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字體美學,一場生活風格與科技的對話

字體美學無時無刻影響著你我,在人們的體內形成DNA。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卻經常視而不見。
2024/3/23
文:文化+雙週報編輯小組

也許你從來都不在乎,一份文件裡用的是細明體還是黑體字,只要能閱讀,管它是黑貓還是白貓;但有人一看到標楷體就抓狂,覺得太老氣;也有人針對大眾捷運系統指標用的字體挑三揀四,覺得不好看的程度簡直有失國格;更有人說,機場用字更是國家門面,代表咱們的美學素養,怎麼能輕忽?

畢竟,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但除了文字所傳遞的訊息以外,字體本身真的大有學問,它的呈現,小從一張宣單、電腦、手機介面的文字設定,大到一場演唱會的主視覺設計,或是選舉廣告的呈現,都可能影響受眾的訊息接收強度,甚至票房收益及銷售成績。誰敢打包票說某某人之所以敗選,跟宣傳品的用字無關?

當然,它更影響使用者的心情。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卻經常視而不見。說到底,字體美學潛移默化,無時無刻影響著你我,在咱們的體內形成DNA。

本期文化+雙週報採訪這些每天都在跟字體打交道的行家。

justfont工作室,他們是一群年輕、自發的字型研究愛好者,曾以《字型散步: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爬梳台灣字體學,如你我都曾看過的台灣街道常見字體,竟與一名書法家有關。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他在去年受邀擔任NY TDC紐約字體設計競賽評審之一,也是這項競賽70年來首次邀請台灣人擔任評審,將對照國際視野,分享台灣字體/字型設計面貌。

這是這是一場生活風格與科技的對話。

172.30.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