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為治療慢性B型肝炎找到新的著力點~中國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生蔡宗佑醫師榮獲今年「第31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殊榮

發稿時間:2021/12/03 11:30:2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203 11:30:24)中國醫藥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研究生蔡宗佑醫師投入B型肝炎研究表現亮眼,更發表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臨床研究雜誌」,為治療慢性B型肝炎找到新的著力點;獲評選為今年『第31屆王民寧獎-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將於12月17日下午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頒獎典禮公開表揚。

蔡宗佑醫師今年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研究論文題目是,「SIGLEC-3(CD33)作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檢查點受體」(SIGLEC-3(CD33) serves as an immune checkpoint receptor for HBV infection)。


蔡宗佑醫師榮獲今年「第31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
蔡宗佑醫師榮獲今年「第31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

博士班研究生蔡宗佑醫師表示,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長久以來不斷糾纏著人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B型肝炎影響全球約2.57億人,在華人地區尤為盛行,一旦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成為慢性帶原者,肝臟發生反覆發炎,必須持續用藥以抑制體內病毒量,否則可能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即使在藥物控制之下,仍無法徹底根治B型肝炎。

況且,B型肝炎病毒感染後,會產生大量含有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病毒顆粒及亞病毒顆粒(subviral particle),過去的研究推測這些病毒顆粒是用來減緩或躲避宿主免疫反應,但是其機轉不明。

蔡宗佑醫師臨床研究發現,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存在著唾液酸聚醣(sialoglycans),會與人體免疫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 receptor)SIGLEC-3結合,進而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我們透過phage display library篩選出anti-SIGLEC-3拮抗型的單株抗體(clone 10C8),並以ex vivo實驗證實可以阻斷B型肝炎病毒與SIGLEC-3的交互作用。在此抗體的治療之下,可以回復樹突狀細胞對TLR-ligand的反應,增加呈現抗原(antigen presentation)分子的表現,並扭轉B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蔡宗佑醫師實驗室更利用REVEAL-B 世代研究,發現若B型肝炎患者帶有SIGLEC-3單一核苷酸多型性(SNP)的兩個相關等位基因:rs12459419 C 及rs3865444 C,則有較高的機率產生肝癌。我們的研究為治療慢性B型肝炎找到新的著力點,期待為多年來陷入膠著的B型肝炎治療開啟新的里程碑。

對於目前尚無治癒方法的B型肝炎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蔡宗佑醫師接獲喜訊,由衷感謝恩師謝世良教授悉心指導,提供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以及想像力,以及共同指導老師彭成元醫師和實驗室成員們的熱心幫忙和協助。

『王民寧獎』是由〔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於1991年設置,以獎勵醫藥學術研究和發展醫藥教育為最高宗旨。通過評審委員會的嚴格審核,得獎作品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三大領域,由各領域最近五年內研究成果最傑出者獲獎,已成為國內民間團體中持續鼓勵醫藥學術發展之知名獎項,其獨立、公正、透明專業的評審,更受到醫藥學術界人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