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 。當您按下同意按鈕,代表您接受上述規範。

養虎為患 美中建設性交往關係再也回不去

時任總統尼克森(右)1972年訪問中國,與當時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會面握手。(圖取自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網頁archives.gov)
時任總統尼克森(右)1972年訪問中國,與當時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會面握手。(圖取自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網頁archives.gov)

中央社駐紐約特派記者尹俊傑

2021/06/20 10:15(07/08 13:50更新)

中共建黨百年來,美中關係歷經陌生、敵對、融冰交往階段,美方曾擱置意識形態分歧,以為中國融入國際體系會促進內部改革及自由化,結果卻與預期背道而馳。

中國經濟實力壯大後,對外日益強勢,對內控制愈來愈嚴厲,美中交往數十年並未實現趨同,雙方體制差異與利益衝突反而更加顯著。這兩個隔著太平洋相望的大國關係走到十字路口,競爭已取代合作,成為互動主旋律。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5月在史丹佛大學一場視訊活動中宣告美中交往時代已告終。雙邊關係何以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值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從頭說起。

從中共建黨到1949年建政期間,美國官方與中共接觸有限,民間則略有往來,曾採訪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被中方視為「老朋友」的美國記者史諾(Edgar Snow)是其中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末尾,美國首次嘗試與中共及其八路軍建立官方關係,派遣由中階軍官和外交官組成、俗稱「迪克西使團」(Dixie Mission)的美軍觀察組赴延安,成員肯定延安政府運作、認為中共在戰時與戰後可能是有用的盟友。但華府當時仍主要與國民政府往來,與中共關係薄弱。

中共建政後,美國持續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加上美蘇爆發冷戰,北京與莫斯科站在同一陣線,中國又決定投入韓戰、和美國與聯合國作對,使得美國在國內瀰漫麥卡錫主義之際和中共深陷敵對關係。

情況在1960年代末期有了轉折,當時中蘇決裂,為珍寶島事件等邊界衝突鬧得不可開交。美國著眼於打贏冷戰,外交政策圈逐漸將「聯中制蘇」戰略構想化為現實,以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為代表人物。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及政治學教授戴傑(Jacques deLisle)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季辛吉風格的均勢分析是,美國主要敵手是蘇聯,形成大國競爭,恐懼與看法是蘇聯在全球各地進逼,美國必須反擊,而中國有助於平衡。美國沒有突然間愛上或對北京政權改變態度。」

在季辛吉運作下,時任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美中關係邁向正常化,結束雙方長達23年的敵對。

當時美國社會仍存有反共情緒,尼克森政府對北京戰略轉向引起批評,部分人士以毛澤東是共產主義者、民主台灣是美國盟友等理由反對,以反共起家的尼克森最終以美中交往對蘇聯可構成重大戰略打擊平息質疑聲浪。

之後幾年,中國內部有了變化,毛澤東去世,接班的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檢討文化大革命,慢慢瓦解美國將中共視為意識型態敵對政權的心態。這有助1979年卡特執政時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凝聚國內政治支持。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受訪時說,鄧小平當時被視為實用主義者,美方認為他致力發展經濟、將社會主義放一邊,加上鄧小平1978年底訪美受到熱烈歡迎,都讓美中關係正常化在美國頗令人接受。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表示,中國經濟長期成長帶來更強盛的軍隊與影響力,是讓中國在美國眼中更嚇人的主因。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攝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表示,中國經濟長期成長帶來更強盛的軍隊與影響力,是讓中國在美國眼中更嚇人的主因。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攝

美中開啟交往年代後,除雷根政府對台友好、1989年天安門事件等少數轉折外,關係大多偏正面發展。這與美方外交政策圈主流觀點認為中國自身改革、融入國際體系有利形成良性循環,貿易投資自由化終將促成政治自由化的理念相關。

這促使1990年代美國鬆綁對中制裁,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而造就中國經濟飛速成長,國力在江澤民、胡錦濤大權在握時顯著提升。美國則在2001年911事件後陷入反恐戰爭泥淖,等到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重返亞太」戰略時,中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掌權的2012年,正好是尼克森訪中40週年。此時的中國已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軍事實力與國際影響力迅速擴張的強權,令冷戰結束後獨霸世界的美國感受到威脅。

許多人認為習近平是近年導致美中關係劇變的關鍵,戴傑坦言美方確實低估習近平,以為中共領導人一任比一任弱,未料習近平上台後集權如此成功。

許多人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近年導致美中關係劇變的關鍵。(中新社)
許多人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近年導致美中關係劇變的關鍵。(中新社)

但戴傑說:「有些是勢必會發生的,就算沒有習近平也會發生。這純粹反映中國經濟與投資影響力加深,除了硬實力提升,也更注重軟實力,這些事都在習近平掌權前發生,但(他上台後)呈現上升軌跡。有些是結構性因素,實力消長,原本主宰世局的大國開始提防新興強權,這合情合理。」

黎安友表示,中國經濟長期成長帶來更強盛的軍隊與影響力,是讓中國在美國眼中更嚇人的主因,「然後習近平掌權,他手中有更多錢、更強大的軍隊、更多的資源,所以採行更強勢的外交政策,我認為這嚇到美國政府」。

過去幾年,北京加強周邊海事聲索,美軍頻繁以航行自由行動反制;北京在經濟、外交等領域加強對台施壓,華府則挺台動作不斷;北京打壓新疆維吾爾族人及香港民主運動,美國政府多次以制裁回應。

美中貿易與科技層面的摩擦,更讓雙方關係從數十年來的合作逐漸走向競爭、對立。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時,美中「脫鉤」一度成為熱門詞彙,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後雙邊關係更下探建交40多年來谷底。

美國總統拜登1月上任後主張聯合盟邦與夥伴面對中國,嘗試將美中關係切割成競爭、合作、對抗面,有別於川普執政末期美中關係近乎對撞的局面。

但戴傑直言美中「建設性交往」回不去了,美方將中國描繪成敵人、對手、威脅的論述愈來愈深植人心,令他憂心忡忡,「講接近冷戰也許有點過,但已經很接近了。這一旦發生,可能產生相互妖魔化的負面局勢,如錯過合作機會,就存有爆發重大衝突危機的風險」。

「審慎悲觀」看待美中關係走向的戴傑說:「崛起的中國會是和美國很不同的國家,實力消長帶來鬥爭,這基本局勢會一直是摩擦來源。」

回顧美中交往半世紀,美國放下反共思維,逐步引導中國走向國際,期盼藉此形塑一個更自由開放的中國。這項目標顯然尚未實現,反而讓北京抓住機會壯大自身實力,威脅二戰後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以致美中漸行漸遠,讓人有美國「養虎為患」之感。

黎安友說:「中國變得太大、太強盛。在美中交往時期,美國人相信中國會安於與美國做朋友,中國變得更有錢後會像我們、跟我們相處融洽。我們的想法如此愚笨,因為沒有任何國家真想自願當老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