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

發稿時間:2024/03/15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
作者|傑瑞‧波頓(Jerry Brotton)
譯者|楊惠君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4/03/09

人類的歷史是一個多面鏡。本書試圖從不同文化的歷史中精選出十二幅世界地圖,來代表觀看歷史的十二種面向,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每一幅地圖都包含了某種觀念或議題,除了驅使地圖本身的創造,也捕捉到當時的人對世界的理解,告訴我們如何透過閱讀地圖,更了解產生它的這個世界。

內容節錄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

西巴爾(現代伊拉克的特爾阿布哈巴城),公元前六世紀

  一八八一年,伊拉克裔考古學家霍姆茲德.拉薩姆(Hormuzd Rassam)在巴比倫古城西巴爾(Sippar)的廢墟發現了一塊兩千五百年前楔形文字泥板的小碎片,西巴爾是現在的特爾阿布哈巴城(Tell Abu Habbah),位於巴格達西南郊。在長達十八個月的時間裡,拉薩姆挖出將近七萬塊碎片運回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這不過是其中之一。當時英國有一群亞述研究專家,費盡心力解讀楔形文字,在他們的啟發下,拉薩姆此行的任務,是找出一塊可望為聖經的大洪水提供歷史記載的泥板。一剛開始,因為有其他更精彩、更完整的文物,泥板無人理會。部分原因是拉薩姆不懂楔形文字,看不出泥板的重要意義,直到十九世紀末,上面的文字被成功翻譯成英文,這塊泥板才受到重視。如今,泥板在大英博物館公開展覽,被稱為「巴比倫的世界地圖」。這是已知的第一幅世界地圖。

  拉薩姆發現的泥板,是目前殘留的遺跡中最早從上往下觀看地球,以鳥瞰角度把整個世界以平面圖的形式呈現的文物。這幅地圖由兩個同心圓組成,內側是一系列看似隨機排列的圓圈、橢圓形和弧形,以正中央的一個洞為圓心,顯然是以早期的圓規畫成。雖然有八個三角形平均分布在外圈周圍,但只有五個還隱約可見。直到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被解讀出來,才知道這是一幅地圖。

  外圈被標示為「marratu」,也就是「鹹海」,表示環繞著人居世界的海洋。在內圈的內側,最醒目的弧狀長方形貫穿正中央的小洞,畫的是幼發拉底河,從北方一個標示為「高山」的半圓形往下流,最後匯入南方的水平長方形,這裡被描述成「水道」或「沼澤」。把幼發拉底河一分為二的長方形被標示為「巴比倫」,周圍的一系列圓圈排成弧形,表示各個城市和區域,包括蘇薩(Susa,在伊拉克南方)、比特雅金(Bit Yakin,迦勒底〔Chaldea〕的一個地區,拉薩姆本人在附近出生)、哈班(Habban,古代喀西特族〔Kassite〕居住的地方)、烏拉爾圖(Urartu,亞美尼亞)、德爾(Der)和亞述。從代表海洋的外圈向外放射的三角形被標示為「nagû」,可以譯為「區域」或「省分」。三角形旁邊用楔形文字寫的圖例(legend)是描述距離(例如「距離看不見太陽的地方有六里格〔league〕」)2 和異國的動物—變色龍、野生山羊、瘤牛、猴子、鴕鳥、獅子和狼。這些是未載於地圖的空間,是神祕遙遠的他方,位於已知的巴比倫世界圓形的邊界之外。

  從泥板頂端和背後楔形文字來看,這不只是一張地球表面的地圖:這是巴比倫宇宙論的完整圖解,表現的是人類居住的世界。這塊令人充滿好奇的碎泥板說的是創世的神話,是巴比倫神明馬杜克(Marduk)和提亞瑪特(Ti’amat)的戰爭。在巴比倫的神話裡,馬杜克戰勝了泥板上記載的「墮落的神」,於是以巴比倫為中心,在「變換不定的大海上方」,創造出天與地、人類和語言的基礎。馬杜克從海水的原始洪荒中創造出地球,也締造了後來人類文明的種種成就,這塊用泥土製成的板子正是馬杜克豐功偉績的具體表現。

  泥板創作當時的環境至今不明。從泥板背後的文字,可以確認這段文字的抄寫員是「伊—貝爾—伊里」(Ea-bēl-ilī)這個人的後裔,來自西巴爾南方的古城波爾西帕(Borsippa,今日的比爾斯尼姆魯德〔Birs Nimrud〕),但是為什麼製作這塊泥板,又是為誰而做,至今依然成謎。儘管如此,我們看得出泥板反映了早期人類智能的一個最基本目標:把某種秩序和結構加諸於已知世界浩瀚無垠、彷彿無窮無盡的空間上。泥板的地圖除了以象徵及神話的方式敘述世界的起源,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地球世界的抽象化。它把地球分類為圓圈、三角形、橢圓形和點,藉此理解地球,把文字和圖形統合在一幅世界圖像裡,巴比倫則位於世界的中心。從太空深處俯瞰地球的夢想如今已然實現,然而早在八千多年前,巴比倫的世界地圖就讓觀者有機會從上空俯瞰世界,以神祇般的觀點看塵世之創造。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