球政治將何去何從呢?它遂成了美國及歐洲最關心的課題。在後冷戰的初期,「和平紅利」這個新名詞開始出現,顯示出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及人民,都期待世界因此而走向和平,大家都可以分享和平利益的心情。

  不過,這種對「和平紅利」的期待卻很快就告落空。由於美國獨特的「軍產複合體」的體制,它不能沒有敵人,於是美國內部的「孤獨的超強論」遂告興起,而新的軍事擴張也告出現,包括肢解南斯拉夫聯邦,在中東日益強勢介入,在俄國煽起車臣戰爭,對中國則發生「誤炸」及「撞機」事件等。從「孤獨的超強論」衍生出了所謂的「單邊主義」。

  這一組新的策略思維在一九九○年代後期已告確定,並因為「九一一」事件的發生而開始以一張自鳴正義的臉孔,大張旗鼓的在世界舞臺登場。於是遂有了出兵並實質占領阿富汗,假造證據而炮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以及從二○○三年起開始對前蘇聯地區展開顏色革命及企圖在中亞永久駐軍,以及在裡海擴張;當然還包括企圖在拉丁美洲推翻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政府;要在捷克及波蘭部署反飛彈體系等等。

  美國在全球的軍事擴張,尤其是他在伊拉克招致嚴重的挫敗以及在「虐囚案」上反映出的美軍反人道行為,都使得全球反美情緒日益升高;加上美國本身經濟失修,人民生活日益艱困,單單申領食物券的窮人即已高達兩千八百萬人,難怪已有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認為國家走錯了方向,全美反戰及要求撤軍的民意也日益升高。這意謂著以「孤獨的超強論」為基礎的「單邊主義」,已到了難以為繼的時候。

  其實,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批判,從二○○三年入侵伊拉克起,就已在歐洲的法、英、德等大國興起,並逐漸回流到美國。而美國共和黨的右翼則不斷訴諸反恐的「恐懼症」,企圖藉此維繫住它所謂的「愛國主義」。這乃是二○○四年布希連任的原因,但也正因此,遂使得「單邊主義」的禍害得以延長。

  演變到今天,美國儘管軍力超強,但全球包括歐洲、俄羅斯、拉丁美洲、中東等皆已出現強勁的反美風潮,特別是俄羅斯的崛起,已在喬治亞問題上對美國的寸寸進逼展開反擊;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已公開對俄國示好,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已在最近驅逐美國大使,俾嚇阻美國的滲透顛覆;伊朗則對美國更不假辭色。美國的日益孤立,的確已成了嚴峻的課題。尤其是二○○七年起,美國次貸風暴表面化,影響遍及全球,歐洲嚴重受害,對這種美國造成的金融災難也日益不滿。面對這樣的情勢,美國的國際角色究竟將何去何從?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