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西班牙會談 環時:經貿氛圍改善是長期工作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7日電)美中第4次經貿會談甫於西班牙結束。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評論,經貿互動氛圍改善是長期工作,美國不能要北京照顧關切事項,另一方面又打壓中企,不要以權宜心態參與磋商。
美中第4次經貿會談甫於當地時間14至1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環球時報16日深夜發布社評表示,雙方透過合作,妥善地在解決TikTok問題、減少投資障礙、促進有關經貿合作等部分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社評指出,中美經貿團隊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磋商相關成果文件細節,各自履行國內批准程序。中美經貿互動氛圍的改善是一項長期工作,西班牙會談釋放出積極訊號,這次會談較原訂期程提早結束,成果豐富。
社評強調,中美在約4個月內進行4次高級別經貿磋商,顯示雙方磋商機制有效運作,為解決複雜的經貿問題提供穩定可靠溝通管道。歐洲提供4個城市地點為中美經貿磋商牽線,反映國際社會對中美合作以穩定全球經貿和市場預期的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從框架共識到最終協議,這中間仍有很長的距離」,社評直言,如同中國商務部所強調的,經過一系列經貿磋商後,美仍擴大中國實體制裁清單,不能一方面要中國照顧關切事項,另一方面又持續打壓中國企業,「美方應以更長遠的眼光,而不是以權宜的心態參與中美經貿磋商」。
社評提到,中國堅持以多邊經貿規則為社會發展和市場管理的基本原則,持續擴大開放、降低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美國也應當踐諾於行,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企業在美國的營運提供開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社評總結,中美經貿關係穩定是全球各國錨定發展連結的基礎和重要條件,中美和全球其他國家的市場都期待雙方盡快達成經貿協定,「希望美方能與中方一道,堅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以市場化和商業化方式解決經貿分歧,回應這一期待,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編輯:呂佳蓉)11409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